下图是《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作者张纯如。很多见过这张照片的人都说

康康评历史 2023-12-13 15:24:33

下图是《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作者张纯如。很多见过这张照片的人都说:这张照片中的张纯如,看起来凶狠冷峻,已经完全不似她年轻时候的模样了。 实际上,所有认识张纯如的人都认为:开始为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做调查以后,她的面相就发生了变化。 张纯如的变化,与她了解到的南京大屠杀真相有关。她了解的真相,后来都被记录在了她写著的《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中。 这本巨著中收集了大量中文、英文、日文、德文资料,包括大量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等原始材料。书中,还有大量来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实录,还收录《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两份珍贵史料,它们都是记录日本人在南京暴行的证据。 张纯如的面相由柔和慢慢变成凶狠冷峻,与她接触了太多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有关,也与她的书籍出版后所带来的压力有关。 每一个先行者都注定承受压力,作为最早系统报道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她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张纯如的书在西方畅销,也因为畅销,更多人知晓了历史的真相,知晓了日本的残暴,这样的结果,让日本人极其愤怒。要知道,在这本书被出版前,世人眼里的日本人一直是“谦逊”“善良”“彬彬有礼”“素养极高”的代名词。 张纯如的书爆火后,日本驻美国大使痛斥张纯如造谣,虚构历史;日本右翼势力骚扰和威胁张纯如的生活,辱骂和诅咒,威胁信和电话骚扰让她的生活充满恐惧。 因为害怕,张纯如不敢公布丈夫和孩子的任何信息,后来她更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恐惧中而不幸患上了忧郁症,精神多次崩溃,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瘦弱不堪。 2004年11月9日,也就是她的书出版7年后,因长期遭受恐吓,不堪重负的张纯如在车内用手枪自杀,年仅36岁。 死前,她曾想把《南京大屠杀》拍成电影,将这本书拍成电影一直是她的执念,她曾无数次对母亲张盈盈说:“日本人至今都没有为他们当初的暴行道歉,而且,那些屠杀中国人的刽子手,战争结束后在本国被当做英雄对待。”“抹掉那段历史,比大屠杀本身还要可怕,因为那意味着‘历史将会重演’!” 张纯如认为,不让日本人抹掉那段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南京大屠杀拍成电影。可惜,她终究未能完成这最后的心愿。 张纯如最终用她的死,捍卫了历史。如此张纯如,担得起“张先生”这个称呼,这样的张纯如,也注定将永远被国人铭记!

0 阅读:1
康康评历史

康康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