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发现刘伯承杰出才干的人是谁?他说:伯承他真是天才!

风语轻吟 2024-12-05 18:12:4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

前言

在1923年的成都,正在养伤的刘伯承遇到了杨闇公,一位具有深厚革命情感的共产党员。两人一见如故,杨闇公对刘的才华佩服至极,便邀请他加入共产党。然而刘伯承并未立即答应,而是经过两年的深思熟虑后才做出了决定。那么,刘伯承最初为何拒绝杨闇公的邀请,又是什么使他在两年后改变了主意?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下。

在1898年的四川潼南县的双江镇,杨闇公诞生于一个古老而受人尊敬的家族。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医生,医术精湛且思想前卫,家中虽富有但无半点纨绔子弟之气,反而是家教严格,从小便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学业。杨闇公的两位兄长杨剑秋和杨衡石早年被送至日本留学,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改革思想对杨闇公影响深远。

1913年,年仅十五岁的杨闇公经过努力考入位于江苏的军官教导团,这一阶段他深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的熏陶,此时的中国正饱受内忧外患之苦,杨闇公看到了普通人民的疾苦,更坚定了他要为国家找到救亡图存之道的决心。

在完成基础的军事和政治教育后,杨闇公决定赴日本深造,以探索更加科学和实效的救国策略。在日本的留学生活中,杨闇公接触到了众多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爱国青年,这些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并深化了他的思想,从而使他认识到社会主义可能是中国真正的解决之路。

1920年,杨闇公结束了在日本的学习生活,怀揣着对革命的热情返回四川,立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寻找合适的人才来推动革命事业。他很快注意到了刘伯承,一位经验丰富、声望高涨的军事人物。

在1922年的一个夏日,杨闇公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校长吴玉章相遇。吴玉章,作为辛亥革命的资深人物和一个有影响力的教育者,对杨闇公的诚实、机智和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两人因为共同的理想迅速成为挚友,合作参与革命活动。杨闇公对吴玉章的敬重及其深厚,常称呼他为“吴老”.

在1923年中国政局被军阀曹锟通过贿赂企图掌握民国总统之位的巨大丑闻震撼,孙中山先生在这背景下呼吁组建讨贼军以对抗曹锟的非法野心,随即任命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的统帅。

刘伯承作为川军中一名才华横溢的团长由于他的直属上级张冲对军事战术知之甚少,实际作战中,张冲常将指挥权委托给刘伯承,使其全权负责制定战术和指挥战斗。

1923年4月3日,敌军集结重兵猛攻重庆,上级命令刘伯承负责主防,战斗的进行并不顺利,由于缺乏友军的协调与支持,刘伯承的部队不得不面对孤立无援的困境。在敌人的严密包围下,刘伯承果断指挥部队突围,虽免遭全军覆没,但局势依旧危急。

战后一些内部声音开始错误地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刘伯承,出于嫉妒或推脱责任的心理。面对这些不公平的指责,刘伯承曾一度考虑辞去军职,但在上级和同僚的劝解下,考虑到大局,他选择留下继续奋战。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刘伯承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带领部队连续取得了数场关键胜利,成功夺回成都,极大提升了军队士气。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一名叫赖心辉的将领过度谨慎,主动放弃了战略要地,使成都再次面临威胁。熊克武紧急调派刘伯承前往支援,最终在刘伯承的坚决指挥下,将士们表现出坚强的抵抗,成功击退敌军,保卫了成都,此战后被誉为“龙泉驿大捷”。

尽管取得了胜利,但由于赖心辉的初次失误,敌人在四川多地与讨贼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在一次尝试收复大足城的战役中,由于缺乏友军的有效配合,刘伯承的部队遭受重创,未能守住大足。

对这场看似无休止的战争,刘伯承感到愤怒与沮丧。他看着街道上空荡荡的景象,心痛地意识到,尽管战斗频繁取胜,但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这种感觉加深了他对于战争真正意义的思考,认识到仅仅通过战斗是难以真正保护人民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的。

在此期间刘伯承在战场上的表现虽然得到了认可,但战后他重新被指派为团长,面对着功劳归他人、责任归己的不公。更令他心寒的是许多战友在战争中只顾自保,忽视了大局。在这种情境下他深刻体会到了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和共同抗敌的必要性。

1923年秋天,吴玉章频繁拜访正在成都治疗的刘伯承,他因在“讨贼之役”中受伤需长期疗养。吴玉章将杨闇公介绍给刘伯承。正是在这一时期,刘伯承通过吴玉章结识了杨闇公,三人发现彼此的志向非常相似,很快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革命同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深夜讨论当前的政治形势,探讨未来革命的方向和策略。

杨闇公对刘伯承的智慧和胆识深感佩服,公开称赞他是难得一见的军事才华,认为刘伯承警觉过人,而且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独到的见解。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和战斗伙伴,共同为推动中国的革命事业努力。他们的友谊和合作标志着一个新的革命力量的形成,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1924年1月,正值中国省政治的动荡之际,杨闇公在其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与刘伯承的交往。他对刘伯承的智慧和战略眼光赞赏有加,1月8日写道:“他确实是个天才,有他在,何愁四川不兴旺。

在1924年1月中国青年共产党刚刚成立。此时的杨闇公决定亲访刘伯承,希望他能加入这个新兴的革命团体。杨闇公满怀期望,以为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对彼此的了解足以让刘伯承立即接受这个邀请,刘伯承的回答出人意料:“仅凭旗帜就加入,我觉得过于草率。我还在积极研究各种政治派别,未来我会选择一条最合适的道路。

杨闇公尽管面对拒绝,却更加敬佩刘伯承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当时的社会思潮复杂,各种声称代表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层出不穷,但许多都带有误导性。杨闇公在日记中高度评价刘伯承:“他的直率和真诚远超那些随波逐流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1月21日,杨闇公的日记中透露出对朋友军中地位的担忧。那天他记录了一次在刘伯承住所的会面,子鱼也在场。讨论很快转向了他们事业面临的严峻现实,杨闇公感叹才智之人常被嫉妒和官僚体制所压制。“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才智之士被小人的嫉妒所埋没”,他写道。

杨闇公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刘伯承虽然明显具备领导四川军队的能力,却常常被军队高层忽视,特别是被熊克武所忽视。他记录了刘伯承不愿再与张冲合作,寻求独立指挥权而非留在熊克武的阴影下。这种紧张关系最终导致熊克武的使者频繁访问,敦促刘伯承接受新的职位——努力被刘伯承通过搬家和装病来回避。

随着熊克武的军事局势每况愈下,显然只有刘伯承的战略头脑可能扭转不利的局面。尽管如此,熊克武依然固执地未能充分利用刘伯承的才能,导致刘伯承决定前往犍为县五通桥休养。

1月24日刘伯承准备离开时,杨闇公陪他到城南门,途经武侯祠简短交谈后告别。送别归来,杨闇公在日记中愤怒地写道:“他们都是志大才小,刚愎自用,不能容纳时俊之士。像伯承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他们对他还不能放手地扶持,反而处处加以限制。真是目光如豆,根本不足以谈论天下大事。我看这些幸运儿,用不了多久,连立锥之地都将没有。瞧,就瞧吧!”

果不其然刘伯承前往五通桥仅两周后,即2月7日,杨森的炮弹飞入成都,熊克武被迫弃城而去,此后彻底退出四川的政治舞台,印证了杨闇公对于缺乏远见的领导者的严厉预测。他们未能识别并利用像刘伯承这样杰出人物的才华,终至于失败。

在1925年,受吴玉章的启发和规划,刘伯承踏上了一段富有洞察的考察旅程,这段旅程延续了半年时间。他深入到中国城乡的最前线,与农民和工人面对面交流,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生活苦难与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刘伯承看到了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推广教育和倡导社会公平方面的努力与成效。这段经历深刻地塑造了他对共产党的认同,他逐渐确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引导中国向繁荣和公正迈进。

归来四川后,刘伯承的行动更为坚定。他与吴玉章及杨闇公紧密合作,旨在整顿国民党的地方架构,同时抵御当地顽固的右翼势力。这些举措进一步巩固了革命的根基,为北伐战争的爆发奠定了前提。尽管刘伯承尚未公开宣誓加入共产党,他的行动已明确显示了他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全力支持。

随着1926年春天的来临,经由杨闇公和吴玉章的坚定推荐,刘伯承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彻底接受马克思主义理念后,刘伯承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的革命事业中,成为了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的战士,为中国的解放与发展奋斗终生。在1927年当刘伯承正领导前线激战之时,英帝国主义以保护桥梁为由,在南京发动了悍然的炮击,造成2000余名无辜民众和士兵伤亡,这一事件历史称之为“南京大屠杀”。

此事件在重庆引起了强烈的公愤,激起了广泛的反帝情绪。在这种气氛中,杨闇公和其他几位领导人迅速行动,决定在3月31日召集一次全市性的大型群众集会,强烈抗议英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并通过这个平台加强反帝反封建的教育和动员。就在杨闇公准备出席大会的当天,他收到了军阀刘湘的一封警告信,信中暗示大会可能会发生暴力事件,劝他为了个人安全考虑不要参加。杨闇公对此嗤之以鼻,坚定回复来使:“你们的威胁和诱惑对我无用。我们这些革命者,是不会因私利而背离我们的家国大业的。

不出所料在大会现场,刘湘果然派遣了武装人员封锁了所有出入口,并安排了伪装的反动分子在人群中制造混乱。开会前不久突如其来的鞭炮声掩盖了随之而来的袭击,暴徒们开始无差别攻击参会的群众。

在混乱中,杨闇公勇敢地从会场墙边跳过,暂时藏身于一位普通市民家中,这才幸免于难。第二天一早,尽管局势依然危险,杨闇公毫不畏惧,继续安排后续的工作,联络同志,布置各项任务。家人和朋友都劝他暂时避开风头,他坚决拒绝:“面对残暴的敌人,我如何能只顾自己的安危?”

4月4日,当他正准备登船前往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南京事件的真相时,他被敌人捕获。尽管在被逮捕的紧急情况下,他迅速销毁了所有重要文件,但仍被拘留。在监狱中,尽管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各种威胁,杨闇公坚守信仰,从未泄露任何情报。他的坚毅和勇气甚至让敌人感到惊讶。蒋介石闻听此事后,甚至专门派遣特务来对他进行审问。

面对审讯官的威胁和利诱,杨闇公慷慨激昂地回答:“你们这些人心中只有恐惧。而我,无惧于死!我的身体你们可以摧毁,但我的信仰,你们永远无法撼动!”

在明知无法让他屈服后,敌人决定对他公开处决,以此警告其他反抗者。即使在行刑前受到极端的折磨,杨闇公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最终在重庆佛图关刑场,尽管杨闇公已无法发声,他坚定的眼神和决绝的姿态激励了在场的所有人。在他被处决的瞬间,群众的呐喊声充满了整个刑场,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深刻憎恶,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支持。

杨闇公以其无畏的献身和坚定的革命精神成为家族的光辉楷模。在他英勇牺牲后,他的父亲便坚持教育其他子女以杨闇公为榜样,并在杨闇公殉国后不久,将仅五岁的杨白琳送往延安,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杨闇公的牺牲成为了家族年轻一代的行动号召。

杨氏家族成员继承了杨闇公的遗志与革命精神,数十年后,家族中有数人取得了显赫的成就。杨白冰达到了军事领域的最高荣誉,成为一位上将;而杨闇公的五弟杨尚昆更是达到了国家的最高领导层,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官至正国级。他们的成功,无疑是对杨闇公理想的最好继承和实现,正如他生前所希望的那样,为家族,也为国家带来了光辉岁月。

他在闇公29岁的芳华年华中,以生命诠释了革命者的信仰与牺牲。为了纪念他那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杨闇公烈士陵园特别设置了29级台阶,每一级都代表他生命中的每一年。

0 阅读:0

风语轻吟

简介:风语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