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汤汤湘江,不舍昼夜激荡向前,从历史深处出发,奔流过时间无涯的辽阔大地,千年湖湘文脉在滚滚波涛间镌刻下滚烫的印记。
承载着湖湘人“敢为天下先”的勇闯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湘江,从未消减对于这片土地的滋养。如何去触摸这份滚烫的热忱?如何去感悟这种精神的内核?如何去传承这份历史的底蕴?答案无他,唯有出发,方能抵达。
“吾道南来湘江北去”2023年湖南图书馆系列文旅研学活动,正是我们沿着湘江滚滚波涛足迹,用力出发的方式。
从初夏到暖冬,孩子们一路寻访湘水在这片土地上刻录下的人文印记,循着“人文湘江”“红色湘江”“开放湘江”三条研学线路,青少年们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受,走进大美湖湘的壮阔画卷中,传承勇敢坚毅的湖湘文化精神,在每一个波浪里,聆听穿越千年的时代涛声。
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用质朴笔触回答时代之问
湘水之源起于永州,舜帝在此开启了的德孝文明,濂溪先生在这开创理学文化,向北流入衡阳境内,船山书院、石鼓跟随湘水途经株洲,炎帝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曾国藩故居则叙述着“半部近代史,湖南人写就”的壮志豪情书院屹立于此,见证着湖湘学派的文脉传承,。
吾道南来,湘江北去,于岳麓书院听朱张会讲,弦歌不绝;屹立橘子洲头,倾听伟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浑叩问;湘江下游,诗人屈原曾在汨罗江行吟潇湘,湘江水自洞庭湖汇入长江,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自此启发了湖湘人心怀天下的忧乐精神……“吾道南来湘江北去”2023年湖南图书馆系列文旅研学活动的“人文湘江”线路,正是紧紧抓住湘江的人文精华,让青少年感悟湖湘深厚的人文底蕴,将磅礴恢弘的湖湘精神内化在孩子们心中。
一步一景,一景一情,孩子们在研学路上,聆听时代之问,铭记时代呼唤的使命。“触摸着、滋养着、憧憬着,内心汹涌澎湃之余,再次触动了吾辈‘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感。”参加研学的学生唐熙鉴在笔记中,这样记述自己的心情。
时代之问的回答,写在日新月异的三湘大地上,也写在孩子们质朴深情的笔触里,一勾一画,都是湖湘精神内化在孩子心中的美好表达。“时间过得飞快,我不仅对有关脚下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看到了湖南辉煌灿烂的过去和充满生机未来。相信传承伟大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一定大有可为!”另一位参加研学的学生毛文杰这样说。
赓续红色湖湘血脉,立下走出家乡、走向世界的宏伟之志
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湖湘热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经由革命之栉风沐雨,在2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三湘大地宛若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沿着红色湘江的涛涛浪潮,孩子们重回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里,从韶山冲出发,孩子们一路研学打卡湘乡东山学堂、湖南图书馆、湖南第一师范、新民学会旧址,最后抵达武汉汉口、八七会议旧址……每一个坐标都是青年毛泽东的成长足迹,也是红色热土上最珍贵的璀璨荣光。
重走青年毛泽东求学立志、投身中国革命事业的求索之路,孩子们每一步脚印都坚实有力。走进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一路上热闹不已的孩子们突然安静下来,静立于展柜外,看着那些充满历史沉淀的物件。
“那件灰色中山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仿佛就像看见毛爷爷一样,很亲切。”研学学生何润瑾介绍,今年的她13岁,刚上初一,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她了解到了毛爷爷小时候的故事,在艰苦条件下,他依旧热爱学习。“我要像毛爷爷一样,努力学习更多知识,未来我要当一名好老师。”
参观完毛泽东故居后,研学学生傅琬莚也感慨地在研学心得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想毛泽东主席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们生于和平的年代,物质丰盛的年代,不愁吃不愁穿,但都是老一辈的人给我们创造的,我们要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接过‘强国有我’的接力棒,努力学习,拼搏上进。”
立时代潮头,在湖湘开发气派中砥砺前行
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中国第一枚空空导弹、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在“株洲·中国动力谷”,中国工业史上300多项第一在这里诞生。
跟随着解说员的脚步,工业株洲的科技发展魅力,折服了参加“吾道南来湘江北去”2023年湖南图书馆系列文旅研学活动“开放湘江”线路的同学们。“原来我们国家的高铁技术已经这么厉害了,以前还只能从国外进口,现在都已经可以向外出售高铁了!”周文玥同学一脸崇拜地感慨道,“我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说株洲是火车上拖来的城市了,也明白了平时乘坐的高铁是怎么运作的。”
浩瀚宇宙里星光闪烁,高度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人造卫星,也如星辉一般璀璨。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企业,天仪研究院成立7年来,执行17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28颗卫星,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翘楚。
当研学团的同学们走进这家湖南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孩子们仰望星空的天窗也被瞬间打开。研学学生刘子涵表示,“通过这一次研学活动,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月球与我们地球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月球与地球上的日夜更替、潮汐等现象都有着密切关系。”
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在湖湘大地上,在奔流湘江之畔,一座座城市的锐意发展,正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幅幅画卷的精彩挥毫,正铺着生动壮美的色彩。
被称为“湖南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城陵矶港是长江八大良港之一,湖南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也是目前亚洲最长、最高、面积最大的网架结构港口散货料仓。在城陵矶港,研学团的小读者们参观了港口的智能化建设。学生汪子茗表示:“在城陵矶港的远程控制中心,我看到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终端,实时操控场桥,开展集装箱吊装工作,我感受到科技发展的速度和力量。”
作为“吾道南来湘江北去”2023年湖南图书馆系列文旅研学活动主办方,湖南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组织研学的方式,充分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全省范围内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生动解读丰富的湖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科技文化内涵,引领青少年走进大美湖湘,并进一步彰显新时代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功能,做文化自信、文化强省的培育者和践行者、文旅融合的促进者和示范者。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