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孩子变得优秀的几句“口头禅”,特别是第三句,孩子会感谢你

如波谈育儿 2024-03-09 21:50:38

文/兰妈谈育儿

有些人一开口就赢了,而有些人说出的话却引人反感

我们培养优秀孩子也是一样,好好说话就是决定一切的开始

有个女强人妈妈,每天下班回到家也有忙不完的工作

反观上三年级的女儿,倒是没有随妈妈那“今天事情必须今天完成”的性格

你催她“赶紧写作业”,人家会漫不经心地说:“等会”

然后,等到大家都洗漱过后打算上床睡觉了,女孩又暴脾气上身地不让人关灯

一句:“我作业还没写完呢”,立刻勾起了妈妈的暴脾气

两个人你吵一句、我争一句,互不相让,也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有一次,女孩还跑到学校告诉她老师:

“我妈妈是个恶毒的人,不让我吃饭,不让我睡觉,还天天孽待我”

老师一听这话,当时就忧心忡忡地找到妈妈沟通

而妈妈这边,了解前因后果之后除了生气、还有心寒

她还眼含泪水地说:“为了能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她没日没夜地工作,这还只是批评她几句就如此编排,那要是正儿八经地揍了一顿,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老师听后安慰妈妈:“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好些话还不能完全理解,家长觉得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却可能听成讨厌、苛待、或骂人的意思”

这就是语言的影响力,一句话,在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所理解和表达的意思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跟孩子沟通最好是简而易明,孩子能直接了解,父母沟通起来也不会那么费劲

比如,能让孩子变得优秀的几句“口头禅”,简单还容易理解,特别是第三句,孩子长大后还会感谢你:

01

“加油,这次比上次更好了”

一个人变得幸运的开始,就是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孩子也是一样

有一个女孩,胆小怯懦,是一个比较社恐的孩子

从小到大,基本很少看到她出门跟小朋友一起玩儿

妈妈也经常要求女孩多出门转转,可女孩就是不听,不跟父母讲话、也不愿意出门交朋友,平时就喜欢躲在卧室里玩布偶娃娃

看着女儿如此不合群,妈妈愁得不行,为了让孩子能交到朋友,她还特意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到家里一起玩

可两个孩子真正凑到一起玩时,妈妈又批评说:“玩具要一起分享着玩,你这么自私,谁会跟你做朋友呀”

女孩委屈地哭了,妈妈继续指责:

“哭什么哭”

“你一天除了哭还会干什么”

“问你什么都不说话,就跟哑巴一样”

在妈妈的不断打击下,女孩才缓缓说出实情:“我喜欢跟娃娃玩,那是因为它不会骂我…”

一句话让妈妈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也告诉我们:父母的嘴决定着孩子的性格

说正能量的话,孩子内心富足、自信独立

而说负能量的话,孩子就会自卑怯懦、承受着孤独与煎熬…

因此,不想孩子悲观负面,那就要多对孩子说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口头禅”

比如:“加油,这次比上次更好了”,这就是在发现孩子优点,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已

02

“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孩子有多大的实力,就看家长能给他们多大的成长高度,如果你认为孩子不行,那孩子可能就真的止步于此了

有一位妈妈,是出色的钢琴老师,经常受邀出席各种国际舞台弹奏

她对自己的女儿也寄予厚望,从小就培养孩子学钢琴,自己没时间教、就送到补习班去学

从早上出门、到晚上回家,虽然女孩有专门的司机接送,可一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课程都是安排得满满当当

最严重的还是女孩的钢琴底子很差,回到家被妈妈骂,在辅导课上还被老师批评

特别是得知女孩妈妈是名钢琴老师后,私底下还有同学嘲笑说:“老师的孩子还需要上辅导班呀,肯定是笨得连妈妈都教不了了”

随着嘲笑的声音越来越多,女孩后来变得格外敏感,再也不愿意伸手弹琴了

妈妈不知道缘由,对女孩恨铁不成钢地说了不少狠话

而反观爸爸,就比较理智了

他先是安抚了妈妈的情绪,然后又鼓励女儿说:

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弹出跟妈妈一样的优美旋律,接下来,爸爸会陪着你一起演奏,我可是个连“哆来咪”都不会的新手小白,你可不要嫌我太笨哦

就那样,爸爸用他的语言信任成功地保护了孩子的勇气

一句句“我相信你”,也从而让女孩产生“我可以”的自我信心

所以,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发挥的潜力,就看父母如何看待孩子

就像例子中的爸爸一样,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你相信他们会成功,不嫌弃孩子当前的缓慢和笨手笨脚,那孩子就有勇气在屡次失败中重拾信心、让自己振作起来

03

“别急,我听着、你慢慢说”

心理学上有个“镜像效应”比较出名,说的是某些事,在别人对你的态度上就形成了结果

其实,我们教育孩子也是一样

父母对孩子的表情是什么样,最终都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射在孩子身上,影响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认识一位爸爸,他是个特别喜欢打断孩子说话的父亲

亲子关系已经差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那位爸爸和他的儿子,每次一见面都看对方不顺眼,儿子也连一声“爸爸”都不想喊

而长久的冷淡关系下,以至于儿子长大后很少回家,每次回家只要和父亲一搭话,那就少不了一顿争吵

眼见着父子关系越来越差,妈妈在一次年夜饭中,希望大家能一杯解恩怨

儿子态度也算是诚恳,率先端起酒杯对父亲真情流露地说:“老爸,这杯我敬你,我知道你其实就是…”

然而,话还没有说完,爸爸就急着打断说:“不用,我知道你想说我是个很糟糕的人”

男孩解释说:“不是,我想说你是个刀子嘴…”

结果,后面的“豆腐心”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再次被打断了

父亲继续口出怒气说:“你就是个白眼狼,我刀子嘴怎么了,还不是为了你好”

儿子还想开口说什么,父亲没给机会,当场气愤地离席了

很明显,这就是父亲频繁“打断话”的结果,你不让孩子完整表达出来,也永远不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

一段糟糕的亲子关系、一个孩子不幸福的人生,也往往是从此刻开始的

所以,孩子的幸福来源就是能够感受到爱,耐心地告诉孩子:“别着急,你慢慢说,我听着呢”,这种倾听和尊重才会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

对孩子好好说话、听孩子好好把话说完,你给了孩子自由说话的权利,孩子将来也会还你感激之情

04

“别怕,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父母和孩子关系之所以不好,大概率都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父母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听话,而孩子也觉得父母脾气差、难沟通

女儿之前,是一个特别怕黑的胆小女孩

每天晚上关灯之前,都必须要经过她的同意,还让她走在前边让人保护着

如果不小心提前关灯了,那小丫头就哭得稀里哗啦,甚至还发出惊恐的尖叫声音

奶奶听到孩子如此大声,就忍不住提醒说:“有那么夸张吗?真是大惊小怪”

女儿顶嘴说:“我怕屋里有鬼”

奶奶继续批评:“越说越不像话了,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你再胡说八道,看我不打你的嘴”

本以为在奶奶的引导下,女儿不再怕黑了

没想到,怕黑的情况依旧未消除,反而更加恐惧黑夜

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便是卧室开着小夜灯,她也把被子捂得很紧,哪怕是满身大汗,也不敢把头伸出来

看着女儿如此恐惧黑夜,弄清楚缘由后才知道,这是手机上恐怖片看多了

为了让女儿彻底走出怕黑的心魔,我决定陪她看一次恐怖片,接下来就是各种捂眼睛、又好奇想看的稀奇怪状表情

一部影片结束后,女儿却没有了想象中的恐惧,她反而向我解释说:“切,这有什么,都是人假扮的,怕什么”

而那天以后,女儿也确实没有了怕鬼、怕黑的恐惧心理

这就是让孩子直面问题的意义,你不让孩子尝试一遍,也永远不知道孩子的能力有多大

孩子怕黑、怕鬼如此,日常生活所遇点滴也是一样

把“别害怕”、“我能理解你”挂在嘴边,你的支持鼓励,也会成为孩子突破困难最关键的内心力量

05

“没事,试着自己做决定吧”

拥有自主权的孩子、和没有自主权的孩子,长大后在自控力和独立性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闺蜜是领养的孩子,家里面还有一个弟弟

最让她感动的是,养父母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后,对她这个养女反而更加疼爱

小时候挑食不想吃面条,养母就单独给她开小灶炒米饭

读初中想拉头发,养母也专门包车带她去理发店,等了足足两三个小时才回家,之后还专门买了各种护发产品

等到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养母也没有批评,而是尊重闺蜜自己的意见,她想学美容美发,养母二话没说拿出积蓄支持她

后来,谈对象、结婚、有了小孩后依旧如此,每一件事都得到了养母的绝对支持与认可

反观弟弟,因为是男孩,一直是以“穷养”标准为主

从小到大,弟弟想要什么,妈妈都会说:“要什么,想要就自己想办法”

长大后也是一样,到了婚配的年纪还没有动静,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次但凡回家就会安排各种相亲

在妈妈的操控与安排下,弟弟和闺蜜这个姐姐的性格完全不同,不想按照父母的安排来生活,又怕把父母气坏了

那种不想这样做、又不得不这样做的纠结心理,让他一直生活得痛苦抑郁

可见,从小能“自己说了算”的孩子,在自主和掌控感下才心怀源源不断的动力

想要孩子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那我们就要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告诉他:“没事,放心自己做决定吧”

这句话就是孩子的定心丸,也是让孩子真正感受自我的主见力量

06

“对不起,爸爸妈妈知道错了”

跟孩子道歉不是软弱,更不是害怕无能,而是养出优秀孩子的一种机智行为

前段时间,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位妈妈和女儿闹矛盾,女儿关上门房门不理人

妈妈气急败坏地对女儿说:“有本事就别吃饭”

果然,女儿已经一整天都没有出房门了,就连奶奶敲门也不回应

奶奶劝妈妈跟孩子服个软,别那么强势

妈妈听后,敲响孩子的房门,然后只说了一句话“吃饭了”

评论区有位网友提问说:“如果父母做错事会怎么道歉”

底下的回复也是各持已见,大致上分为以下几种:

•道歉?我爸会问“钱花完没”,我妈会问“吃不吃饭”

•大不了就是问一句:“你生气完了没有”

•从来没见我爸妈道歉,倒是会发飙问:“还要提醒你多少遍”

•我爸妈根本就不会道歉,因为他们觉得我肯定会找她要吃的”

从这些回答来看,父母确实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那些拿权利压迫孩子妥协,或者碍于颜面不肯跟孩子低头的,最后不过是坑人坑己罢了

幼儿园门口曾经遇到这样一幕,一个小男孩孤零零跟老师在门口等候妈妈

大概是小朋友们都回家了吧,男孩看起来有些失落,不停地问老师“我妈妈什么时候来”

好在妈妈赶到学校门口,连忙对男孩说:“儿子,对不起,妈妈堵车来晚了”

男孩开始紧皱着眉头有些委屈,迟疑了几秒后才缓缓开口:“那下次不许这样”

妈妈调皮一笑跟男孩保证说:“一定不会,那你可不可以原谅我呢”

男孩点点头,妈妈激动地对孩子额头吧唧一下

这就是跟孩子道歉的理由,你对孩子说一句“对不起”,上一秒较真耍赖的孩子,或许下一秒就能通情达理地跟你把酒言欢

所以,一个做错事能及时认错的父母,要比那些专横固执、还喜欢包办的父母要机智得多,他们知道用自己的承担来创造新的谈话起点,也让孩子学会了宽容与谅解

若我们爱子如此,还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儿呢

那么,关于能让孩子变得优秀的几句“口头禅”,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41

如波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