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1642年,缺少粮饷的闯王李自成,把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植的陵墓挖开了,不仅焚烧了朱植的骸骨,甚至还把墓葬周围20多户的朱姓守墓人全部灭门,然后把所有的财宝都带走了,却把其他的一些陪葬品留了下来。 在明末的荆州,黄昏的阳光洒在凌乱的战场上,映照出士兵们疲惫而坚定的身影。1642年,这一年对于闯王李自成来说,是艰难与选择并存的一年。他的队伍在连绵不断的战乱与自然灾害中挣扎,面对着粮食短缺的严峻局面。 李自成的眉头紧锁,在昏暗的帐篷中,他与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映着微弱的烛光,讨论着接下来的行动。外面,风声呼啸,似乎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这时,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跑进帐篷,带来了关于朱元璋第十五子朱植陵墓的确切位置消息。 李自成的目光在战图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站起身来,决定性地说道:“是时候了。”他的声音坚定而沉稳,似乎已经预见了接下来的行动。 第二天清晨,李自成率领着他的部队出发了。他们穿过了荆棘密布的丛林,越过了险峻的山岭。阳光穿透云层,照在他们坚定的面孔上。终于,他们来到了朱植的陵墓前。 在李自成的命令下,士兵们开始挖掘。土壤被一铲铲挖开,尘土飞扬中,历史的尘封被逐渐揭开。不久,朱植的棺木被发现了,而周围的朱姓守墓人家也暴露在了士兵们的视线中。 面对这一幕,李自成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他下令取出陵墓中的财宝,并严命不许伤害那些陪葬品,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不该在这场混乱中消失。 然而,对于守墓的朱姓家族,李自成却下达了残酷的命令。他认为这些人是明朝余孽,必须铲除。士兵们虽然心中不忍,但在绝望的生存压力下,他们只得遵从命令。李自成站在一旁,目光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知道,这场仗不仅是对抗明朝的残余势力,更是为了生存的挣扎。 朱植陵墓被彻底洗劫一空,焚烧了朱植的骸骨,周围守墓的朱姓人家也没有幸免。在熊熊烈火中,李自成看到了自己军队生存的希望,但同时也看到了那被战火吞噬的人性的残酷。 朱植陵墓周围,曾经安静祥和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焦土与废墟。李自成让人将财宝分发给了饥饿的士兵们,而那些陪葬品,则被他下令保留,作为历史的见证。 在李自成和他的部队彻底洗劫了朱植的陵墓后,陵墓中的宝物被一一搜刮,李自成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知道,这些财宝对于他的军队来说,是暂时解决困境的关键。但他也明白,这种行为的残酷性和对历史的不敬。 朱植陵墓被烧毁的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引起了一阵阵震动。对于那些普通百姓来说,这不仅是对一个皇子的陵墓的亵渎,更是对他们心中尊敬的明朝皇族的冒犯。然而,对于李自成的士兵们来说,这是一种报复社会的方式,是对长期受压迫和苦难的一种宣泄。 火势逐渐蔓延,将朱植的陵墓化为灰烬。李自成站在远处,眼神深邃地望着熊熊烈火。他的心中既有对朱植命运的同情,也有对明朝皇族的愤怒。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艰难的前路的深深忧虑。 李自成最终带着部队离开了荆州。他们背上的不仅是满满的战利品,还有对这场动荡时代的深刻体悟。李自成的队伍继续他们的征程,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李自成心中始终明白,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打败敌人,更是为了寻找一个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出路。 朱植的陵墓的毁灭,成为了明朝末年诸多惨痛事件中的一个。对于李自成而言,这是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脚印,虽然充满了争议和痛苦,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残酷。而李自成的故事,仍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提醒着后人不仅要记住历史,更要从中吸取教训。
野史:1642年,缺少粮饷的闯王李自成,把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植的陵墓挖开了,不仅
史珍香聊史
2024-01-18 18:36:26
2
阅读:29936
祁阳帅锅
李自成的本事还是差朱元璋一大截。闯军攻进北京城后他已经约束不了自己的部下了。跟洪秀全半斤八两
祁阳帅锅 回复 02-02 20:04
洪秀全定都南京之后就控制不了手下了,后来太平天国也是亡于内斗
石之轩 回复 02-01 13:43
黄巢:你说啥?
大风歌
特定时代对古代农民起义进行了一定的美化,但剥开历史的迷雾,站在客观角度去看待闯王,他其实就是一个土匪。
雪轩 回复 01-21 08:57
明实录:是时陕甘大旱,赤地千里,人相食,官吏索租急甚。
江湖夜雨 回复 01-22 20:18
明末全国各地遍布各种朱家王爷,不事生产
蔡徐坤的心头宝
更新朝代后首先被杀的就是那些富三代的后人,为富不仁,豪取抢夺,阻碍进步,闯王进城后把豪强压榨出巨额财富,当时崇祯皇帝借都借不出来,人性啊
好吃就是好吃
闯贼罪该万死
石之轩 回复 02-01 13:44
莫非老百姓就该饿着肚子等死吗?
走风景 回复 01-30 03:30
清军入不入关当时起决定作用的是吴三桂,不是李自成;清军入关烧杀了很多汉人(和日本鬼子有一比),但就地盘来说,别看清朝后期割地赔款的窝窝囊囊,清军要是没有入关你现在去沈阳可能是出国!
沧浪之水
ai写作大行其道
TomTim
李自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李自成心中始终明白,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打败敌人,更是为了寻找一个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出路。是的他做到了,他打下北京过上了很好的日子,毕竟他也是人民的一份子!
小李
朱元璋过于自私和溺爱后代,搞的整个国家都养不起他的龙子龙孙,既然朱姓皇族不当百姓是人,也休怪百姓不当他们是人。
用户10xxx96
安徽的朱温终结陕西的李唐王朝,陕西了李自成终结了安徽的朱明王朝,历史就是这么奇妙。
冬草夏虫不语冰 回复 02-01 16:06
接着八卦,李闯消失在鄂赣湘边界,又是反清起义和工农革命的根据地
新手上路
李自成就是一个大蝗虫。
雪轩 回复 01-20 23:40
如果你们这些人还有半点良心,就不会说这些话,看看明史和明实录怎么记载当时灾区人民的惨状吧
石之轩 回复 02-01 13:44
大蝗虫是你的明朝廷
用户10xxx45
闯贼而已,姚雪垠写书为他洗白,却不如金庸鹿鼎记里写的闯王客观
用户45xxx17 回复 01-22 23:03
鹿鼎记也是胡扯,李自成连陈圆圆的手都没碰过,到了小说里两人倒成了一对野鸳鸯
用户78xxx23
李自成让人将财宝分发给了饥饿的士兵们?所以财宝可以充饥?
青木 回复 01-23 18:34
当年不纳粮,来年全补上
雪轩 回复 01-20 23:42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得瑟]
用户25xxx42
闯贼
雪轩 回复 01-20 23:41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成就了闯贼?
用户17xxx10
编都不会编
啊新
历史的罪人
莫明其妙
写一篇李自成盗掘朱植墓的文章。
用户59xxx65
干得好
威猛的小老虎
终究是匪,难成大事
行者山东
鞑子误国,这伙计还不如鞑子
动感超蛙!
闯贼遗臭万年
用户12xxx70 回复 02-15 12:56
你真有脸说,李自成军纪明史都夸,只是拷掠富户,你是哪个地主后代
随风
跟李自成谈尊重历史?
微妙玄通
诛杀腐朽的朱家无可厚非。朱重八再怎么能耐,但经过三百年的腐蚀,他的后代早已经堕落到家了。
微信用户
贼寇
小侯
屠夫而已
阿妮匝
李自成在攻陷北京后,烤银7000万两,可惜了。
杰克恒
民族败类 李自成
飞越杜鹃窝
李自成流寇,口号就是大问题!只能不停的抢下去
大仙
卸岭
心若琉璃
李自成该死,民族罪人
信阳哥
李闯王三杀河南,信阳人都是江西筷子巷迁移河南来的,现在信阳人过年给祖先上供猪头肉上插一双筷子
用户12xxx70 回复 02-15 12:50
那也是明军孙传庭部杀的,明史有孙传庭连屠唐县,宝丰两城杀绝鸡犬不留的记录,孙传庭军队打仗无军粮,是靠抢劫一路从陕西抢到河南的,孙传庭部将折增修围攻唐县,破唐县后“城中鼎沸,火光亮如白昼",消息传到郏县,李自成军营农民军彻夜嚎哭;孙传庭亲攻宝丰时,破城而入杀到仅留富户二百余户;朱蕴镶在光山组织朱明版还乡团,对农民大开杀戒,猪头肉,猪头肉多香啊,我们这里杀猪菜呢,明末所有军队只有李自成军纪还行,当然有童谣,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用户12xxx70 回复 02-15 12:38
明史描写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
老农伯
后来清朝编《明史》,朱元璋的长相被为鞋拔子脸,几根蟑螂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