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颉亚珍通讯员赵渊青
湖水如镜,芦苇如织,树林拱卫,牛群点缀——冬日的河南驻马店宿鸭湖宛如一幅画卷,“点睛之笔”是各种候鸟,它们有的在水中游弋,有的在水面翩飞,有的在岸边觅食,有的在树上歇息,为这片宁静水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据统计,宿鸭湖保护区有天鹅、红隼、灰鹤、鹰、鸢等鸟类19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是大批候鸟的越冬“宝地”。日前,宿鸭湖又迎来首批30余只灰鹤。
这边一片悠闲,但湖区的另一边,9艘挖泥船正在紧张清淤,堆山填筑的3座湖心岛已初现雏形。
始建于1958年的宿鸭湖,总面积超过38个西湖,是人工挖出的全亚洲最大湖泊。那时的宿鸭湖,既能蓄洪又能灌溉,不仅让周边百姓远离了河沟纵横、年年涝灾的困境,而且成了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被誉为“中原之肾”“人造洞庭”。然而,随着大量冲积物慢慢沉积,水库功能逐渐减弱,周边80万亩灌区用水质量受到影响。2019年2月,作为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大型水库清淤试点项目、河南省“四水同治”十大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宿鸭湖清淤扩容工程动工,这是我国水利史上首次对大型水库进行清淤扩容,工程的顺利实施将为全国水库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一方面要抽送3850多万立方米水库淤泥,另一方面要开挖出5300万立方米土方扩容,相当于重新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库。还要在水库中心填筑3座人工岛,在湖坝外修筑围堰堆放淤泥。”中铁二十局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项目常务副经理崔自友介绍,为了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他们进场后耗资1亿多元定制了9艘国内最先进大型绞吸式挖泥船。
这些天,“初心2号”挖泥船正在水库3号区清淤。“淤泥层下方的黄土密实坚硬,挖泥机开挖清理时明显有些乏力。为此,我们邀请了相关专家、厂家技术人员一起来研究改善设备、提高效率。”同时,淤泥排放管道发生故障、4级以上的风也不时影响着施工的顺利进行。
项目技术员张明伟更担心淤泥堆放问题,“从湖底抽出的泥浆经过处理要压成防洪围堰,如果围堰压实不到位,对周边村庄和城市绝对是灭顶之灾。”他带领技术人员在几千米长的围堰上每隔200米安装了沉降标点、单点位移计、测斜管安全监测设备,并要求无论多忙都要定时检查围堰压实情况,“不放过哪怕一个树根、半块砖头”。
夕阳如火,湖水悠悠。2号区清淤现场,拉网围捕的渔船从“复兴号”清淤船边驶过,互相映衬,构成美景。在宿鸭湖施工现场,忙碌的建设者、作业的挖泥船与悠闲觅食的野鸭、天鹅等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随处可见。
“原以为清淤会污染水源,鱼虾产量会大大降低,但是施工这些年,湖水更清澈了,鱼虾产量没有降低,甚至栖息的野鸭、候鸟随着环境改善数量更多了。”宿鸭湖规模最大的某渔业公司对中铁二十局施工期间的环保措施竖起了大拇指。
5年来,建设者们累计清出淤泥3848余万立方米,相当于2.7个西湖的库容。而宿鸭湖的扩容任务,也已逐步接近尾声。随着工程一步步推进,曾经“病了”的宿鸭湖不仅“康复”,而且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候鸟越来越多,更加多姿多彩。目前,当地政府正积极通过建设生态果园、湖内湿地、生态草原、坝上公园等,全力打造宿鸭湖水上旅游景观。今年元旦假期,驻马店市3天接待游客78.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5亿元。
“去年以来,来宿鸭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元旦期间我们生意红火,游客吃农家饭需要提前一至两天预订。”驻马店市朱里镇双庙村村民李劲松,谈起自己在宿鸭湖经营多年的农家乐时喜上眉梢,“很快就是春节长假了,我得储备好大鹅、河蚌、翘嘴鱼等当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