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海清跟童瑶“互殴”,但这剧还是好难看

环球精英YOLO 2022-03-28 16:34:40

文 | 二毛

编辑 | 子木

故事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一个新上海家庭关于买房的故事。

有人说,十年前在《蜗居》里看海清初到上海买房难,十年后在《心居》里看海清继续为买房的事发愁,但老实说,无论是戏剧性还是打社会痛点,《心居》比《蜗居》可是差远了。

《蜗居》描述了一个房价大涨的时代以及时代裹挟下普通人想在大城市买一套房的艰难,其中还夹杂着“要爱情还是面包”的普适议题。

而《心居》,只狭隘地围绕顾家外来媳妇冯晓琴想要在上海买一套房所遇见的各种阻力并在一系列事故之后的改变。

《蜗居》里有逻辑有生活,丝丝入扣入情入理。《心居》里很多人的行为毫无逻辑,似乎是为了刻意制造矛盾,强行洒狗血。

冯晓琴,八年前从小地方来到上海打拼,没本事、没文化、没人脉却又想在上海扎根,怎么办呢?使手段倒追一个上海本地人——也就是顾家的小儿子顾磊并未婚先孕,给自己“挣下”一个上海户口。

这八年来,冯晓琴兢兢业业照顾一家老小,眼看着儿子小老虎越长越大,产生了想自己出去买一套房的想法。

但她老公不上进她自己也没钱,刚好大姑姐顾清俞是标准的女精英年入百万那种,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大姑姐身上。

大姑姐顾清俞也不傻,早早看出冯晓琴的如意算盘,所以不愿意借钱给冯晓琴买房,两个人就这么在一个要借一个想办法不借的灰色地带打哈欠。

但遗憾的是,这个“哈欠”没打好,因为这不构成一个真正的困境,对冯晓琴来说她确实有困难但她的困难从头到尾只属于她自己,毕竟是她要买房。

很多观众成功代入海清以后非常共情,觉得冯晓琴委屈。认为冯晓琴是为家庭牺牲了事业的全职太太,是个被上海人歧视和剥削的外地媳妇。

但问题是,即便说冯晓琴给顾家打工八年,但谁出去做保姆八年能挣来上海一套房呢?如果有需求就该被满足,那国家应该给每个中国人人手一套房啊,对吧?

大姑姐顾清俞虽委屈但也不全占理,你不想借钱就跟人明说啊!或者直接提条件,比如我现在借给你们100万——这钱是要还的哦!那咱俩现在白纸黑字的打借条,这100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还,每个月还多少以及要不要利息……

所有这些问题,总是有各种办法解决的,但《心居》的处理方式就很奇怪,冯晓琴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买房应该自己掏钱,还觉得大姑姐不借钱是她的错甚至顾家的错,就为这么点事,成天逼逼叨叨让顾磊考会计证,结果吧,这男的也是不争气考了两回都考不上。

顾家一家的作为也让人费解,一方面看不起冯晓琴这个全职主妇一边又心安理得享受人家的辛勤照顾,一听说人家想出去“单立门户”恨不得马上翻狗脸:不能啊,你走了谁来照顾我们老人?!

反正两场戏就能搅和明白的事,《心居》拍了一部剧,前五集的高光时刻是啥呢?是两方势力为这件事吵来吵去,导致冯晓琴拖着行李要离家出走,顾磊去拦结果一个不留神被冯晓琴甩下楼梯当场咽气……

这个转折真的很生硬,硬到怀疑编剧是用脚丫子想出来的,别的不说,顾磊有必要死吗?他活着也帮不上任何忙的,从头到尾这个人就是一个工具人有他没他都一样。

而且这个死法真的很蹊跷,楼梯滚下去,编剧可能怕死不了人,于是安排了物业放玻璃,后面的剧情果然围绕玻璃做戏去了,冯晓琴坚决要去物业索赔偿,就感觉这个女人死了亲老公也没让她反省反省自己,反而把顾磊的死怪到物业、大姑姐乃至整个顾家身上……

感觉冯晓琴的脑子里都是浆糊,而面对冯晓琴的咄咄逼人,一口一句“是你害死顾磊的”,童瑶饰演的姐姐顾清俞竟也没怀疑,一个劲儿地自责掉眼泪。

这个剧情让人很怀疑,编剧是不是对女精英有什么误解?就顾清俞这个理解、反应能力,别说做总监,就是普通公司混个小职员都能给人玩死一百回。

顾磊死后,以顾清俞为代表的顾家人都快跟冯晓琴干起来了,姑嫂俩现在成天敌了恨不得一见面就骂就掐。

必须承认,海清的演技是非常好的,很能代入冯晓琴,五集之后每次与童瑶的争吵戏看得很带劲,但有什么实际意义吗?说明中国人的买房困境了吗?

如果买房群体的背影只是浓缩在冯晓琴这么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身上,那只能说明买不到房是活该,毕竟自己不上班不赚钱就想着揩油、薅羊毛,当别人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啊!无语。

看到后来真不知道这剧想讲啥,本以为前五集就够low的,没想到十集之后冯晓琴的戏也断了,编剧又跑顾清俞那条线去串她跟冯绍峰饰演的施源的初恋……就想问一句,买房跟初恋有啥关系?

倒是张颂文饰演的上海油腻子有那么点感觉,一开始看还以为张颂文太油腻但后来细想不是,他演的就是一个吃了买房红利的上海本地的暴发户。

据我在“沪漂”的同学讲,她认识的上海暴发户就是张颂文这样的。遗憾的是,这个角色对构成甚至完善《心居》关于买房的主题也很无力。

顾家一家人因冯晓琴要买房而展开的一系列鸡零狗碎的生活太狗血了,但可能多数观众就吃这一套,觉得这就是生活,吵架就是生活。

但其实,中国人“买房”的真正困境不在这里,是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即便举全家之力也买不起一套房的悲剧,你就看这些年房子是多少家庭的疙瘩和血泪,但《心居》把这个痛点写出来了吗?完全没有!

滕华涛拍电影很失败,但比起电影,十多年后交出的《心居》也很难看,半点没有《蜗居》的大局观不说,就连“买房”和“买房人”的日常生活也拍得一塌糊涂,可能这是原著的锅吧(原著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导演啊,以后选本子长点心吧,毕竟你是拍出《蜗居》那么好的作品的人啊。

0 阅读:28
环球精英YOLO

环球精英YOLO

环球精英YOLO新媒体,环球精英杂志,企业家专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