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人生中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亲人离世,尽管作为子女无限悲痛,但还是需要镇定下来,处理老人的后事。
中国传统习俗讲究入土为安,而老人的遗物往往也会被捎带着烧掉,以告慰老人的在天之灵。
而遗像却是老人遗物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物件,其处理方式向来存在分歧。
有的人认为应该将其烧掉,有的人则认为应当保存下来,以方便祭拜。
那么对于过世老人的遗像而言,究竟是烧掉还是保存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老人遗物又该如何处理,老人离世之后又该如何有序料理后事,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过世老人的遗物处理方式亲人的离世固然悲痛,但子女还是应当振作起来,进行后事料理。
我国全国各地均有着不同的丧葬风俗,对于老人的遗体处理方式也存在细微的差别。
一般来说亲人离世之后,家属需要携带资料前往相关单位开具死亡证明,携带文件前往火葬场对于亲人遗体进行焚烧。
焚烧之后的骨灰盒大部分都采用土葬的方式,这是因为我国传统思想中入土为安观念十分浓厚。
如果老人是在外乡离世,一般来说还需要回到家乡举办葬礼,向邻里乡亲传达老人去世的消息。
而老人的坟冢一般也是并入祖坟,一方面是落叶归根,另一方面也便于后续亲人的祭拜缅怀。
而对于老人生前的遗物处理,大部分都是尽数焚烧,令其陪伴老人离去。
对于老人遗物采取焚烧方式处理,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这是因为很多老年人离世之前遭遇病痛的折磨,部分疾病具备传染性,而贴身衣物、被褥等不可避免携带病毒。
焚烧遗物也是为了防止细菌、病毒的传播,对于亲属的健康问题负责。
而且如果不对于老人的遗物进行焚烧,那么一旦不经意间被亲属看到,还会导致触景伤情、睹物思人。
亲人在料理老人遗物的时候还需要十分仔细。
这是因为老一辈人没有将钱款、资产存进银行的传统,而是更喜欢藏匿在自己的贴身物件中。
此前因为未曾对于老人遗物进行仔细翻找,从而导致老人遗留下来的财产被焚烧的案例时有发生。
因此家属对待老人遗物应当是先进行细致的翻找,避免将有价值的物件一并焚烧,造成财产损失。
焚烧是对于老人遗物处理的主流方式,但遗像却是较为特殊的一种遗物。
大部分遗像都是在老人离世之后制作,其存在意义是为了保存老人的音容样貌,从而避免老人的模样在子女心目中逐渐模糊。
目前对于老人遗像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声音激烈对峙。
一种认为应当将老人的遗像保存下来,另一种则是认为应当将老人的遗像一并烧掉。
那么对于老人遗像的处理方式而言,究竟是烧掉还是保存更为合适?
二者又分别出于怎样的目的以及考虑?
如果选择将遗像保留下来又该如何进行保存呢?
二、离世老人遗像应当保存还是烧掉?老人的遗像是老人一生中最后一张照片,因此在选材上往往十分重视。
其中有的是正襟危坐的证件照,有的是老人特殊时刻的照片,是对于老人一生的写照。
将遗像烧掉的原因,与避免遗物触发亲人敏感的情绪有着相似之处,均是为了防止亲属看到老人的遗像而产生悲伤的情绪。
但如果将老人遗照烧掉,那么便是将老人存在于人世间的最后一点痕迹清除。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的面容可能在亲人的心目中逐渐模糊,从而逐渐被遗忘。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也有人建议将老人遗照保留下来。
在家中专门开辟出一个区域继续祭拜,或者是悬挂在墙面之上,供亲人瞻仰老人的容颜。
而且对于很多当代家庭来说,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之中。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很多人都远赴他乡生活,因此日常祭拜老人坟冢便变得艰难。
此时将遗照摆放在家里,便可以在特殊日子里对于遗照进行祭拜,以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
避免在家庭与老人陵墓之间反复奔波导致舟车劳顿情况的发生。
而且目前我国为了避免上坟带来的一系列不文明行为,以及上坟烧纸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等,提倡网上祭拜、无烟上坟。
以祭拜遗像方式取代传统的上坟方式,无疑是对于政策的遵守。
亲人离世之后,子女往往会觉得没有了依靠,从而感到无尽的孤独。
而老人遗像的存在,则可以令子女感到内心的慰藉以及温暖,从而让子女更加坚强。
寓意父母仍旧陪伴在子女的身边,让子女以更为从容的态度应对今后的生活。
但对于刚刚丧失父母的子女来说,内心极度脆弱,一旦看到老人的遗像很有可能情绪崩溃。
即使选择将遗像保留下来,那么在早期最好还是将遗像妥善保存,避免子女睹物思人。
等到子女逐渐走出悲痛的阴霾之后,再将遗像拿出来进行祭拜或者是悬挂在墙上。
我国传统观念浓厚,对于老人遗物有着系统的处理方法,老人遗像的保留方式同样大有讲究。
那么子女如果选择将老人的遗像保留下来,那么应当采取怎样的存放方式,摆放形式又有哪些规定与习俗呢?
三、老人遗像的摆放方式习俗一般来说,如果决定将老人的遗像保存,那么在老人丧葬仪式结束之后,需要由家中的男丁长子将其怀抱回家。
从墓地回家的过程中,对于遗像的携带方式大有讲究。
长子男丁需要将遗像反过来背面示人,怀抱遗像的两个下角,寓意是老人已经入土为安,但是老人的形象被子女永远牢牢记挂在心中。
对于南方家庭来说,其宗族观念浓厚,大部分南方家族都建有祠堂。
家族中老人逝世之后,往往会将老人遗像放进祠堂中供奉祭拜,并祭拜香火,祈求先人保佑。
祠堂里除了老人的遗像之外,往往还有老人的灵位,也算是另一种含义上的团聚,方便后人祭拜。
而如果没有祠堂,那么可以搭建神龛用作老人遗像的放置场所。
神龛规格相比较祠堂更为简单,可以根据灵位多少进行定制,多为名贵木材制作,成本较低,搬迁起来也更为方便。
除此之外则是可以悬挂在墙上供子女瞻仰,但房间的选择大有讲究。
一般来说不可选择正厅作为遗像的放置地点,这是因为客厅客人来来往往过于叨唠,不利于老人“安眠”。
被不熟悉的客人看到家中放置的遗像,也有可能产生心中恐惧的情绪,对于客人造成不好的观感。
因此一般不将老人遗像悬挂在正厅,而是放置在偏厅或者是书房这种较为私密的空间更为合适。
而在方向朝向上,则是应该挂在北墙之上,面朝南方。
这是因为在中国房屋建造中,以北面为尊,将遗像挂在北墙上是表达对于老人的尊重。
如果将老人遗像长时间挂在墙上,还可能产生落灰,因此需要及时清理。
或者是选择在不重要的时间将遗像包起来妥善储存,等到传统祭拜节日时再拿出来祭拜,这也是可行的举措。
亲人离世之后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深远且沉重的。
对于子女而言,需要调整心态,与自己的内心形成和解,并在老人离世后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而对于老人尚在的家属而言,而需要增强与亲人的陪伴,尽可能向父母表达孝心,不要让老人的人生留下遗憾。
结语老人的离世令子女无限悲痛,但冷静下来后需要料理老人的后事。
对待老人的遗物多为焚烧处理,但老人遗像如此处理却充满分歧。
有人认为应当焚烧掉,避免亲人看到老人遗像而睹物思人。
也有人认为应当对于老人的遗像进行保存,方便时刻对于老人进行缅怀,而且还方便日常的祭拜,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遗像存放方式也大有讲究,可以存放在神龛或者是祠堂之中。
如果是悬挂在墙壁上,则最好悬挂于书房或者是偏厅,不会遭遇到来往客人的叨扰。
为避免遗像落灰,平常可以包起来储存,在需要祭拜的时候拿出来进行祭祀。
亲人离世固然令人悲痛,但子女还是需要注重自己的生活,早日从悲痛中缓过来,以从容心态应对接下来的生活。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读书文史 2023年4月11日《遗像不能乱放,如何处理才合适?看看民间都有哪些习俗禁忌和讲究》
千秋文化 2023年12月3日《老人下葬以后,他们的遗像应该怎么处理?能留着吗?答案来了!》
啰嗦翔子 2024年9月4日《老人下葬后,遗像是烧掉还是保存?切记不能乱放,如何处理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