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是指对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坯料或工件进行加工,使之获得所需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即“制造机器的机器”。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是最重要的分支,数量最多、使用最为广泛。
狭义的机床指的就是它,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专门用于对金属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通过切削、钻孔、铣削、磨削等方式去除材料,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按加工方式,可分为铣床、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刨床、拉床、电加工机床、切断机床和其他机床12类,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力设备、铁路机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0.5%至69.5万台;金属切削机床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至1687亿元,占机床工具行业的16.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8%至110亿元,占机床工具行业的41.5%。
共有24个省份生产金属切削机床,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产量占比超过半壁江山(55.88%),其次是华南(27.21%)、西南(6.09%)、东北(3.90%)、华中(3.11%)、西北(2.53%)、华北(1.27%)。

前四名产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三,江苏排名第四,产量同比增长29.36%至7.5万台。当地代表性企业有纽威数控、亚威股份、国盛智科、华东重机、华辰装备等。位于苏州的纽威数控,在国内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细分行业排名前列,超深井钻杆螺纹加工机床打破海外垄断,中标中东油气项目。
山东排在第三位,去年产量达到7.87万台,同比增长17.52%。位于威海的华东数控,主要产品包括HGM2030高速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铣床)、MG2050NC2高精度数控平面磨床、MG60220PC高精度平面磨床等。

广东位居次席,去年产量同比上涨28.87%至18.81万台。总部位于深圳宝安区的创世纪,是中国金属切削机床行业领先的上市公司,成立于2003年,拥有东莞、苏州、宜宾、湖北四个现代化生产基地,打造数十条生产线,年度机床产能超过3万台。去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76亿元,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分别上涨17.59%和24.35%。
创世纪是国内同类型企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度最全的企业之一。钻铣加工中心是其拳头产品,主要应用于3C产品相关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0万台,成功入选工信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目前已升级至第八代——高效型五轴联动钻铣加工中心。

浙江是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去年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产量虽然出现下滑,仍然排名第一,达到19.27万台。台州牵头、参与联合打造的“浙东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榜单。
当地已建立“主机为龙头,功能零部件和工装夹具、刀量具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产量连续七年全国居首,拥有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等,涌现出海德曼机床、杰克机床、北平机床、美戈利、甬岭数控、东部数控、大众精机等2000多家企业,产值超过500亿元。
位于宁波的海天精工,也是中国金属切削机床行业的佼佼者,拥有宁波大港制造基地、宁波堰山制造基地、大连海天精工制造基地、宁波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是数控龙门加工中心、数控卧式加工中心、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其中,龙门加工中心国内市占率第一(超过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