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北京】6月28日报道(文/林京)
2021年我国新生婴儿人数约1062万人,具有黄疸症状者近一半,约513万人。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症状一般在7~14天之后可以消退,但如果症状严重,会影响宝宝发育,并可能会留下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后遗症。
这一数据结果让90后互联网从业者宋夏感到吃惊。两年前,他跟两位朋友一起商量探索将AI应用到黄疸检测中。目前,该团队通过腾讯云AI图像识别等技术,搭建了黄疸测试小程序,筛查准确率达97%,并已经在广州落地应用。
湖南大学研究生一年级设计艺术学院学生何璇则联合另外两位同学组成团队,想为未成年性教育尽一份力。她们通过AI技术,把日常生活中的图片生成语义相匹配的关于性教育的小故事,帮助父母将性教育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这两个案例是当下AI守护未成年成长的“冰山一角”。
6月26日,在第二届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上,参加决赛的24支团队,从未成年人性教育、出行安全、视力保护等涉及青少年的公共议题,到粤剧、钢琴、普通话等涉及到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丰富的参赛主题,让AI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应用中。
他们用AI为青少年做这些事情宋夏团队设计的是一款AI检测黄疸小程序,家长通过加密上传婴儿身体相关部位的照片,即可通过AI对新生儿是否患有黄疸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智能诊断,让家长在10分钟内即可掌握孩子黄疸症的情况。
对于家长担心的隐私安全问题,宋夏介绍,在照片上传小程序之后,会对脸部五官等重要位置进行遮盖。
此方案希望能从源头解决和规避掉黄疸症状,帮助医院及时发现新生儿黄疸症状并在早期接受规范治疗。
目前,该小程序访问量达千万次,宋夏介绍,在加入腾讯云接口之后,检测准确率高达97%。
这一方面节省了医院成本,传统黄疸检测包括血测和黄疸仪检测,并且医院黄疸病症治疗没有硬性规定,不少地方医院并没有专项检测和输出儿童健康报告,医生凭借经验把关,解决方案不具备普遍性。
另一方面,节省了父母时间。宋夏团队皆是互联网从业者,日常工作高密度、快节奏,他们观察到,周围许多家长都深受孩子黄疸困扰,这也是团队设计这款小程序的契机之一。
何璇是第二次参加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在上一届比赛中,她在生物多样性赛道荣获三等奖。但让她非常遗憾的是,上届比赛颁奖环节正值论文答辩期,错过了与联合国儿基会专家现场交流探讨的机会。
从大三开始,何璇就一直在关注未成性教育现象,彼时社会上性骚扰和性侵事件频出,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在研发项目之前,她在线下也进行了广泛调研。
这次,何璇团队制作的小程序Dida,包含了故事集和问答两个版块,希望帮助未成年人性教育走进日常生活。
以游乐场场景为例,家长可以把白天拍摄的照片上传至小程序,腾讯云AI图像识别会从照片中提取关键词,依据这些关键词进行故事文本生成,以此来生成性教育的故事。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式,源于其团队在过往调研中发现,许多家长普遍有对未成年人进行性教育的意识,但苦于用什么方式,如何讲述,来让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到系统性教育。
过往,何璇团队曾尝试过多种设计方案,比如说体量比较大的智能玩具、智能立体书等,最终在不断试错中,决定选择更轻量化的小程序方式,打造一个家庭特有的故事集。
何璇也特别强调到,性教育不只是单纯的防性侵,而是根据《联合国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的指导分成八大主题,包括人体发育、家庭生活、爱与关系、性别权力、拒绝暴力等等。
在性教育故事集里,小程序Dida还会为家长提供解答性教育疑惑的人工智能小助手,为家长提供更多维度的答案。
其团队也在同步进行学术研究,根据全国未成年人性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撰写论文。
从143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宋夏和何璇团队都是第二届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决赛的选手。本届挑战赛赛共1438支队伍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共有24支队伍成功入围总决赛。
早在去年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上,便有许多项目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例如,“有光 解忧暖心喵”App利用AI技术开发了智能读信和智能解忧的功能,通过AI文字识别、智能朗读等技术,让机器辅助和青少年交流,当暖心师有限,青少年的倾诉无法得到及时回复时,AI将会模仿暖心师与用户先行沟通。
据悉,解忧暖心喵已经有7000多暖心师和100多心理咨询师,在小程序上为未成年人回复近10万封信,成为青少年的一个“树洞”。
如果说去年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是让点点星光汇聚成星海,那么今年则是把这片星海推向更广阔的空间。
在赛事主题上,今年聚焦在⼉童安全保护/教育、素养教育和⽣物多样性保护三个方向。
在作品形式上,参赛者可以通过腾讯免费开放的腾讯云微搭低代码、腾讯云提供的AI技术,搭建小程序、H5或PC Web网站等多种形式。
参赛人员也不再限于“技术大神”、“专业开发者”等职业身份。在决赛路演中,选手们来自各个职业,他们或是基于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也或从生活亲历事件之中触发灵感,让AI技术去保护、陪伴青少年成长。
例如有团队根据小区发生的真实事件,探索未成年人出行安全保护项目,他们设计了一款小程序游戏,增强未成年人对小区里面存在的危险交通“盲区”认知。YUEQ团队则设计了一款名为“采南歌”小程序,通过AI技术推进粤剧传承。
北辰之星团队长期关注留守儿童普通话教育,他们设计了“语言海洋泡泡”小程序。通过腾讯云语音识别技术,儿童在跟读环节,“一句话识别”功能会对儿童语音进行转换识别,再利用“句子相似度”进行评判。
当参赛者把这些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通过AI技术进行解决之时,也打开AI应用的更多想象空间。
⽣物多样性保护赛道的决赛项目也同样备受瞩目。
90后女孩初雯雯,长期从事河狸保护工作。2018年,中国仅剩500只河狸,比大熊猫还稀少。当一个种群数量低于400只的时候,就会有濒临灭绝的危险。
初雯雯团队通过为蒙新河狸建立系统化信息数据库,并设计体系化蒙新河狸保护方案,让蒙新河狸整个种群数量从之前的500只左右提升到了现在的620只左右,成功实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种蒙新河狸种群增长20%重大成果。
为了长期观察蒙新河狸,初雯雯团队在野外架设了500多台红外相机进行观测。
但是,让团队比较苦恼的是,一个摄像头一年会拍摄上百T素材,在有限的人力之下,以人工肉眼去甄别海量素材数据,耗时且耗力,且准确率很低。
现在,他们利用腾讯云图像识别等AI技术,开发了一款新应用。有了AI帮忙,过去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工作量,现在两天就能完成,不仅加速对蒙新河狸的保护效率,也对观测新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生态环境打造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智能化社区流浪猫直播服务站项目,则使用腾讯云RTC快直播技术,让领养者可随时与猫进行线上直播互动,提前体验有宠生活,防止冲动养猫后导致的弃养,以及沟通不充分引起的退养。
一场“科技向善”的马拉松接力赛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无疑为技术和公益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腾讯免费开放腾讯云上积累多年的AI技术能力,包括人脸特效、文字识别、人脸识别、人脸核身等计算机视觉、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让选手们得以头脑风暴。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优图实验室总经理吴运声介绍,为了帮助没有技术背景的人参赛,腾讯还提供了腾讯云微搭低代码开发平台。对开发者而言,无需了解复杂繁琐的底层技术架构和基础实施等,只需通过在上层界面的拖拽、点击,把组件做一些可视化配置,就可以完成小程序搭建。
吴运声表示,超千支队伍热情地报名参加比赛,远超团队预期,与去年相比,今年参赛队伍在创意的广度、深度和完整度上都进步明显。
在参与长达六个小时的项目路演过程中,让吴运声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许多参赛选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点点滴滴问题出发,去思考如何结合AI技术、腾讯云的技术去解决,比如基于流浪猫保护、小区交通识别等等。“这让我们感觉到公益是无处不在,也希望我们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覆盖面越来越广,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回首腾讯的发展,2019年,这家互联网企业将“科技向善”作为使命和愿景。两年之后,腾讯又成立了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聚焦基础科学、教育创新、养老科技等公益领域,希望通过技术开放与联合开发,与社会各界共同探索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
去年7月,一个名为“24小时救命文档”帮助救援人员与受灾民众进行信息对接,在抗洪救灾的黄金时间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今年4月,一份“上海医疗紧急救助”腾讯共享文档,帮助封控区中的老年人解决困难。
而这次比赛中的所有项目,也成为人们了解“科技向善”的不同切片。未来,这些项目也将产生更多的社会价值。
宋夏团队表示,通过比赛,希望社会公众能够关注到新生儿黄疸现象,后续期待小程序能落地到一些医疗设备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这需要更有实力、更强的机构参与进来,一起去完成。
何璇团队则希望借助腾讯的帮助,与更多的公益机构达成合作,希望更多讲师加入,也让性教育衍生知识库更加丰富和更专业化,未来团队也会不断去探索中国本土性教育的最优解决方案。
吴运声认为,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是“服务于人”。无论是保护濒危物种,还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当这些AI技术落地到各个产业与行业之中,也会反哺到公益平台。
近年来,AI、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逐步成为驱动实体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然,科技向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场多方参与的马拉松长跑。未来势必有更多的开发者、有志于公益的热心人士,加入这场接力赛,推动技术与公益的跨界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