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龙有宽阔坚固的头骨和棒锥状的尾巴,其中以头甲龙最为典型,它的头骨上有骨质的眼睑,背部,脖子和尾巴上都有骨质的甲板,不同形状的不太锋利的钉状物和板状物围绕着脖子,肩部直到尾巴,甲龙的头几乎被外面包裹的甲骨盖满,眼前孔都没有了。只有侧眼睑留下一个小缝隙,头部的甲胄很多也很重,眼睛上也长着三角形的甲骨,背上还有很多大大小小下的甲骨。
甲龙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以及南极洲,它们是四组行走的植食性恐龙,依靠甲骨保护头部和身体两侧,甲龙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这条尾巴是它的防御武器,这条尾巴也可以当做进攻武器,它至少有30千克的重量,末端粗大,生有骨质的锤状物,可以横扫敌人,对袭击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甲龙的肋骨和后臀骨骼结合在一起,以固定巨大的后肢和棒锥状的尾巴。
甲龙是身材最低矮的恐龙,它常常趴在草丛里一动不动,很难被肉食性恐龙发现,一旦和肉食性恐龙遭遇,甲龙就会拿出看家的本领,急忙匍匐在地,将自己龟缩至铠甲里,静静的等待危险过去,如果来犯着还是不罢休,想把甲龙身体翻过来,啃食它没有甲骨保护的肚皮的话,甲龙就会立刻抡起棒锥状的尾巴,狠狠的打击来访者,使敌人负伤而狼狈逃跑。
甲龙的甲骨也可以叫做甲板,非常的重,每一块甲板是五角形,从脖子到尾巴遍及全身,由于它有这样一层厚的甲板,非常的像坦克,所以甲龙有时又被人叫做坦克龙,这样的甲板是必须的,因为甲龙必须防备和它在一个年底的肉食性恐龙——霸王龙或者暴龙等顶级肉食性恐龙的进攻,这些甲板起到防御的作用,可以帮助它大大的减低被捕食的可能性。
类群特点
甲龙类是尾巴的末端有骨质“棒锥”的恐龙,这种恐龙生活在白垩纪的中期到晚期,甲龙类的铠甲呈现带状环绕在身体的周围,大概比结节龙更能够进行灵活的运动,它们的尾巴有粗壮的肌肉,因为能够有力的挥动末端的棒锥状态的尾巴,尾巴是它们用来自卫和进攻的武器,它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是霸王龙以及暴龙等大型肉食性恐龙繁盛的时代,甲龙类的恐龙嘴巴前端没有牙齿,形似鸟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