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醒来,枕头和床垫的传感器马上通过AI分析知道你已起床,他自动打开窗帘以及卧室的电视,上面显示着你的睡眠参数,到了客厅饮水机已经为你准备了一杯温水。洗漱时,智能魔镜显示了外面的温度和天气情况,并给予你的皮肤状态推荐了护肤方案,并且提醒你带伞。收拾好一切走出家门,不用任何操作家里的空调和净化器都自动关闭,从现在起你可以随时在手机上通过智能摄像头监控安全,甚至还能用智慧门铃和快递小哥哥对话,并远程打开门口的储物柜……
这幅智能生活的场景画卷,可不是存在于科幻小说中,已经可以真切的实现。人工智能、5G技术和IoT等新技术发展迅猛,万物智联正在变成现实。
老马先来盆冷水,虽然速度迅猛,厂商和消费者的热情很高,但是近几年来家庭场景下AIoT的发展依然饱受诟病:
其一,是单体智能的路走得过久也过乱,为了追求概念,无论什么硬件连上手机就都成为了所谓的智能设备,盲目的跟风诞生一大批鸡肋的产品,有的甚至智能远程控制个开关,多一些的也无非和手机做一个数据交互,我们称之为单控智能。
第二,万物互联只是一个理想,人人都想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数据的拥有者,尤其一些产品线长的大企业,看似发放十足的智能生态,颇有请君入瓮的感觉,而品类较为单一的企业则不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导致所谓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错,反正造成了更高的体验壁垒。
第三,致力于在AIoT领域分一杯羹的企业角色不同,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儿没少做,导致在基本理念上都有所冲突。比如最明显的入口问题,手机企业围绕手机,家电企业围绕电视,互联网公司没有硬件只好玩命售卖智能音箱,而打着互联网旗号的零售企业,更是五脏俱全。
第四,虽然场景越来越丰富,但是需要人为控制的场景流转却越来越复杂,因为硬件的感知能力不足导致的数据浓度不够,或者云云互联的用户数据边界问题。就算是一个统一的智慧场景,AI以及云端对于用户行为以及习惯的分析和学习能力依然较弱。频繁的语音或者屏幕交互依然不是智慧场景的最终形态。
写下去可能还有很多条,但是老马觉得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去解决问题。令人欣喜的是在AWE2021的舞台上,很多家企业都在展示着智慧家庭的场景和解决方案,我们看到了各种进步和进化的方向。其中,TCL重磅推出的灵悉C12全套系AI家电带来的互通互联极致体验倍受关注,TCL灵悉C12全套系AI家电和过去的普通家电套装,甚至是所谓的智能家居相比,带来的体验升级是颠覆性的,有一种让家电仿佛具备像人一样思考的魔力。更为难得的是,作为首套成套发布的智能家电套装,TCL 灵悉C12全套系AI家电的可靠性非常高,老马在现场的互联互通体验非常流畅,体现了TCL在智能家电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业内领先的成熟度。
首先这得益于TCL有着很长的产品线,尤其在显示领域有着很大的优势,让场景落地的硬件需求可以更快实现。其次,自2019年春季发布会发布AI×IoT战略以来,TCL给予了足够的力量支撑,不用纯硬件思维去做事,同年成立的鹄实验室就是TCL驰骋新赛道的发动机之一。老马有幸在AWE现场和TCL实业控股CTO、鸿鹄实验室总经理孙力先生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猛一见,看似纯技术范不善言辞的孙力先生,口才十分出众,对于所有的问题理解深刻,对答如流并且极具针对性和条理性,令老马受益匪浅。
为什么要有鸿鹄实验室?
孙力介绍,取名“鸿鹄”是希望这个团队有鸿鹄之志,飞得更高,看得更远。他说,“TCL在产品创新、技术能力沉淀、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落地等方面有了足够的积累,所以寄希望于鸿鹄实验室实现TCL业务通用技术能力的沉淀和平台化。”鸿鹄实验室是TCL为集中力量和资源加快相关技术的全球研发布局,持续构建AI×IoT能力而组建的。目前鸿鹄实验室在全球有4个技术中心,200人以上的大数据云平台和云平台团队,400人以上的AI算法团队。
与其他品牌相比,TCL不想只是利用AI来叠加IoT场景,TCL提出的AI×IoT更多是想体现出AI与IoT、设备用户需求、用户的潜在需求、IoT设备功能以及不断增长的AI能力,三者相互作用、相互组合,就会创造指数级丰富增长的场景。就像加法与乘法一样,基础数越大,运算出来的结果差异也就越大。
在孙力看来,鸿鹄实验室提供的技术主要围绕AI、IoT、Cloud、大数据这四个方向来进行,构建了整个TCL实业全品类共通的支撑全场景体验的技术平台。
AI方面,主要包括基础的传感器、交互方式、视觉AI优化和AI智能检索推荐等,主要是基于产品的。而IoT方面,鸿鹄实验室拥有全球化的鸿鹄云平台、有自研Wi-Fi/BLE,或者使用其他生态的连接模组与SDK进行分布式配网。在这个层面,除了要解决连接问题,还要为设备在云端建立数字化模型,最后还要求有一个APP来负责管理。最后是云服务,包括售后、诊断、设备根据场景联动、富媒体内容的分发、音视频在跨设备,跨屏幕的流转等这些互联网服务才是贴近于用户的核心价值。
有了鸿鹄实验室对TCL意味着什么?
在AIoT领域其实有四种公司:第一是互联网生态公司;第二是平台公司,分发生态;第三是产品公司;第四是代工公司。孙力表示,这四种商业模式都不一样,纯互联网生态公司要分发数字化服务和产品到用户手里,总是要通过一个硬件产品,所以产品公司也不可能消失,生态公司也不可能消失,是彼此互相成就的逻辑。而拥有了鸿鹄实验室,TCL就不再是一家产品公司,而是平台公司+产品公司的结合体。
很多人都在探求AIoT的商业化布局,孙力认为商业化的前提是要带来用户价值。其中价值核心有几个:第一,跟用户触点要有多样性,既有功能属性强的设备(比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也要有数据浓度高的设备,要有云平台;第二,要有很多的带屏的产品;第三就是要提供极致的智能化体验。
这样来看,首先整个TCL已经有了几乎全线的产品布局,并不缺乏黑电这样数据浓度高的产品。第二,因为有着TCL华星这样在显示领域高歌猛进的同伴,给所有产品搭配上屏幕是很简单的事。而鸿鹄实验室的价值,就是把产品和用户上云,再利用海量的数据交差分析形成场景,从而提供极致化的智能体验。
TCL心目中的智慧空间如何定义?
在很多场合都有TCL相关负责人提出过,鸿鹄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是提供智慧空间的整体化解决方案。对于场景如何定义其实不同企业有各种大同小异的叫法,孙力表示:“TCL提出智慧空间概念,其核心是所有设备都必须是连接的,而且互联互通的,它的服务是要找人的,更主动的,所以一定要有传感器感知这个空间,否则它就没办法提供更智慧的服务。”
以一个会议室为例,里面会有会议智能大屏,上面有摄像头、麦克风,会议室里还有空调、门锁、灯、窗帘,现在看起来只是这些产品被塞到了这个会议室空间里。如果失去感知和互联,虽然他们都可以做到单体智能,但是你一开门,灯也不会亮,窗帘也不会给你拉上,会议大屏也不会自动打开,离开的时候可能忘记了关设备等,整个体验都是割裂的。因为设备之间并没有互联互通,所以也谈不上智慧化的服务。
TCL在AIoT领域有什么独特优势?
在孙力看来,TCL有一个特点就是产品品类比较多,黑电、白电、厨电、小家电,甚至包括一些智能设备。他说,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也不关心你是黑电还是白电,空间里的设备必须得是服务于人的,空调的暖风是服务,虚拟数字化产品也是服务,音视频内容也是服务,无论是什么服务,都要在用户的空间里联合提供更智慧化的体验。像TCL一样品类多的公司,屏幕多的公司,用户触点就会多,数据维度就会多,交互方式就会多,就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用户获取更多分布式的入口。老马也觉得,未来用户的数据积累和分析学习能力才是无价的。
目前TCL终端产品在所有品类都将“懂你”作为战略方向,另外不遗余力的推动显示上游,看来都是在夯实着这份优势之所在。
灵悉套装是什么样的存在?
在AWE2021上备受关注的灵悉套装,其实在2020年就已经开始开发,这是TCL第一次真正全场景的全套AI智慧家电解决方案。孙力说:“以前都说做一个产品、,现在叫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背后的产品哲学是消费者的核心体验不希望被割裂,比如在家居的场景,你走到厨房、客厅里或者在哪,总是希望一些体验要跟着人在不同的空间漫游的,比如音乐、电影、信息等。或者说,这些场景本来就应该要跟着人走的。这个体验靠一个设备是完不成的,将来可能会细分更多设备,串在一起在一个空间里面,来提供无缝的跨设备的体验,所以在这个背景和诉求上,TCL就开始了全套系的设计和开发。
在孙力看来,灵悉最大的不同就是以用户为核心,“过去大家都在争论,一个智慧家庭生态是以什么为中心?是以手机还是电视亦或还是其他,实际上还是得以用户为中心,提供自由的分布式的体验。所以分布式的全屋智控,贯穿所有的产品的AI多模态交互,空间智能感知,以及围绕智慧显示为中心的音视频的跨屏流转是我们这次“灵悉”背后的设计哲学和产品哲学。
其实除了与TCL和鸿鹄实验室的相关问题,老马与孙力也就行业内的很多问题进行了沟通。比如孙力也认为手机依然长时间内都是智慧空间的主要入口,毕竟谁也取代不了手机对于我们生活时间的侵占。但是其他设备一定会更加契合细分场景,提供比手机更方便的交互体验,例如在油烟机的屏幕上看菜谱,用更好的智能音箱在跑步的时候听歌,“手机的使用时间会溢出来,溢到其他产品、供应链和场景上去,这个趋势看起来是不会变的。”
对于多智能体系下的数据边界问题,孙力认为“设备间互联互通这件事是一定会被解决的,比如中国在推广开放联盟OLA,而美国是CHIP,同时也有各种组织在推进各种云云对接、互联互通协议。所有的人都想尽快把设备互联互通”翻篇儿”,因为这事不解决就是和用户对着干。”但是老马觉得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产品互联互通后,用户的行为数据保管在哪里,这部分数据的深入学习和交互,才能造就开篇那样最极致的智能。而目前不同平台体系之间的互通,依然主要在“瘦数据”上,例如在空调中能做到的控制只能是开关、设置温度,乃至在有限的范围内数据共享。另外多平台体系下,关于用户个人ID的识别和互通也是很严重的问题。谁也不可能不换设备,一旦设备更换反而清空了某场景下的重要用户数据那就前功尽弃了。
对此,认认为“这个事情要分两方面来看,一种运营相关数据,如售后、固件升级、故障诊断,一系列与硬件相关的这些基础服务,一定是存在平台方的。第二种则是控制以及行为数据,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数据浓度高的应用,这些也会沉淀在各个不同企业(平台)那里。这些体验都是各家差异化的东西,比较难统一沉淀在哪里,亦或有个共同的平台交易数据。这是大家都在努力构建的核心,同时也为了数据安全考虑。您(老马)说的柏拉图式的统一数据平台的情况,我感觉不太会发生。”
所以,当不同平台的智能互联到达了一定数据边界之后,场景就会固化,会形成一个难以寸进的局面。这时,统一平台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大,倒逼用户去为了智能体验放弃一些差异化的选择。但是如果每个设备的单体性能、外观、品牌力等等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呢?这也正是类似灵悉智能套装这样的产品体系在AWE上集中爆发的重要因素。这么看来,未来的平台之争会愈演愈烈,对大平台下自有产品的单体综合实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结语:老马与孙力的一番沟通,不仅了解了整个TCL以及鸿鹄实验室的理念和布局,也加深了对于整个AIoT行业的理解。可以说,自AI×IoT战略提出以来,TCL一直在对其进行强化,其成效也在创新产品的过程中不断凸显。未来智能家居生活AI连接无处不在,所以TCL通过不断丰富终端竞争力并深耕AI×IoT场景,用更有温度和情感的姿势,重新定义“人与家,家与家电”的关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
试想一下,基于TCL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从智能客厅、智能浴室、智能卧室到智能厨房……在搭建的全屋智能场景中,AI会赋能所有的智能终端产品,信息流在不同终端产品之间按需求自由漫流,场景之间实现无缝连接。而在家庭空间中的成功经验,还会延展至商业空间、娱乐空间、乃至城市空间中去…… “智随人动”,这不正是现在鸿鹄实验室在努力达成的方向么?多一些鸿鹄实验室般的存在,也许我们离理想中的智能生活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