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几乎所有公司都在忙着做一件事儿,就是提高分红。从平安银行分红比例翻倍给母公司疯狂输血,到招行股息率超越四大行,再到上周家电三巨头的稳定发挥,就连宁德时代这种成长股股息率都到两个点了,更有港股福寿园就是借钱也要提高分红(当然这个主要是因为税务关系)。不管提高分红的理由是什么,分红提升的公司至少在出消息的当日都会大涨,这种情况下分红减少的那些就成为显眼包,一律往跌停伺候。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分红在决定一家公司股票的上涨与否上发挥了这么重要的角色?这还是我认识的只会炒小炒差的A股吗?
双汇今年以来一度连续上涨了20%,眼看要进技术性牛市,结果年报一出,四季度营收利润双降,年度分红也降,资金两天把就股价给砸了回去。对于业绩下滑,财报给的解释是国庆和中秋终端销售低于预期,以及今年过年滞后影响四季度发货;另外四季度猪肉价格下滑,双汇的屠宰业务占比营收较大,客观来说也影响了收入。但实际上这项业务毛利率低,对于双汇的利润影响反而不大。
根据财报披露,双汇在2023同比22年少了处置流动资产的1亿收益,多了计提猪肉跌价2.14亿元的减值损失,资产折旧也同比增加2.56亿元。这三部分共导致利润下滑5.7亿元,而2023年利润下滑总额是5.68亿,基本吻合,也就是说双汇基本面不存在实质性的变动。但是分红的下降是实打实的,2023年报分红比22年少了30%。当你利润下降时,即使维持分红比例不变,分红自然也是下降的,要么就像保利、平安那样提高分红比例以维持分红总额不变,否则市场很难买账,砸你自然没得商量。
再看到光大银行这边,这货四季度业绩下滑62%,全年负增长,分红也连续第四年下降。在拨备率下降7个点的情况下业绩硬是无法做成正数,可想而知有多挣扎。市场也用实际行动进行声讨,哐当一下给砸了7个点。可在这之前呢?就在出业绩的前一天,光大银行刚刚走出一波小牛,年内上涨16.5%,就问你们有几个人今年跑过了光大银行?
怎么说呢,中特估嘛,高股息嘛,理解理解,反正一顿瞎炒就完事儿了。双汇和光大这两位今年走势之强以及业绩不及预期后砸的之凶也说明了两点:第一,红利还真是被当成题材在炒作的,资金根本没管什么业绩预期。第二,今年年报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财报发出前几天没有提前砸盘。
上述两者其实隐含了现阶段红利股除了短期涨幅太多之外的另一个风险:即业绩稳定和高分红是否可以持续。行情来的时候一个题材内部都是一起涨的,就好像利空到来时大家一起跌一样,有错杀 那就必然有误涨的股票。业绩一出来,那些德不配位的公司就全部裸泳了。你是因为业绩和红利稳定而涨的,结果业绩分红双降,你还红的起来吗?这个时候,红利股这三个字就不是保你在行情萎靡中悠然度日的尚方宝剑,而是将你拖入泥潭的致命陷阱。
我发现现在大家都想买红利,行情越差越想买,很多人错过了这两年以煤炭、银行、石油、运营商、高速公路为主导的红利行情,现在想追又嫌位置太高,于是就想着买入一些同样高股息但还在低位的公司。退而求其次嘛,很好理解,但是在买之前还是得问问自己: 这个公司业绩增长可持续吗,分红会一直这么高吗,未来还会更高吗?其实,如果这两个答案是肯定的,这支股票大概率已经涨天上去了,资本市场哪能这么容易给你捡漏?
在次一级的高息股里,双汇和光大状况不算难看,至少基本面还是在那里的。这两天雪球上有个价值投资者很迷信的收息股暴雷了,北京控股业绩不及预期,作为高息股一天也能杀下20%,想不到吧。所以我的建议是,现在红利板块刚刚创出几年行情的新高,获利盘众多,市场又处在年报频繁期 ,一个不及预期砸下来都是往跌停看齐,4月底前还是少动多看比较好。等年报过去后,说不定会有一些前途光明只是短期陷入泥潭的公司被砸下来给你上车。
说到倒霉蛋自然还有伊利,他财报还没发呢,只因同行跪了,他也得跟上。蒙牛财报增收不增利是意料之中的,毕竟半年报就很难看,但市场还是送了它一根近10%的大跳空。但怎么说呢,蒙牛你看它现在只剩600多亿市值,12倍市盈率,但前两年它的估值一度比伊利高得多,现在只能说是价值回归吧,它就值这个钱而已。然后又有舆论说行业一季度前两个月-10%,那就约等于伊利也-10%。你会发现这种流言每年在这时都会出现,然后无一意外会被打脸。
今年会不会继续打脸我不清楚,但是伊利这种股票是最容易体现出伪价值投资者的焦虑的。前两年伊利市盈率跌到20倍时大家就觉得低估,两三年不涨后,即使现在市盈率都到16倍了,很多人反而拿它跟只有10倍出头的家电行业去做对比,好家伙,反而不便宜了。然后我还看见有人在这种位置研究K线双头的,要不怎么说股市还是人才多呢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看到这里,你或许已经发现,上述讲的这些股票放在过去几年都是人见人躲的大烂臭,只有价值投资者会锚定股息和估值去买这些大市值的、散户们口中的夕阳产业。而这几年红利股的强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低估蓝筹们,但偏偏蓝筹的特点就是墨迹,涨跌都慢。于是,买了就一定要涨,回调一下就像抢了你全家 ,走的不好就骂公司,这种氛围越发浓烈。回来了,全都回来了 ,这才是我熟悉的A股,投资氛围也因而变得更加乌烟瘴气了。
刚好上一条动态聊到中免提高分红的事儿,有评论说"哪有人买中免是为了吃这2%的利息?",言下之意就是今年这些公司提高分红的行为没啥意义。那我要问了,你真以为那些买煤炭石油的人是冲着吃股息去的吗?有,但很少,更多买中特估的人就是奔着这两年的行情热点去的,想赚的就是估值提升的钱,他们告诉你做价投吃股息无非也就是伪装一下,正当化其炒作行为罢了。价值从低估到回归再到泡沫,这是每个大题材都有过的炒作路径。别觉得中特估就高贵到哪儿了,本质还是资金报团,只是参与的主体是公募还是国家队的区别罢了。
事实上,今年只要是业绩不差且提高分红的公司,市场给出的反馈都是正向的。看看上周四的中免 、海尔,市场都是给予一个大涨的回报。其实这也兑现了国家队和监管层这两年通过资金和舆论良苦用心引导出的结果: 红利股用持续的上涨将分红带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资金进而用分红来锚定股票投资价值。企业提高分红的理由方方面面,可以是响应号召,也可以是给集团输血 ,也可以像是宁德和比亚迪这样单纯的利润释放。无论何种理由,至少都提升了股东回报,也揭开了一堆抠门公司的遮羞布,使得我们现在的市场跟过去纯炒脏乱差小的氛围相比,还是有了一丝丝的改变。
推崇红利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 也不要无脑拔高红利的价值,否则只会走偏。红利和价值只是一个大方向,具体标的还是得做充分选择的。对于高息股,你至少要判断清楚其业绩的稳定性和分红的持续能力。你要是逮着高分红就无脑买,那其实跟当初在新能源里把计算器按到2060年,或是在白酒里坐等茅台3000块的行为类似,没有任何区别。投资,从来都不是一件不需要思考的简单游戏。今天就聊到这里,祝大家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