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40%老年痴呆症在中国?医生:这5个习惯,是痴呆的最大诱因!

纵横知识 2025-02-14 18:57:4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王大爷蹲在小区花坛边抽烟时,总爱跟人念叨:"我年轻时能背整本《赤脚医生手册》,现在连孙子名字都记混。"

他总把"老年痴呆"四个字挂在嘴边,却不知道自家厨房里那罐腌了二十年的咸菜,正像条看不见的虫子,慢慢啃食着他的记忆。

中国60岁以上老人里,每20个就有1个被阿尔茨海默病缠上。

这个数字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张主任说,他诊室里每天都能见到攥着病历本发抖的手。

有人把钥匙塞进冰箱,有人对着镜子骂"偷脸贼",更有人半夜三点翻墙出去找四十年前的粮票。

老李头就是栽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这个坑里。

退休前他是厂里的夜班质检员,退休后生物钟还停在凌晨三点。

长期熬夜的人,脑脊液里堆积的β淀粉样蛋白比正常人多出三成,这些黏糊糊的玩意就像堵在下水道的油污,把记忆的管道堵得严严实实。

他女儿说,老爷子现在连电视机遥控器都能塞进电饭煲。

街坊刘婶的遭遇更让人唏嘘。

老伴走后她整天关着窗帘看电视,连菜市场都不愿去。

社交孤立会让海马体以每年1.5%的速度萎缩,这个管记忆的脑区就像没人浇水的盆栽,叶子一片片往下掉。

有天她突然站在楼道里喊"抓特务",说邻居家的WiFi信号在偷她养老金。

要说最要命的,还得数那张吃得太咸的嘴。

每天多吃1克盐,痴呆风险就涨3%,这不是吓唬人。

武汉大学做过实验,给老鼠喂高盐饲料,两个月后它们连迷宫出口都找不着。

咱们中国人爱吃的腊肉、腐乳、腌笃鲜,哪样不是盐罐子里泡出来的?血管被齁得硬邦邦,脑细胞就像旱季的秧苗,蔫头耷脑地等死。

你肯定见过公园里那些整天瘫在长椅上的老头,他们觉得退休就是该歇着。

连续坐两小时,脑供血能减少15%,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上海有个研究跟踪了五千个老人,发现每天多走一千步,得痴呆的概率就能降11%。

有个八十岁的老太太,天天在小区里捡矿泉水瓶,现在还能背出圆周率后五十位。

烟酒这俩祸害更不用多说。

北京天坛医院的扫描仪看得真真切切,老烟枪的大脑皮层比同龄人薄得像层窗户纸,那些尼古丁顺着血管爬进脑子,把神经细胞当鞭炮点。

二锅头倒是能让人暂时忘忧,可酒精泡过的脑组织,活像泡发的腐竹,轻轻一碰就碎成渣。

要说预防,其实没那么玄乎。

广州有位九十岁的阿婆,每天雷打不动去菜市场砍价,她说这是"脑力体操"。

山东有个老渔民,顿顿少不了海带紫菜,碘元素把甲状腺养得壮实,连带着脑子也灵光。

每天晒半小时太阳,维生素D能把痴呆风险砍掉三成,这可比吃补药管用多了。

最近有个新鲜事,成都开了家"记忆食堂",菜单全是西兰花、核桃、深海鱼这些健脑菜。

老板说有位常客以前总忘付钱,吃了三个月居然能背出所有菜价。

地中海饮食配上八段锦,这套组合拳打下来,连协和医院的专家都竖大拇指。

说到底,防痴呆就像养花,得天天浇水施肥。少跟盐罐子较劲,多和街坊唠嗑,别让屁股在沙发上生根。

记性这玩意,你越用它越灵光,要是整天把它锁在屋里,保不准哪天就跟你闹罢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年第2期"生活方式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认知障碍早期筛查项目"白皮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社区老年人运动干预试验"中期报告

6 阅读:6231

评论列表

Regulus

Regulus

2
2025-02-17 07:52

老年痴呆真是因为这些习惯吗,感觉言之凿凿的有点扯

纵横知识

纵横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