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变化,放弃宅基地,释放了什么信号?

落子生花 2024-11-05 15:40:08

现在社会发展得太快了,怕把农民兄弟落下了。

于是号召农民进城,一起尽享城市繁华。

2022年,有的地方实行小麦、大蒜抵购房首付款。

今年6月份,江苏、安徽、湖北等地都在鼓励老乡们放弃宅基地进城买房,并给出不同的奖励政策。

7月31日,《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正式印发,一个人长期居住在哪个城市就可以落户到哪个城市。

显而易见,出发点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更通俗地说,是为了更大力度刺激农民进城买房。

特别是产业支撑较少、人口外流严重的四五线城市。

咱们国家最新的城镇化率才不过66%,低于发达国家的80%。

所以,房地产市场是有支撑的,而这个支撑就是近2亿的农民工,他们中愿意在城里买房的现在还不到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多农民兄弟有潜力成为新的城市居民,成为新的购房力量。

有些人说:“农民那么苦、那么难,为什么还要进城买房?”

因为,村里面没有小学了,都集中到镇上面去上,镇上中学取消了,都集中到县城里面去上。

教育、医疗、就业等几乎所有的满足人生存生活的一系列配套,几乎都在城市里面,乡村的配套比较之下近乎于简陋。

如果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又能床前尽孝,谁愿意背井离乡漂泊在外。

所以,年轻人必须得进城,没得选择。

现在摇身一变成为城里人,和二三十年前比起来,难度低到像开了挂一样。

现在买房首付已降到了15%,首付易,但解决付了首付后剩下的月供从哪里来,他们能否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体面工作,妥善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实现养老无忧。

大学生都干起了铁人三项:滴滴、外卖、快递,农民又能找到怎样的工作?

任何的迁徙都是为了奔向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不是压力越来越大。

曾有一篇文章:《亿万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鼓不鼓不清楚,但总给人一种和现实的明显割裂感。好像农民确实是幸福起来了,但现实中,他们又对一年400多元的居民医保焦愁万分。

很多人都在说自家的宅基地上就剩几块破砖,还不如干脆卖了。

但对大部分农民朋友来说,宅基地不只是生产资料,也是安全感,是最后的退路。

城市里的商品房谁都可以买,有钱就能买,绝大多数地区只要买了房就能迁户口。

而农村的宅基地就不一样了,不管多有钱,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有人说:保留老家的宅子,不是为了卖,更不是想成为拆二代,而是为了年迈的父母能够过得舒适一点,为了出去打拼的兄弟姐妹回来有个住的地方,为了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城里的那叫房子,农村的才是家。

背着高额房贷,面对996的工作,住在高楼里未必是幸福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清贫,但住在小院里也许未必不那么幸福。

自己在外打拼,无论得意还是失意,老家总有一盏灯在等你。

当所有人都挤到城里喘不上气的时候,回老家可以自己种种地,养养鸡,赏赏花,相比之下也是一种惬意生活。

如果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那夫妻俩人,一个迁到城里,另一个保留农村户口,问题就解决了。

1 阅读:172
评论列表
  • 2024-11-18 11:27

    哈哈、呵呵、哇哇,放弃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