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本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延续不变的思想,然而在近二十年来却遭遇了极大的考验。
有人说是中国的丈母娘们拉高了彩礼和房价,最终导致了很多有情人难成眷属。也有人说是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很多人选择了晚婚甚至是不婚。
不管怎么说,结婚这个事情成了很多人的心病,以至于有些人不得不跳出内卷,到异域他乡寻求爱情和婚姻。
有一个来自安徽农村的小伙子,由于感情受挫来到了东南亚的老挝,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喜结良缘,收获了爱情。
当他美滋滋地挎着小他11岁的媳妇出门的时候,却总被人误认成他的女儿。
李冰(化名)是一名来自皖北农村的小伙子,由于家庭贫困,再加上自身对书本也没有多大兴趣,因此早早就辍了学,跟着家里的长辈坐着火车就来到了上海。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从150多年前开埠通商的那日起,就有无数的安徽人扶老携幼来到这里,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尽管号称魔都的上海有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每一年都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精英前来淘金。
但是这些却跟李冰却没有什么关系,由于文化程度太低,他只匆匆看了一眼都市的繁华就被大巴车直接送到位于郊区的厂区去了。
这里跟市区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接连成片的厂区把他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毫不留情地送进了不同的车间里面。
在昼夜通明的日光灯下,他们一刻不停地奋战在操作台上,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
时间久了,生性好动的李冰就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一到休息的时候就忍不住怀念在家的日子。
他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临行前奶奶苍老的手拉着他依依不舍的样子。在家中的长辈当中,奶奶是最疼爱他的,奶奶一心想看着他能够成家立业,娶妻生子。
每当回想起这个情节,他的泪水总是忍不住在眼眶中来回打转,久而久之这件事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然而不久之后的一次聚会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是在一朋友组织的聚会当中,酒足饭饱的年轻人有说有笑地畅谈着人生。喝得面红耳赤的李冰也主动站起来跟着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碰杯、侃大山。
其中一个来自浙江南部山区的姑娘,听到李冰唾沫乱飞忍不住嬉笑起来,这一笑就慢慢发展成了他的女朋友。
没有感情经历的李冰一到休息时候就主动约会,对女朋友的要求简直比庙里的菩萨都灵验,简直达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
他不懂得斗米恩,担米仇的道理,只觉得只要自己全身心地付出就能换来对方的青睐。
可惜当他大手大脚把积蓄花光,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女朋友的脸色就变了。
这位精明的女孩子不但开出了天价的彩礼金额,更是要求李冰拿出一笔钱来供自己弟弟上学。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李冰囊中羞涩,家中也无力给予有力的支持,他只能选择了分手。
初恋的失败,让他感到天塌地陷了一样,上班时间,他站在操作台上如痴如醉,下班时间,他就躲在宿舍里沉默寡言。
看着他郁郁寡欢的样子,当初带他来上海的长辈就建议他回家休息一阵调整调整。
他自己也早想逃出牢笼,离开这个留给他伤心的地方,不久之后就坐上了返程的火车。
然而家乡并不是避风的港湾,他刚一到家,爸妈就忍不住开始了各种唠叨,内容无非是张三的小子在哪里挣了大钱,李四又抱了孙子之类的眼红之言。
李冰感到非常的痛苦,一来他怎么也想不通女朋友会如此的势利,二来他本想回家过几天清闲日子,没想到却事与愿违。
一开始他还忍着爸妈各种冷嘲热讽和嫉妒,时间久了他的脾气也开始爆发了。
一时间,家中的锅碗瓢盆都被他砸得稀烂,最后他一赌气索性住到了朋友家里。
朋友打算出门打工,看到他这个样子就鼓动他一起走出家门开开眼。
本来就想换个环境的李冰自然非常乐意,因此他给爸妈打了招呼就跟朋友踏上了新的征途。
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不再是北上广深这些热门的打工城市,而是来到了位于东南亚小国老挝的首都——仰光。
在这里,国内的承包商们承接了许多当地的基建项目。他们不惜包吃包住、给出高于国内的工价也要招用国内的工人。
中国的工人不仅避免了语言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勤奋程度远远高于懒散成风的老挝人。
李冰一行人每天穿梭于宿舍和厂区之间,他们把汗水尽情地挥洒在这片大地上。因为工作突出,老板也非常高兴,不但给他们涨了薪水,也给了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
这一次,李冰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他不再大手大脚地花钱,而是把工资全部寄回了家里,由爸妈代为保管。
看着不断增多的积蓄,他的心情也愈发的愉快,曾经压抑在心头的痛苦也逐渐冰消瓦解,不过很快另一件令人发愁的事情就主动找上门来。
在传统的农村地区,人们结婚都是比较早的,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情况有所改观,但是早婚的习俗依然没有彻底的改变。
每当他的爸妈参加别人的婚礼和孩子满月酒的时候,脸上总会露出羡慕的表情,就是周围的亲戚们也会时不时地过问几句。
农村人是最讲究脸面的,眼看着老两口在大庭广众之下献丑,他们就把这种无名火撒到了千里之遥的李冰身上。
每次电话里因为这个话题,双方都会大吵一架,但是放下电话之后,双方也会后悔不已。
李冰知道这是爸妈为自己着想,但是自己一旦回国就很难拿到这样的高薪。而他的爸妈也深知儿子的不易,尽管想着早点抱孙子但是也体谅着孩子的难处。
经过几次失败的视频相亲之后,李冰彻底地打消了在国内找对象的念头。
他的爸妈尽管心中不忍,但是本着“将在外君名有所不受”的原则,他们也只能由着李冰继续在老挝单下去。
因为工程进度顺畅,每到周末老板都会给他们放两天假,一开始他们这些人还会猫在宿舍打纸牌,后来就三五成群到大街上闲逛。
仰光尽管是老挝的首都,但是论发达程度来讲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三四线城市。
这里除了拥有少量的现代化建筑,其大部分看得过眼的也就是那些修建于几个世纪以前的寺庙。
李冰跟着工友们走街串巷之时,不经意间就跟当地一个年轻的姑娘认识了。
这个姑娘名叫阿萨(化名),来自当地的农村。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有钱,所以就三五成群在中国人的必经之路摆小摊,兜售新鲜的水果和小饰品。
为了赚钱,阿萨也跟着这些商贩一起挤在狭窄的过道上。
一次李冰从阿萨身边走过,他看到阿萨身边的篮子里摆放着好多自己从没见过的水果,就忍不住掏钱买了几个。
因为中国人的工资是按人民币结算,而老挝的水果却按基普(老挝币)结算,两者的汇率差异很大。
李冰只花很少的钱就买回来了一堆水果,双方都感到非常高兴,所以彼此双方也就开始注意起对方。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李冰只要有空就会来到阿萨的身边采购水果,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起来。
有好事的工友眨巴眨巴眼睛,建议李冰跟阿萨耍朋友,既然网上有娶越南老婆、俄罗斯老婆的,为什么就不能娶老挝老婆的呢?
经过工友的一番撺掇,李冰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他开始仔细观察阿萨的容貌和身材。
他发现这名姑娘尽管皮肤相对高纬度地区的安徽要黑一些,但是五官长相却十分的端正,所以就更想进一步地跟阿萨接近。
没过两个月,他就跟阿萨处起了对象。阿萨的家人听说阿萨的对象是富裕的中国人,立刻同意了两人的交往。
在中国,阻挡在牛郎织女面前的未必是银河,但一定是手握生杀大权的丈母娘。丈母娘们以专业的水准以及自己年轻时期的缺失在闺女婚姻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以很多感情很好的年轻人往往到了结婚那一步,都败在了丈母娘的物质要求上。高昂的彩礼掏空了一个家庭的积蓄,至于买车买房更是令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然而老挝的风俗文化却完全没有彩礼这一说,当地的婚俗依旧保持着原始的淳朴。
当两人谈婚论嫁的时候,丈母娘一家非常支持阿萨跟李冰回到中国,对于中国的强大.
他们不仅从眼前的中国商人身上能够看到,而且从电视新闻上更是有诸多了解。
碍于面子,李冰还是拿出了丰厚的彩礼,这令阿萨一家感到非常意外和兴奋。
他们在阿萨仰光的家中举办了盛大的婚礼,规模甚至超过了当地村长儿子的婚礼。
婚礼结束后,小两口在阿萨家中住了几天就打算返回中国,在李冰的家中再举办一次中式婚礼。
有鉴于阿萨家人的热情,临行前,李冰又拿出一大笔钱来孝敬阿萨的父母,然后协同阿萨回到了安徽的老家。
李冰常年在野外的工地上,脸上显得沧桑一些,而东南亚湿润的气候又滋润着阿萨的皮肤显得年轻一些。
两个人本来就相差11岁,以至于李冰拉着阿萨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时候,竟然有人打趣地说阿萨是他的闺女。
对此,李冰不置可否,但是他的心里却感到美滋滋的。
在中国的日子里,阿萨一边积极地学习着中文,另一边依旧保持着在家中的那份勤快,主动帮婆婆分担家务。这些让李冰一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半年后,阿萨的肚子逐渐鼓了起来,这更令李家上下感到兴奋异常,李母主动地接管了阿萨手中的家务。
李冰更是玩了命地赚钱,以期望给自己的孩子更好地生活。
阿萨的家人们从视频中看到了脸色红润的阿萨,听着她描绘着在中国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大家都嚷着要到中国去。
最后,李冰决定由他出车费,把阿萨的父母和弟弟接到中国团聚。
在国庆节即将到来的一天,李冰一大早就开着家里的汽车赶到了车站,因为在不远处的车厢里有他们日思夜想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