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药物,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但长期服用时,掌握“三要三不要”很关键。
一、要规律服药
氯吡格雷需按医生嘱咐的剂量和时间服用,比如每日一次,每次75mg 。规律用药能让药物在体内维持稳定浓度,持续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二、要定期检查
长期服氯吡格雷,要定期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血常规能看血小板数量,确保药物没过度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检查了解凝血状态,防止出血风险增加;肝肾功能检测则能及时发现药物对肝肾的潜在损害,一般建议1 - 3个月检查一次。
三、要注意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K摄入,因它和凝血相关,稳定的维生素K水平利于维持正常凝血功能,避免食物对药效干扰。同时,优质蛋白食物也不可少,像牛奶、鸡蛋、鱼肉等,增强抵抗力。
四、不要自行停药
即便症状改善,也不能擅自停药。突然停药会使血小板聚集功能迅速恢复,血栓风险骤增,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后果。
五、不要与某些药物混用
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血药和氯吡格雷联用,会大幅增加出血风险;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同服,可能降低氯吡格雷疗效,如需用胃药,可选择对其影响小的泮托拉唑。
六、不要忽视出血迹象
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等都可能是出血表现,一旦出现要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调整用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