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约承诺”到“战略弃子”:泽连斯基“觉醒”了?

齐鲁青未了之 2025-02-16 17:16:38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5年2月14日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开表示,美国从未将乌克兰视为北约成员国,这一表态揭示了美国对乌克兰政策的深层矛盾与战略算计。结合近期多方信息,可以清晰看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实用主义逻辑——既利用乌克兰牵制俄罗斯,又避免因吸纳乌克兰而直接激化与俄矛盾,同时通过削弱乌克兰的自主性巩固自身霸权。以下是具体分析与依据:

一、美国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长期否定态度

1. 立场一致性:泽连斯基指出,无论是拜登政府还是特朗普新政府,美国始终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不现实的”,且华盛顿从未真正将乌克兰视为潜在成员国。美国防长赫格塞思更直接表示,乌克兰恢复到2014年前边界或加入北约均属“幻想”,并强调欧洲应自行承担安全责任。

2. 战略顾虑:美国对前苏联国家始终怀有戒心。若乌克兰加入北约,不仅会直接威胁俄罗斯的“红线”,还可能迫使美国承担更多欧洲防务义务,这与特朗普政府要求北约盟国将军费提升至GDP 5%的“美国优先”政策相悖。

二、乌克兰的“工具化”与战略削弱

1. 核裁军的历史遗留:1994年乌克兰在美俄压力下放弃核武器,换取“安全保障”,但这一承诺已名存实亡。泽连斯基近期提出,若无法加入北约,乌克兰应被“归还核武器”,但遭美方明确拒绝。美国防长虽称“不排除可能性”,但强调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而特使凯洛格直言“这不可能发生”。

2. 军援与债务捆绑:尽管西方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特朗普政府要求乌方以稀土资源等换取援助,而非无偿支持。泽连斯基提出的“150万北约式大军”计划,也被欧洲质疑为“不切实际”,暴露出乌克兰在军事和经济上对西方的深度依赖。

三、美国的利益驱动与“离岸平衡”

1. 削弱俄罗斯与消耗欧洲:美国通过支持乌克兰消耗俄罗斯军力,同时迫使欧洲增加军费、减少对美依赖。正如北约秘书长吕特所言,欧洲需“为自身安全买单”,而美国则聚焦其他战略区域(如格陵兰岛议题)。

2. 资本利益优先:美国军工复合体从对乌军售中获利丰厚,但拒绝承担长期责任。特朗普更直言“结束战争”是为兑现国内选举承诺,甚至可能牺牲乌克兰领土换取停火,这与欧洲“支持乌克兰至胜利”的立场形成尖锐对立。

四、泽连斯基的挣扎与“替代方案”

1. 以退为进的施压:面对美国冷遇,泽连斯基提出“B计划”——在乌克兰领土上打造“另一个北约”,即扩军至150万人并获取西方资金武器。然而,乌军现役仅98万人,且军费需求高达数百亿美元,这一方案被普遍视为向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

2. 地缘政治红利:泽连斯基曾称乌克兰军队是“北约的红利”,暗示其可填补美军撤离欧洲的空白,但这一逻辑未被特朗普政府接纳。

美国的乌克兰政策始终以自身霸权利益为核心:既利用其削弱俄罗斯,又避免直接卷入战争;既通过军援控制乌政局,又拒绝赋予其真正的安全保障。泽连斯基的“醒悟”实为对西方虚伪承诺的无奈控诉,而乌克兰的未来仍将在美俄博弈与欧洲分裂的夹缝中艰难求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
齐鲁青未了之

齐鲁青未了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