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清玄曾说:“爱是彼此的羁绊,但若是强加的枷锁,只会让人想逃离。”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民政局门口时常出现离婚登记排队的场景,这一现象也频繁登上热搜。
《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结婚率为5.4‰,离婚率为2.6‰。
尤其在一些地区,民政局频现“离婚登记排队”的现象。
在热议的背后,是一个更令人深思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甚至连恋爱都成了奢侈品。
这背后,除了经济、社会压力的因素外,更多的年轻人坦言——他们对婚姻的恐惧,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
典型案例《南方周末》报道了一位名叫林静的北京女孩的故事。
林静今年30岁,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经理。事业上,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女性,但在感情生活中,她始终一片空白。
林静坦言:“我没有恋爱过,也不想结婚。”
林静将她对婚姻的恐惧归因于童年经历。她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型餐馆,经济条件不错,但夫妻关系长期处于“战火”状态。
她回忆说:“父母的争吵就像背景音乐一样,无处不在。”
她最深刻的记忆是10岁那年,因为饭店涨价的问题,父母争吵得不可开交,父亲甚至摔了盘子砸到了母亲。
“那时候,我抱着被子躲在房间里,想着长大以后一定不要结婚。”
“婚姻就是一场灾难。”林静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恐惧。
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表明,儿童时期亲密关系的模式会深刻影响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像林静这样,从小目睹父母不健康的婚姻关系,往往会对婚姻产生排斥心理。他们潜意识中认为,亲密关系注定是痛苦的,是无法维系的。
“原生家庭”是婚姻恐惧的根源吗?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模仿父母的相处模式。
如果父母间充满争吵和冷漠,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回避亲密关系,害怕承担婚姻的责任。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家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她的父母重男轻女,母亲的专制和父亲的懦弱,让苏明玉对家庭极度排斥。
成年后的她虽然事业有成,却对婚姻没有一丝期待,甚至多次在剧中说:“我不想结婚,不想变成我妈那样。”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数据,76%的年轻人表示“催婚压力是对婚姻最大的阻力”,而这些压力大多来源于父母。
他们为了满足传统观念,强行将婚姻工具化和功利化,让年轻人对婚姻失去了本能的向往。
父母“主导”你的婚姻人民网曾报道一个因父母干涉导致婚姻破裂的典型案例。
周某与付某是远房亲戚,周某的母亲非常希望周某与付某结婚,因为付某家庭条件较好。
然而,周某并不愿意与付某交往,明确拒绝了母亲的安排。
周某的母亲为了逼迫周某与付某结婚,采取了极端手段;
强行将在外地工作的周某接回家,并以死相逼,表示如果周某不同意该婚事就将其赶出家门。
周某在害怕母亲寻短见和家庭关系破裂的压力下,不得不与付某登记结婚。
婚后,周某与付某并未建立夫妻感情,也从未有过夫妻生活。
周某的母亲仍然不允许周某提出离婚,母女俩多次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
周某一气之下将母亲告到了法院,请求撤销其与付某之间的婚姻关系。
审理法院认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的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周某母亲的行为严重干涉了周某的婚姻自由,构成胁迫。因此,法院判决撤销周某与付某之间的婚姻关系。
这个案例引发了网友对“父母干涉婚姻”的热烈讨论,不少人表示,这种干涉往往会让一段感情变得不堪重负。
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亲密关系的变革》中提到,婚姻从“浪漫化”走向“工具化”;
一旦婚姻被附加了过多的功利性,幸福感就会随之消失。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婚姻成了一种外界强加的义务,而非内心的选择。
年轻人不结婚,是父母的错吗?诚然,父母对婚姻观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年轻人不结婚”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
高房价、高教育成本,让婚姻成了一场昂贵的冒险。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独自承担生活,而不是增加更多经济负担。
年轻一代更注重个人成长和自由。他们认为,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必选项,而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生活状态。
社交媒体让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系情感,婚姻不再是唯一的亲密关系形式。
要改变年轻人对婚姻的“恐惧”,不仅需要社会提供更公平的婚姻环境,更需要父母学会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父母要成为婚姻的正面榜样, 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是孩子对婚姻最直接的印象。
如果父母能以尊重、理解、平等的方式处理家庭问题,就能给孩子传递婚姻的正能量。
放手,让孩子主导自己的感情生活: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无论对方的家庭条件、职业如何,都要以孩子的幸福为核心,而不是以外在条件为评判标准。
另外与其一味催婚,不如多和孩子沟通他们的内心感受。
真正的关心,是倾听而不是施压。
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只是因为经济压力,也不只是对婚姻的恐惧。背后更深的原因,是他们从小到大对亲密关系的认知缺乏正向引导。
当父母学会成为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干涉者;
当社会对婚姻的定义从“义务”回归到“选择”,也许年轻人才能重新拾起对婚姻的期待,走向一段真正幸福的关系。
-The End -
作者-苏十三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