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宫女,偶然撞见皇帝。皇帝不由分说和她云雨一番,一击即中后,怀上了龙种。从此宫女麻雀变凤凰,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这似乎是穿越剧的桥段,却在明朝真实发生过。这个女人叫王氏,是明神宗朱翊钧的老婆。只可惜,这个女人一生不得宠,过得极为凄惨。今天,我们就为您聊聊她的故事。
【17岁那年怀上了“龙种”】王氏的生父是个锦衣卫百户,朝廷里的正六品武官。他女儿奉命参加民间选秀,一路pk,入围百强赛。
明朝皇后选自民间,从5000个优秀者中选出最后3人,才是皇帝的老婆,一人是皇后,另外姐俩是皇贵妃。一批被淘汰下来,但是整体素质不错的女子,会顺带被留在宫里当宫女。王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宫的。
《明史》记录,王氏在1587年二月初二日,被分到了慈宁宫,照顾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这一年,王氏14岁。
3年后的一天,朱翊钧来慈宁宫给老妈请安。好巧不巧,他刚好撞见了王氏。也许是欲火难耐,也或许是看王氏漂亮,皇帝当下就临幸了她,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发生了关系。
朱翊钧画像
这事儿本来就是一时兴起,朱翊钧提了裤子不认账,没有给赏赐,也没和其他人说。
纸终究包不住火。朱翊钧一次宠幸,就让王氏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被李太后发现了情况。
她起初以为王氏和人乱搞,叫过来审问。王氏没办法,只能把被皇帝宠幸的事儿说了出来。
《大名妃嫔之美人计》王恭妃剧照
听完后,老太太悬着的心反而落了下来,知道孩子爹是谁就行。她叫来儿子对峙,朱翊钧当然不肯承认。
还好,有专门记录皇帝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资料《起居注》。老太太拿来一对照,发现宫女说的时间和《起居注》记录时间一样,这就说明她没撒谎。这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朱翊钧的。
人证、时间都有,皇帝本人不得不承认。
【儿子最终被立为太子】李太后看穿了儿子的心思,安慰他说,我老了,还没孙子,如果生下来的是个男孩,这也是社稷之福。神宗嫌弃她就是个宫女。老太太说,出身低微不怕,你能给她加封。
1582年6月,王氏被封为恭妃。8月13日,朱翊钧长子朱常洛出生,这就是后来的明光宗。2年后,王氏给皇帝生下了女儿朱轩嫄。
《大名妃嫔之美人计》王恭妃剧照
虽说有一子一女,但王氏并不受宠。证据之一就是,王氏生下女儿时才20岁,此后她再没给皇帝生下过孩子。这说明,皇帝很可能没再碰过她。王氏几乎是守了半辈子活寡。
朱翊钧最喜欢的女人是郑贵妃。他也非常希望把皇位传给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
古代皇位第一继承人是皇帝嫡长子,也就是皇后生的大儿子。可惜朱翊钧的皇后王喜姐没有子嗣。那按照顺位,继承皇位的该是庶长子,也就是王氏的儿子朱常洛。
围绕着立朱常洛还是朱常洵为太子这件事儿,争论了几十年。最后,皇帝架不住内外压力,在1601年立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
又过了四年,朱常洛的妾生下了皇长孙朱由校(后来的明熹宗)。皇帝才在这一年宣布晋封王氏为皇贵妃。
朱由校画像
理论上来说,她和郑贵妃政治地位一样,但是王氏的待遇和处境却非常非常之糟糕。
【死前还被人监视,没法和儿子说悄悄话】因为儿子威胁到了朱常洵的地位,朱常洛和王氏就成了郑贵妃的眼中钉、肉中刺。这母子俩在后宫根基浅,只能小心提防,生怕哪一天就被人害了。
1594年,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儿。郑贵妃找事儿,说朱常洛喜欢和宫女打闹,已经不是童男子了。皇帝让人把儿子裤子脱下检查。
《大名妃嫔之美人计》郑贵妃剧照
王氏知道后大哭,说这13年来,我和他一块起卧(起床和就寝),不敢离开半刻,生怕有啥意外,看来我的忧惧今天果然是应验了。
抓不到把柄的郑贵妃自讨没趣,只能灰溜溜离场。
还好孩子养母王皇后秉性善良,奶奶李太后细心呵护,这孩子才躲过了明枪暗箭,安全地长大成人。
即便儿子已经贵为太子,王氏的日子依然很凄苦。1611年9月13日,朱常洛请求去看一看病重的母亲,得到允许后,来到了老娘住的景阳宫。
与其说是居住,倒不如说是囚禁。因为景阳宫门已经上锁多年,皇太子无可奈何,只能让太监找来钥匙打开宫门,才看到了已经双目失明、奄奄一息的老妈。
这时候的王氏47岁,伸出手摸着儿子的衣服,说,你终于长大成人了,我死而无憾了。母子俩抱头痛哭,身边的太监宫女泪流满面。
当天傍晚,王氏咽气。晚明文秉的《先拔志始》书中记录了一个更凄惨的故事。说母子俩本想说几句悄悄话,又怕被窗外郑贵妃的人听到,俩人只能默默流泪。
【棺材里陪葬品极为寒酸】死者为大,但明神宗似乎对她根本不在意。葬礼这件事一拖再拖,最后随便在天寿山找了块平地,把王氏埋了。因为去世时天气还热,王氏去世后停灵了10个月,甚至尸体都已经腐烂不堪。
4年后,王氏的坟前才有了30户守陵人。
一直到王氏的孙子朱由校继位后,才追封她为孝靖皇太后。舆论公开指责当年郑贵妃迫害王氏的种种罪恶。最后,王氏的棺椁迁到了定陵地宫,和明神宗朱翊钧合葬。同时,增加了王氏的三箱随葬品。
孝靖皇太后画像
虽说贵为贵妃,但王氏棺材里的原始随葬品非常寒酸。根据后来考古发现的结果,大家发现,陪伴王氏一块下葬的只有一把很普通的几乎没啥花纹的银壶,一个满是破洞和缺口的镀金银盘,还有少数的丝织品。
这样的随葬物品,或许还比不上一般民间富户。而这居然就出自一个大明皇后的棺材!
生前偶然被宠幸,后来半生被迫害,病重时想和儿子说话,还被人监视,死后尸体腐烂没人过问,这就是明朝命运悲惨的皇后的一生。
她没有选择的权力,命运的小船在风浪中飘摇,还好有惊无险地靠岸。如果说她最开始就有选择权,那她会为了一个太子,赌上半生的幸福吗?
我想,答案或许是否定的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丨北郭骚
视觉丨RR
出品丨洞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