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外卖后,京东和美团隔空“交锋”

遇见小媛 2025-04-15 00:33:27

前几天,就京东下场做外卖这一业务,美团高管做出的评价是:“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

刘强东后续的回应是:“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其实,我觉得隔空喊话,或者说是“交锋”,也算不上是互相攻击吧。这很像擂台上开赛前,比赛的双方先给对手打声招呼:接下来千万别太客气,谁赢谁输都说不好。

最后还是需要时间见证。

1.倒也不算“炮轰”,就像全网公示

不清楚京东外卖和美团在业务上的利益冲突,但也觉得,双方的言论倒也算不上炮轰吧。对于网友们来说,这更像是一种公示,告诉大家:以后想点外卖,也是可以多选一了。

消费者有了主动权,消费市场也会随之变化。到时,会不会冒出很多新的机会呢?也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毕竟,未来再创立新的外卖平台,从孵化期到成熟期,周期应该也不会短。那在这个时候,让那些既有的企业再完善下现有的业务,对整个业态来说,怎么说也是性价比最高的。

而后续如果想创造外卖之外的新市场,就不需要重新搭建基础的东西了。

这么看,还是比较合理的。

不是有句话说,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对手吗?想必很长一段时间内,新旧企业都不会很了解,因为产生交集的竞争或合作周期,很短,甚至没有。

也称不上了解。

所以说,未来开辟新的赛道还是挺重要的,打不过是可以躲过的。也不用太过较劲,就是向前看,总会有新的人聚在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

到时如果能产生新的故事,热搜上才会有新的话题。

2.口水战确实没用,还是要看结果

口水战确实没什么意思,这比较浪费时间。

虽然网友也比较八卦,但总归是热度一过,大家也就没那么关注了。那还不如用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事情,抓住大家的注意力。

消费者的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可能有机会。

再者说,关于外卖平台,先前刷到文章说,骑手困在外卖平台的算法里。没有切身体会过这种算法,不知道可不可以类似互联网平台的推荐机制、

看到说,数据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很重要,甚至是护城河。所以,对于数据的隐私保护,也很重要。

在这个时候,也有人说,如果任意数据互通,能够被想看就看的人看到,那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所以,这个观点的反面可以是什么呢?

会不会有那样一个东西,不仅能做到互通,而且能精准送达到想让它被送达的人那里,不是灾难,还是一种希望呢?

只能说,互联网真的是利弊都太明显。不知道说什么了,把握当下就好了,把未来交给时间。

0 阅读:2
遇见小媛

遇见小媛

不一样的城市,我将用文字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