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娱乐家。
上线一个月后便到达两千万销量的《黑神话:悟空》,可以说以一己之力创造了国产3A游戏的历史。
销量之外,更令人瞩目的是,《黑神话:悟空》同样收获不俗口碑。游戏在Metacritic上的评分最终稳定在了81分,在Steam上的23个语言区的评论中,有18个语言区的好评率超过了90%证明了游戏的超高完成度和跨文化吸引力。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商业数据上,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国产游戏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全新的范例。一方面证明了国产游戏开发者也有能力创造出媲美国际顶级水平的3A大作,另一方面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依然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吸引力。
《黑神话:悟空》游戏界面
当然《黑神话:悟空》的全球发行也并非全然坦途,文化冲突的阴影依然存在,但这并不妨碍《黑神话:悟空》为之后试图在国际市场建立影响力的作品提供了足够的启示——
1、平衡文化特色与国际化需求:在保持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亦须考虑如何让全球玩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重视本地化质量并尊重国际市场习惯:不仅要提供多语言支持并确保翻译的质量和文化适应性,了解并尊重不同市场的文化背景和玩家需求。
3、提高文化出海的实际效果:不只满足于国内的 “文化自信”,真正实现全球玩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无论如何,《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出海都是一次值得长期关注的有益尝试,提前暴露出国际化道路上的诸多挑战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对于未来更多有志于走向国际市场的国产游戏来说,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将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课题。
01 两千万销量之下的“全球突围”《黑神话:悟空》的全球销量数据无疑是其成功的最直接证明。
根据数据分析公司VG Insights的最新数据显示,《黑神话:悟空》目前在Steam平台上的销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份,同时该游戏的总收入超过9.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逾67.9亿元)。
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国产单机游戏的销售记录,也是今年这个游戏小年里难得的畅销作品。相比之下,同样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仅为总票房的1%,《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更显得难能可贵。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考虑到《黑神话:悟空》首发PC、PS5平台,目前还缺席了拥有千万级玩家的Xbox平台(因技术原因延后),仅仅一个月时间达成两千万的销量不可谓不惊人。
同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黑神话:悟空》同样引发了广泛讨论。在TikTok上,关于该游戏的内容获得了极高的曝光率,单条视频片头的播放量就达到了780万次。这种病毒式的传播效应不仅提高了游戏的知名度,也为其赢得了大量潜在玩家。
在语言本地化方面,《黑神话:悟空》也表现出雄心勃勃的态度。除了英语配音和字幕外,游戏还提供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波兰语、葡萄牙语、俄语、繁体中文、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的字幕支持。这种全面的语言覆盖无疑增加了游戏的国际可及性。
《黑神话:悟空》游戏界面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官方未提供本地化支持的地区,如越南,玩家们也自发组织翻译并配音,使得游戏在当地非常受欢迎。这种自发的文化传播行为,恰恰反映了《黑神话:悟空》所承载的文化魅力和游戏本身的吸引力。
对于一款基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打造的游戏来说,本地化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正如游戏科学团队在接受PC Gamer采访时坦言:“这是一个非常难翻译的游戏。有很多非常特定的词汇。我们必须先将类似于古英语的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再翻译成英语。”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游戏以《西游记》为背景,融入了大量中国古典神话、建筑、服饰等元素,这些元素在游戏中的高度还原,不仅让中国玩家感到亲切,也让国外玩家能够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黑神话:悟空》在YouTube上线六部过场动画
游戏中的美术设计尤其值得称赞。从古朴典雅的建筑到精美绝伦的人物造型,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东方韵味。这种视觉上的文化冲击,为国际玩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游戏体验,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探索欲。
更重要的是,《黑神话:悟空》并非简单地堆砌中国元素,而是将这些文化符号与现代游戏设计理念完美结合。游戏中的战斗系统融入了中国武术的精髓,角色设计则巧妙地诠释了中国神话中的经典形象。这种创新性的文化呈现方式,不仅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本质,也使其更容易被国际玩家接受和理解。
从内容创作上来看,《黑神话:悟空》展现了强烈的文化自信。
图源:网络
游戏大量使用文言文、打油诗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无疑增加了游戏的文化厚度和独特性。然而,这种坚持也带来了挑战。比如游戏选择将“金箍棒”直接音译为“Jin Gu Bang”,而非翻译成英文。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文化自信,但从翻译技术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影响国际玩家的理解和游戏体验。
从技术层面来看,《黑神话:悟空》的画面质量、动作设计、场景构建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这种技术实力的展示,不仅赢得了玩家的赞誉,也获得了业界同行的认可。它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游戏在技术上落后于国际大厂的刻板印象,证明中国开发者完全有能力在全球舞台上与顶级游戏公司同台竞技。
毫无疑问,《黑神话:悟空》目前的成功已经为整个中国游戏产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同时其作为文化现象也给出正反两面的可能性。
02 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超越表象的挑战虽然《黑神话:悟空》在文化输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但仍有一些空间值得需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需要看到的是,《黑神话:悟空》的开发过程以及营销策略其实更多以国内玩家为中心。
从游戏在Steam国区采取了全球最低价策略,比59美元的国际3A标准售价几乎打了4折来看,这一定价策略或许也说明游戏科学更多还是将销量寄予于国内玩家。
而不论是销量还是在线人数的波峰波谷都不难看出,其主力受众的确还是国内玩家群体。
图源:ITBEAR
这种做法自然保证了游戏在国内市场的巨大成功,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在国际市场的潜力。
其实稍微翻阅一些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就不难注意到,《黑神话:悟空》的“文化输出”最终效果似乎更多地体现在国内的舆论场域。游戏反而变成了中国玩家展示“我们是如何向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宣传蓝本。这种现象虽然提升了国内玩家的自豪感,但可能偏离了真正的文化输出目标,未来的游戏开发者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真正促进国际玩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当然,《黑神话:悟空》本身也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毕竟它自己才是国产3A的独一份,因此它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可谓是开创式的示范。
首先,在营销策略上,游戏展示了充分利用多元化海外营销手段的重要性。
从社交媒体营销到跨界合作,从参与国际游戏展会到玩家社群自发的口碑营销,《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证明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销策略在全球市场中的有效性。
《黑神话:悟空》X 瑞幸联名
其次,《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也凸显了原创性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游戏并没有一味模仿西方游戏的风格,而是大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中。这种独特的文化表达不仅吸引了国际玩家,也为中国游戏产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国际市场的复杂性。尽管《黑神话:悟空》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关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Reddit等社交平台上,部分玩家对这款来自中国的3A游戏持有复杂的态度,其中不乏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也是一种提醒,在当下文化输出不仅是一个关乎创作和营销的问题,还涉及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和文化冲突议题。
与此同时,负责营销的投资方英雄游戏在游戏上线前给海外游戏博主免费试玩时列出了一些在直播游戏时避免讨论的话题,也让一些有影响力的海外玩家感到不满,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前期的口碑传播。
《黑神话:悟空》游戏界面
《黑神话:悟空》确实成功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元素,如建筑、服饰、神话人物等,但对于这些元素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意义和演变,还有更多可以挖掘和呈现的空间,也因此该游戏在海外进行文化输出之时,还有两点值得补足,也值得其他后来者思考。
其一,可以考虑设计更多互动性的文化体验环节。
例如,通过游戏内的任务系统或对话选项,让玩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或历史典故。这不仅能增加游戏的文化厚度,也能让国际玩家对中国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其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跨文化理解的挑战。
尽管《黑神话:悟空》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对游戏中某些元素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未来的游戏开发者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都能理解和欣赏游戏中的文化元素。这可能需要在游戏设计中加入更多的解释性内容,或者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来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黑神话》全球媒体游戏均分81分 图源:metacritic
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宣发同时,如何更加重视国际市场的习惯、需求和海外玩家群体的感受;在进行文化输出时,要真正促进跨文化理解,而不仅仅满足于国内的“文化自信”;在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反应时,需要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和互动……可以说是接下来更多出海游戏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的国产游戏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将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和长期关注的话题。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黑神话:悟空》这样的作品,它们不仅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更能成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国产3A游戏自然能在全球舞台上真正拥有一席之地,为当下创新疲敝的全球游戏产业贡献出更多的中国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