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哥福全及其后人名字在宗谱里吗?为何他和顺治的名字相似?

小岛知风 2024-12-22 16:34:52

清世祖顺治皇帝的次子名叫爱新觉罗·福全,而有意思的是顺治的名字叫爱新觉罗·福临,父子俩一个叫福临一个叫福全,光从名字来看他们哪像是父子俩倒像是兄弟,这让很多不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会认为他俩是兄弟,甚至有人还认为福全的名字可能都不在爱新觉罗宗谱《玉牒》中,毕竟他的名字和父亲顺治的字辈重合了。

其实福全及其家族后人的名字都被收录进了《玉牒》中,下面就来说说福全作为顺治次子,名字为何与父亲顺治十分相近,以及福全作为康熙皇帝的哥哥,明明比康熙年纪大为何却没能继承皇位。

爱新觉罗家族的起名字辈规矩始于康熙

虽然顺治一生只活了24岁,但他生育的子女却并不少,共生育了8子6女。

顺治的长子名叫牛钮,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次子就是福全;第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第四子为爱妃董鄂妃所生,由于出生不久即夭折,因此都没来得及取名,史称顺治皇四子;第五子名叫常宁,康熙时期受封为恭亲王,在康熙中后期去世;第六子名叫奇绶,康熙初期夭折去世;第七子名叫隆禧,在康熙初期时大婚不久即英年早逝;第八子名叫永干,在康熙初期夭折去世。

就看顺治这些儿子的名字就能看出来,他的这些儿子的名字字辈全都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毫无规律。其实这是因为顺治时期属于清朝入关初期,爱新觉罗家族没有被完全汉化,因此起名字也不像汉人似的要按字辈宗谱起名,而女真人更是从不忌讳父子之间名字的字辈重合问题,所以福全的名字才会与父亲顺治的名字福临如此相近。

清朝皇室按照汉人以字辈宗谱起名规律始于康熙时期,康熙大婚生育儿子之后,他受汉族的宗族文化影响,就想把自己儿子的名字与哥哥福全儿子的名字字辈统一起来。

于是康熙给长子胤禔起的原名叫保清,次子胤礽原名叫保成,福全的长子和次子都夭折就不说了,他的三子保泰、四子保安、五子保绶、六子保永的名字都与胤禔和胤礽原名相似属于保字辈。

后来康熙考虑到自己的儿子是皇子身份,为了和福全的儿子有所区分,这才将自己的儿子全部改为胤字辈,并且康熙还钦定孙辈为弘字辈,曾孙辈为永字辈。

从康熙定下胤、弘、永三代字辈后,爱新觉罗氏才算正式有了字辈宗谱起名规矩,不过由于康熙只定到了永字辈,因此到了他的孙子乾隆皇帝时期,乾隆又在永字辈下面制定了“永绵亦(通奕)载奉慈娱”的接续永字辈之后六代人字辈。

到了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时期,道光认为爷爷乾隆制定的“奉慈娱”三个字不好听,于是把字辈修改为“溥毓恒启”,又多加了启字辈。

道光的儿子咸丰皇帝时期,咸丰又制定了“焘闿增祺”四个字辈。到了1937年时,清末帝溥仪又增加了“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个字辈,至此爱新觉罗家族字辈起名规律流传至今。

从康熙到溥仪,爱新觉罗家族字辈共计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而这些字辈是只限于康熙皇帝一脉的后裔起名规矩,像福全和常宁这两位已有后裔传承的康熙兄弟家族后裔字辈起名规矩是不用遵循这些字辈的,虽然不用遵循这些字辈,但是福全和常宁的后人名字也是要被收录进《玉牒》中。

福全很受康熙敬重,但他的后人过得并不好

福全不仅年纪比康熙大,而且其生母家族出身也非常高,他的母亲是宁悫妃董鄂氏,而董鄂氏家族为清代开国功臣何和礼家族,比康熙生母佟佳氏的家族政治地位高了不少。按照道理顺治也应该选择年长且生母家族政治地位较高的福全,为何却选择了康熙呢?

这主要是因为福全天生有残疾,据史料记载,福全天生眼睛有残疾,而且权力欲并不大。史料记载,顺治十六年(1659年)时,顺治曾问福全和康熙未来长大后的志向是什么。

福全回答:“愿为贤王。”

而康熙却回答:“愿效法皇阿玛。”

从这里就能看出福全和康熙两人自幼志向都不大相同,康熙自幼就表现出想当皇帝的权力欲,而福全则只想安安稳稳当一个辅佐皇帝的贤王,这说明了福全的权力欲不如康熙。

幼年的康熙就表现出有远大志向,因此也受到了顺治和其母孝庄太后的青睐,这也使得顺治去世后,孝庄就决定跳过年长的福全而立康熙为帝。

福全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他自幼眼睛有残疾,古代皇位继承人比较看重身体健康,因此福全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概率很低,再加上他生性没有太大权力欲,所以这就使得他对皇位没有太多的心思和图谋。

而且福全虽然比康熙年长,但也只大了一岁,顺治去世时,福全年仅9岁,康熙年仅8岁,如果顺治去世时福全已经成年,那么能决定皇帝人选的孝庄太后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福全。但是福全与康熙同样都年幼,那么权衡之下孝庄太后肯定要选身体健康且志向远大的康熙继承皇位了。

所以福全是因为天生眼睛残疾以及性情使然,这才使得祖母孝庄太后最终选择了比他小的康熙继位,他也与皇位擦肩而过。

正因为有孝庄大力支持康熙继位,因此康熙继位很顺利,不涉及兄弟之间争夺皇位的问题,这也使得康熙对兄弟亲情比较重视。

康熙亲政掌权后,福全、常宁、隆禧都在世,康熙就把三位兄弟全封为亲王,福全被封为裕亲王,常宁被封为恭亲王,隆禧被封为纯亲王。只可惜隆禧在被封王不久后就英年早逝,遗腹子出生后还夭折了,因此隆禧一脉封爵就被废除了。

隆禧英年早逝,那么在康熙朝时期能陪伴康熙的兄弟就剩福全和常宁了,常宁年纪小,自幼就很懒散,很不受康熙喜欢,而福全与康熙年纪差不多,两人自幼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据康熙自己称未成年之前,他与哥哥福全几乎是朝夕相伴,所以两人的兄弟感情最为深厚,康熙对福全也比对常宁好得多。

福全在成年之后不仅获封亲王还加为议政王,可以参议决策国家大事,福全也体现出了一代贤王的风范,他先后帮助康熙剪除权臣鳌拜、平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可以说康熙前期和中期时福全的贡献非常大。

而相比之下常宁自幼懒散,很不自律,康熙多次劝他改正自身都被当成耳旁风,因此康熙对常宁很是不喜欢,对二哥福全则是既敬重又信任,福全也成了康熙时期受封赏最多和获得待遇最高的亲王。

福全在康熙前期和中期做了很大贡献,但是在康熙第一次亲征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时,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领西路清军追歼噶尔丹,他中了噶尔丹的缓兵之计,导致噶尔丹逃出清军包围圈。

这一战本来康熙下了血本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歼灭噶尔丹,结果清军付出很大代价,连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纲都战死在乌兰布统,可是福全率领的西路大军却中了噶尔丹的缓兵之计,在没请示康熙的情况下擅自撤军,导致噶尔丹逃出包围圈,这让康熙很是生气和猜忌。

为此康熙罢免了福全议政王的权力,福全从此之后开始逐渐远离政坛,直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时,康熙第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终于将其击毙,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康熙才恢复了福全议政王的权力。

但是福全有了之前的教训,从此不再过多参与政务逐渐淡出了政坛。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时,福全病重去世,终年51岁。

福全病重时,康熙正好在巡视塞外,得知福全病重将死的消息后,康熙立刻下旨让御医无论如何也要保住福全一口气,好能让自己回京看他最后一眼。

当康熙日夜兼程从塞外赶回京城后,福全还是去世了没能见到最后一眼,康熙为此悲痛万分,回京后康熙连皇宫都不回,直接先赶到裕亲王府看了福全的遗体最后一眼。

史料记载康熙看到二哥福全的遗体后失声痛哭,悲痛欲绝,几乎哭昏过去。在福全出殡的这一天,康熙又是出宫亲自为福全送葬,这一天康熙哭得更加厉害,三番四次抚棺痛哭,迟迟不让合棺下葬,康熙对福全的兄弟之情让当时的人无不感动,由此可见康熙十分重视与福全的这段兄弟感情。

福全死后康熙还是怀念不已,特意命人画了一张他与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的画像,此后每当康熙怀念福全时,他都会愣愣的对着画像发呆良久。由此看出康熙对福全的兄弟之情很真挚,这种手足之情在古代帝王家族是非常少见的。

康熙对福全的好也延续到了其后代身上,福全死后,康熙特意下旨福全的儿子保泰不用遵循清朝承袭爵位世袭递降的规矩,可以直接继承福全的裕亲王爵位,保泰在承袭爵位后,也被康熙任命为议政王,并负责掌管八旗军务,可见康熙对这个侄子的信任。

但是康熙去世后,福全家族的后人就没这么好运了,继承康熙皇位的雍正皇帝对福全家族打击很大,这就是因为福全和保泰都与雍正的政敌弟弟胤禩交往亲密。

胤禩是康熙第八子,为人斯文儒雅,待人细腻,善于笼络人心,是康熙晚年诸子争位时期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福全还在世时,胤禩就很善于讨好福全,让福全很是开心和器重他,福全曾多次向康熙夸奖胤禩,称他可托付大事。

因此福全的儿子保泰也与胤禩关系十分亲密,在康熙晚年诸子争位时期,保泰是明确支持胤禩继位的王公贵族之一,所以雍正继位后对堂弟保泰自然是很不满了,很快就找理由褫夺了保泰的爵位。

保泰的裕亲王爵位被褫夺后,由于福全的六个儿子老大、老二、老四、老六都未成年夭折,只有两个儿子老三保泰和老五保绶,雍正继位时,保绶已经去世,雍正不许保泰的子嗣承袭爵位,于是就让保绶的次子广灵承袭了裕亲王爵位。

后来胤禩都被雍正抓了起来,雍正开始深究胤禩党羽,结果查出广灵也属于胤禩一党,曾暗中给过胤禩不少钱,因此雍正大怒,下旨革除广灵的裕亲王爵位,让保绶第三子广禄承袭了裕亲王爵位,至此广禄带着福全家族彻底和胤禩划清界限,这才免于被雍正继续追究。

福全家族共分两支,保泰一脉由于胤禩的原因基本都成为闲散宗室,生活的都不是很好,一直到乾隆时期,乾隆看他们生活的很惨怕给皇室丢人,于是都给保泰的子孙安排了侍卫身份,保泰的后人这才有了收入,不至于穷困潦倒了。

保绶一脉的后人虽然承袭了裕亲王爵位,但雍正没有给裕亲王爵位世袭罔替待遇,所以保绶一脉的后人都要降级袭爵,而且也都不再受皇帝器重和信任,大多是富贵闲散的宗室成员。

在咸丰皇帝时期,福全的七世孙荣毓已经降级袭爵成了奉恩镇国公,而且由于荣毓无后,他死后福全一脉的封爵就被废除了。当然,废不废除也没太大关系了,因为在荣毓去世后15年清朝就灭亡了。

写在最后

所以福全与父亲顺治的名字相近是因为当时女真人没有被深度汉化,因此也不注重起名字辈问题,这才导致了福全看名字好像与父亲顺治是同辈人,福全和他的子孙后代的名字自然也都是被收录进爱新觉罗宗谱《玉牒》中的。

福全与康熙之间的手足情深也是古代帝王家族十分罕见的,本来福全的子孙后代可以靠着康熙与福全的手足情深富贵无忧,只可惜福全和他的儿子保泰站错了队,选择站队胤禩,结果雍正继位当然要收拾他们家族了,在雍正的收拾之下,也导致了福全的后人大多平庸潦倒。

0 阅读:22

小岛知风

简介:杂家一枚,爱好摄影、旅游、文学、越野,天南海北都爱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