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始2周,为拯救厌学、沉迷手机的孩子:我做了2件事,方法简单却有效

小银亲子成长 2025-01-24 10:01:46

之前看到一个妈妈发的视频。

她的儿子15岁,沉迷于玩手机,每天回家作业搜答案随便对付完,就开始玩游戏、聊天。因为玩手机和厌学,母子俩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后儿子彻底破罐子破摔,干脆休学了。这位妈妈在痛诉儿子叛逆的同时,也痛苦不堪,问网友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儿子重新上学?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她想不通。

评论里有很多网友支招:

就是打得不够狠!交给我几天就收拾好了!一分钱也别给他,让他自己去打工挣饭钱!现在的孩子就是生活太好了!不是有那种特训学校吗?送去让老师管管。......

我特别理解这位母亲焦虑的心情,因为曾经我的儿子,也在青春期时厌学叛逆,差点彻底断送了学业。可是,网友们的这些建议真的有用吗?我不这么认为。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01儿子从小就顽皮捣蛋,对学习不感兴趣。我当时认为,小男孩不都这样?再说小孩子就几个发自内心爱学习、不贪玩的?所以,并没有严格逼迫孩子必须考出第一名。我想,等儿子长大了,上了初中,慢慢也就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到时候再抓也来得及。何况,我现在管他他也不敢不听。

我让他写完作业多背一篇课文,他嘴上虽然嘟嘟囔囔,却不敢不照做。但自从儿子上了初中,我期待的懂事好学不仅没有出现,反而朝着叛逆的方向野蛮生长。

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脾气火爆,我和老公说什么他都不听。在青春期的儿子面前,我们身为家长的权威逐渐消失了,对他的管教没有一点份量。放学回家,经常明目张胆地玩游戏,丝毫不畏惧我和他爸。我一催他学习,就“嗷”一嗓子吼回来:“能不能别管,唠叨叨什么啊?我心里有数!”

一开始,我和老公还想把儿子治服。没收手机、扣零花钱、周末禁足等等,各种能想到的招数都用了,但不仅没有让儿子脱离厌学的状态,反而激起了儿子的逆反心理。家里是争吵不断,最严重的一次,儿子甚至喊出了“再逼我就退学,不念了!”的威胁。从那以后,我和老公就不敢使劲管了,别这逆子犯起浑来,真不去上学了,那可怎么办?孩子其实很聪明,

他很快就察觉了我和他爸的这种心理,知道我们拿他没办法,行为越来越堕落。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是睡觉,就是低头看手机,要不就和同学聊天......老师管他时,儿子竟然在课上公然顶撞,把老师气得打电话向我投诉,甚至说:“只要他不影响别的同学,不影响课堂秩序,爱睡觉就睡吧!”

我赶紧跟老师赔礼道歉,并保证一定管教。就这样勉强维持到了初一结束,期末考试,儿子拿回了一塌糊涂的成绩单。数学、语文不及格,其他科目刚过及格线,班级倒数第二名!老公怒不可遏,狠狠地打了儿子几巴掌:“送你这样的东西去上学,就是浪费钱!”

儿子也急眼了,他冲过去狠狠推搡了老公一把,要不是我在旁边眼疾手快,老公差点摔倒在地。那天之后,父子俩冷战了很久才重新说话。儿子的种种叛逆行为更是变本加厉,逃课、打游戏,完全不想学习。我想不明白,儿

子现在怎么叛逆成这个样子?老公生气地说:“别管他了,让他自生自灭吧!”话虽如此,可当父母的怎么狠得下这个心,儿子小时候可爱的模样总会浮现在我眼前,那样依赖爸爸妈妈,想干啥就干啥。走在路上,看到别人家的儿子亲昵和妈妈搂在一起,而我的儿子对我只有冷漠和不耐烦时,心就像在滴血一样疼。

慢慢的,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去改变这个状态了。不然,幸福的家荡然无存,儿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照着这个趋势下去,别说大学,他高中都没戏了!

02为了“拯救”儿子,40岁的我又重新踏上了“求学”之路。我如饥似渴地查阅青春期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我逐渐理解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所在。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受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影响,他们会出现种种行为偏差,如抬杠、追星、厌学、顶嘴等。这时,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科学应对,而是下意识地采用说教、打

骂、讲大道理等教育方式,想要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制服”孩子,那么,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孩子畏惧父母的严厉管教,心中的压抑和痛苦无法释放,从而退缩到自己的小世界中。他们拒绝跟父母沟通交流,甚至会患上焦虑症、抑郁症,严重时甚至会自残、想不开,最后给父母带来一生的伤痛。二是父母的严厉激发了孩子

强烈抵触情绪,造成孩子攻击性越来越强、叛逆心理严重,会跟父母对骂、动手,严重时甚至会休学、退学、离家出走,以此对抗父母。

“这两种结果无论哪一种,都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想要化解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家长要做的不是说教打压,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采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孩子。

”我彻底懂了!当儿子最开始表现出种种问题行为时,我和老公都觉得是青春期叛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深深根植在我们心里,于是严厉责骂,不断加码,最后儿子反而彻底失控。调整方向主要有2点:“先做到两点,不逼迫,修复亲子关系;不唯成绩论,给孩子心理缓冲区。”031、不逼迫,不说教,让孩子感受到“我不是被逼的,我是自愿的”很多家长其实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逼迫。不管是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你必须好好学习!赶紧去写作业!怎么又在看手机?还是用循循善诱的语气说话: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没学历寸步难行啊。如果现在不努力,以后就没出路了。

家长们总是习惯于逼孩子、哄孩子,导致孩子的麻痹感很强。在孩子心里,父母总在逼自己努力、催自己学习、说自己不行,唠唠叨叨的话都在强化他心里的这种屈辱想法。

物理学中有一个基本法则:每一个行为都存在着一个相应的反作用。当孩子感到父母坚持让自己做事实际上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时,总会觉得很讨厌、很屈辱。因为孩子会有一种受人控制的感觉。没有人喜欢被逼迫。这也是为

什么家长大力说教,却总是失败的原因所在了。理解了这一点,再回顾过去自己的种种言行,我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曾经那些“苦口婆心地为孩子好”,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是什么体验。也懂得了我越让他学、他越不想学的本质所在。

2、把你的关注点从学习上拿开,不要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秀的唯一标准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学习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孩子未来的人生。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成长方向。所以,家长可以通过不断更新观念,缓释对孩子考学成绩的焦虑。如果家长认准了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那么孩子没考好时自然会如临大

敌,把焦虑和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一旦孩子的成绩和名次没让家长满意,就否认孩子的学习态度,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次数多了,孩子自信心受损,认为父母总是贬低自己,内在的驱动力也渐渐被摧毁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更应该像朋友一样,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沟通未来的规划,才能明白孩子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引

导孩子往哪个方向努力。我才意识到,虽然我嘴上说着“只要孩子健康就好”,还还是被焦虑裹挟着,眼中只有孩子的成绩,并不断对孩子发泄学习不理想的不满。这样的我,又怎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镇定、爱学习的孩子呢?

04我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到跟儿子的日常相处当中。我发现,人是有能量场的,你内心怎样,散发出来的气场就是怎样。以前,不管我如何调整情绪,想找儿子好好聊一聊,儿子也总是几句下来就开始烦躁,然后对话在争吵中不欢而散,沟通自然也无法谈起了。现在,我的内心变了,不再认为“儿子是错的,我才是对的”这种执

念,只是平和地跟儿子说话,不评判、不逼迫,儿子反而愿意主动跟我说话,向我靠近了。在几次深入的谈心中,儿子把他内心的想法全部倾泻而出。他反省了自己现在的厌学情绪和叛逆行为,细数了这些年我们对他的责骂和不讲道理,也分析了自己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心理状态.....

我惊讶地发现,原来我随口说的话,那些对儿子的打压、不满、责备,说完我都忘了,儿子却默默记在了心里,被折磨了这么多年。原来,家长下意识地负面发泄,会给孩子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我改变了,也说开了,沟通有效了,儿子走上正轨也就水到渠成了。恢复学习状态、修正不良行为.....每一天,我都会给儿子他想要的支持和陪

伴,儿子也愿意跟我分享他的想法和进步。成绩稳中有升,叛逆有惊无险,我的心里只有感谢和欣慰!回顾这段“青春期混战”,我从开始的焦虑、痛苦,到后来的学习、成长,真的感谢自己没有放弃。我想跟所有跟我一样,家有厌学孩子,或者遭遇青春期叛逆的家长们说,当你面对孩子不知该如何教育,甚至想要放弃时,一定要

给自己一次成长的机会。因为当你开始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改善和孩子的互动方式,改善沟通技巧,调整引导方法,孩子也自然而然会随之改变。如果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出现厌学、叛逆、沉迷手机、不想去学校、甚至抑郁休学等问题;想要深入沟通,可以找老师详细聊聊,你的困惑将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面对孩子厌学,很少有家长跟孩子讲清这个观点——“孩子,你可以不喜欢上学,但你不应该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当孩子知道自己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就不会再跟你陷在上学与不上学的撕扯内耗中,他自己就会开始去探索自己的人生路。

所以,我推荐所有厌学孩子家长,都来读读这本《父母做好这9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这是我读过的书里面,针对孩子厌学问题,分析厌学原因最清楚,给的方法最落地,案例分享最具体的一本书!作者是同济大学心理学博士刘亮,更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这本书是他帮助超过100个厌学孩子,重新找到学习动力和热情的经验总结!推荐所有家长去读一读,语言也很通俗易懂,你一定读得懂,学得会,用得来!

0 阅读:24
小银亲子成长

小银亲子成长

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家长与孩子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