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袁绍——北方霸主的没落(3宦官与外戚

吕尘玄 2024-04-15 01:59:48

第二章 谋诛宦官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是导致朝政每况愈下的两大毒瘤,而士大夫阶层遭宦官集团地无情打压后,逐渐向外戚势力靠拢。

1.宦官与外戚

外戚与宦官争权,一直是东汉中叶之后的社会主旋律,而双方争斗的结果,往往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终。到汉末,宦官已经把持了朝政,加剧了社会混乱和腐败,同时也激起了士大夫阶层与宦官的激烈矛盾和冲突。

在这场矛盾和冲突之中,外戚自然选择和士大夫阶层站在同一阵线。窦武如此,何进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何进不像窦武那样具有强大的家族势力,他仅仅是南阳的屠家子,身份卑微,自身毫无背景,因此他与士大夫阶层的同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可是,何进成为外戚又与宦官的支持密不可分,何进的妹妹能成为皇后,也得益于宦官的协助,因此,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汉末的政治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宦官、外戚、士大夫三者之间的合作、冲突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政治平衡,成为汉末社会一种独特的现象。

袁绍作为新兴政治力量代表的加入,成为打破这种政治平衡的重要力量,在这场复杂的政治较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何进之妹成为皇后得到了宦官集团的大力支持,《后汉书·何进传》中张让就曾经提到:“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而何进的另外一个妹妹也成为了大宦官张让的儿媳妇。正是由于宦官集团的支持,不仅何进之妹能够成为太后,何进的命运也在数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进一路由郎中、虎贲中郎将、颖川太守等职务飙升至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之乱爆发的时候更是荣任大将军一职,何进的弟弟何苗也被任命为车骑将军,何进这一外戚的势力也因此达到鼎盛期,这一切都与何进家族和宦官的密切关系息息相关。

2.宦官内斗

何氏家族的崛起,引起了汉灵帝的警觉。为了压制外戚的势力,灵帝启用了小黄门蹇硕。《后汉书·何进传》记载:“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校尉,但大权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都要听调度指挥,这使得何进感到愤怒。讨虏校尉盖勋向袁绍和宗正刘虞提出诛除奸宦、提拔贤良的想法,三人不谋而合、结成同盟,后因盖勋被调离而没有行动。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病重,太子未立。蹇硕等宦官不愿意大权落入何进手中,因此借口韩遂作乱,提议请大将军领兵西上平叛。在这个关键时刻,何进洞悉宦官的诡计,以青、徐黄巾复起为由,奏请遣袁绍东进徐、兖,待袁绍兵还,自己再西击韩遂。不几天,汉灵帝病死,蹇硕决定先诛何进,后立刘协,于是派人迎何进入宫议事。何进集结军队于宫外,严阵以待,而称病不入。蹇硕迫于压力,不得不立刘辩为帝。

刘辩即位,何皇后以皇太后临朝称制,太傅袁隗与大将军何进辅政,同录尚书事。此期间,何进暗中决议诛除宦官,因为袁氏得到海内的人拥护,袁绍向来善于养士,豪杰甘心为他所用,所以袁绍、袁术、智谋之士逢纪、何颙、荀攸等一起成为何进的心腹。

对此,蹇硕非常不安,再度谋划诛杀何进,但被人告发,何进下令捕杀蹇硕。

同时,因为蹇硕专权,也引起了赵忠、郭胜等宦官主要人物的不满,造成了宦官集团内部分化。

这种不满和内部分化,直接导致了在灵帝死后宦官与外戚之间的合作。《后汉书·何进传》记载:“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胜亲信何氏,遂共赵忠等议,不从硕计,而以其书示进。进乃使黄门令收硕,诛之,因领其屯兵。”

蹇硕死后,何进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其外甥刘辩也顺利登上了皇位,而宦官与外戚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后汉书·何进传》中“进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硕图已,及秉朝政,规诛之”的记载说明,何进在这次行动中的主要目标其实就是蹇硕。

0 阅读:0
吕尘玄

吕尘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