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围观完哈尔滨亚冬会的精彩赛事,没想到场外还有一场“数字攻防战”——赛事期间累计扛住了27万次境外网络攻击,其中63%来自美国,荷兰、新加坡等紧随其后。这届黑客估计连年假都没休成,专挑比赛高峰期搞事情,2月8日一天就冲了最高KPI。#春日生活打卡季# 攻击姿势:专业但老套 黑客们主攻赛事信息发布、抵离管理、收费卡系统,用的都是经典套路:扫漏洞、SQL注入、伪造协议头。这波操作像极了小偷拿万能钥匙挨个试锁,结果发现中国早把锁换成了指纹+人脸识别。最离谱的是,大量攻击IP来自DigitalOcean云主机,相当于黑客租了个“共享工位”搞事情,结果被直接封了1.2万个高危IP。幕后疑云:组团刷副本? 攻击源看似分散,但荷兰某IP单枪匹马贡献了3252万次攻击,美国则靠“人海战术”堆出1179万次。更微妙的是,中国网安团队发现这些攻击手法和工具高度关联,疑似有国家级力量在背后递刀子——毕竟美国之前就被曝用欧洲云主机当跳板。合着这是线上版“代理人战争”?防御亮点:东方护盾已上线 网安团队一边封IP一边加固系统,愣是让攻击全成了无效输出。最损的是,攻击失败后黑客估计得连夜写检讨:“为什么中国连收费卡系统都穿不透?” 这波操作不仅保住了赛事,还顺手给黑龙江关键设施做了次压力测试,堪称实战演习。所以说,现代体育赛事早就不只是运动员的较量,更是国家网络安全能力的隐形擂台。下次再有黑客想搞“数字干扰”,建议先看看中国网安的防弹指数——毕竟,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哈尔滨亚冬会遭受17万+来自美国的网络攻击?
抗衰冷知识
2025-04-03 22:54:54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