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战败,陈昌浩将指挥权交给了李先念,为什么不交给王树声呢?

梦想不熄 2023-09-25 05:00:25

西路军征战时,陈昌浩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总政委,徐向前是西路军的总指挥,而赫赫有名的王树声大将则是西路军的副总指挥,儒将李先念是西路军30军政委,他是王树声的下级。

1937年3月份,西路军被凶残的马家军打败,无奈撤进了冰天雪地的祁连山中,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陈昌浩和徐向前东返回延安汇报工作,其余部队分为左、中、右三个支队,继续同敌人周旋,作为西路军副总指挥的王树声继续留在军中战斗。

但是,陈昌浩却没有将西路军余部继续作战的指挥权交给副总指挥王树声,而是交给了他下级的30军政委李先念,李先念负责军事,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负责政治,王树声被边缘化,仅仅任命他担任了右支队的负责人,指挥红九军余部七八百人突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中间发生了什么枝节?弄得王树声得不到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和徐向前总指挥的信任呢?

这一谜案至今没有人解开,那么就由我来为大家分析分析吧,将我的意见剖析给广大的读者,让大家了解这一史实。

1936年11月份,西渡黄河的红四方面军主力红九军、红30军,还有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改编而成的红五军、红四方面军医院、红四方面军总部、独立师、红军妇女独立团21800人来到河西走廊,奉中央军委命令组成了西路军,以陈昌浩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总政委,徐向前担任西路军总指挥,王树声担任西路军副总指挥,李卓然担任西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准备在河西走廊一带建立苏区,创建红色根据地,或者西行到新疆去和共产国际接轨,取得苏联老大哥的援助。

当西路军刚刚进入河西走廊东段古浪、西昌、山丹,尚未来得及发动群众,立脚未稳,被青海地方军阀头子马步芳、马步青兄弟俩知悉,马步芳气急败坏,集结了青海新二军主力两万多人,民团七、八万人,从青海向河西走廊恶狠狠的扑来。

河西走廊是马步芳和马步青的势力范围,他们在河西经营几十年,怎能容忍红军在此占据,马家军倾巢出动,准备一举打垮红军,夺回被红军占领的地区。

马家军进入河西走廊后,在古浪县城附近与红军九军主力打了三仗,红九军虽然打退了马家军的强力进攻,但是红九军也折损兵力1/3,伤亡太多。

西路军是远道而来,在河西走廊又得不到人员武器弹药的补充,红九军这种损失,西路军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因此,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罢免了指挥失误的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和政委陈海松的职务,红九军的军长由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兼任,政委一职暂缺,红一方面军出身的李聚奎被任命为红九军的参谋长。

西路军继续西行,准备摆脱开马家军,到河西走廊腹地重振旗鼓,找机会与马家军再进行决战。

红九军在王树声的带领下,西撤来到了河西走廊中段临泽县,西路军总部和30军占据临泽县的倪家营子大土围子,红九军驻扎在倪家营子附近的沙河堡,互为犄角之势,准备狠狠打击尾随的马家军。

1937年1月,尾随西路军而来的马家军向占据高台、临泽城、倪家营子、沙河堡的红西路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马家军多与西路军几倍的兵力,再加上河西走廊原就是他们的地盘,人员装备补充都很到位,西路军就不同了,远道而来,人员和武器装备无法补充,人是越打越少,弹药也快打光了。

在高台城坚守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部伤亡殆尽,城池陷落,董振堂也光荣就义,临泽县城随即也被敌人攻破。

只有倪家营子、沙河堡仍然在红西路军手中,官兵们同马家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在对敌人的作战策略上,由于陈昌浩的指挥失误,部队打得很被动,王树声因此与陈昌浩和徐向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意见相左,王树声指挥红九军打的也很不理想,在马家军步骑兵的不断冲击下,西路军的阵地被敌人逐次突破,再坚守下去已毫无意义,为避免更大的伤亡,西路军总部决定向祁连山中转移。

1937年3月份,西路军总部和30军、红九军余部3000多人逐次撤入到了祁连山中。

3月14日,在祁连山中肃南康隆寺的石窝子召开了最后一次西路军军政会议,会议上,王树声与陈昌浩和徐向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指责陈、徐二人的指挥失误,让他们承担西路军的失败责任,但陈昌浩并不承认是自己的战略指挥失误,反倒把西路军失败的责任推给了中央军委。

在西路军以后的行动方案中,陈昌浩和徐向前决定离开西路军,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30军政委李先念负责,政治则交给了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负责。

陈昌浩和徐向前下山后,西路军剩下的3000余人,李先念将部队分为左、中、右三个支队分头突围。

王树声负责率领右支队红九军余部七八百人向东突围,在突围过程中与马家军几次遭遇,部队被打散,最后只剩下王树声和杜义德(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开国中将),两人结伴而行,快到黄河的时候,又遭遇了一股国军,两个人又被打散,剩下王树声孤身一人艰难挺拔,奋力东渡黄河,找到了援西军,援西军的司令员刘伯承见到王树声后连身嗟叹,亲切安慰了王树声一番,安排护送他回到延安。

在延安,王树声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他向毛主席详细汇报了西路军的行动和失败的经历,包括他和陈昌浩在军事指挥上发生的争吵,意见不合,也向主席作了汇报。

毛主席在仔细倾听了王树声的汇报后,对王树声说道:“”只要你回来了,就比什么都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王树声在延安休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抗日战争爆发了,他被毛主席派往抗日前线,重新率领部队创建抗日根据地,狠狠地打击日寇。

这就是王树声在西路军作战中,由于对陈昌浩等人在作战计划和作战方向策划上意见不合,而导致他以后在西路军失意的原因。

大家有什么高见,不妨在评论区里也发表评论,探讨探讨。

0 阅读:1
梦想不熄

梦想不熄

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