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福州军区司令员的位置出现空缺,彭老总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便上报中央,请示毛主席的意见。
毛主席得知后便道:“我推荐一个人,那个旋风将军在哪儿?”
主席所说的,正是韩先楚将军。
然而,韩先楚得知此事后,却直接拒绝了。
毛主席为何推荐韩先楚担任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又为何要拒绝?最后的福州军区司令究竟是由谁来担任?
独树镇扬威1934年,“第五次反围攻”失败后,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进行万里长征。
与此同时,在鄂豫皖孤军奋战的红二十五军,也以“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从河南的何家冲方向开始向西进行长征。
如果要问起对于老蒋来说,哪支队伍对他“威胁”最大?那么除了中央红军外,就要数红四方面军了。
在当时,红四方面军不仅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而且他们所建立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是规模最大的。
老蒋曾数次调集重兵围攻此地,却一次次被打了回来。
究其根本,除了红四方面军纪律严明,部队管理得好以外,还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军出自这里,比如许世友、王近山、韩先楚等人。
即使后来,因为战略计划,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了这里,却还是留下了红二十五军继续战斗。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内,红二十五军一直发扬着红四方面军的优秀作战能力,与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抗争。
因此,这里便成了老蒋的“心头大患”。
于是,在得知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后,老蒋便立即抓住机会,在我军的必经之路上部署了层层封锁线,并调集了三个团的兵力对我军进行追击。
红二十五军这一路走得极为艰难,不仅要防备敌人的偷袭,还要面对严寒的行军环境。
11月中旬,部队到达河南的朱堂店后,突然遭到一股敌人的阻击。
为了抓紧时间行军,政委吴焕先当机立断,带着战士们转变行军路线,决定掉头北上,到豫西的伏牛山发展。
然而,从这里到伏牛山,需要穿过一望无际的丘陵和平原,且需要将近一个月的路程,而这将是一年之中气温下降的时节。
此时,战士们身上穿的还是单衣,部队携带的粮草也已经告急。很明显地能预见到,前方等待众人的,将会是一场怎样艰苦的路途。
但红军战士们早已被战火淬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即使知道前路艰难险阻,大家还是义无反顾地向前进发了。
然而,就在战士们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一处有人烟的镇子——独树镇时,他们突然遭到了敌人的偷袭。
这股敌人早就埋伏在了这里,一共有1个旅加1个骑兵团,是我军人数的两倍之多。
而此时敌人的“第五支队”和1个师也加紧了对我军的追击。
前后受敌,进退维谷,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突围出去,
随着吴焕先一声令下,战士们个个勇猛地冲上前去。
但因为敌人早早占据了有利地形,双方一时僵持不下,我军的数次突围也被打退回来。
恶战一直持续了三个小时,到了晚上,忽然狂风大作,空中开始飘起雨雪,战士们又饿又冷,拿枪的手指都冻僵了。
身穿棉服的敌军似乎察觉到我军的火力开始变得迟缓,于是立即加大了对我军的攻势,并分兵从两侧包抄,企图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
吴焕先心中一沉,他知道若是让敌人得逞,我军将再无转圜之地。
仅仅犹豫了几秒后,他便做下决定:主动出击,直接从敌人阵营中突围出去!
之后他身先士卒,率先冲到前沿,对敌人发起了进攻。
战士们见状顿时升起一腔热血,随后便紧随其后,勇猛地冲向敌人。
吴焕先此时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为了掩护大家突围,他不惜将后背露给敌人,只为多杀一个敌人。
就在他毫无防备之际,一个敌人在他身后高高举起了刺刀。
一旁的战士大喊:“政委小心!”
吴焕先猛地转过身,只见那把锋利的刀尖已经直直朝他落下。
关键时刻,“哐”的一声,敌人的刺刀被另外一把砍刀狠狠打了出去。
吴焕先定睛一看,才发现是一个年轻的战士救了自己。
那战士用两刀了结了一个敌人后,便对吴焕先道:“政委,你带部队突围出去,我来掩护!”
还没等吴焕先问他的名字,这位战士便又冲了上去。
他将手中的砍刀一挥,敌人便一个接一个倒下了,大有横扫千军的架势。
敌人集中火力向战士攻来,却都被他一一躲开。
在一番交战后,他硬生生地为部队砍出一条路来。
吴焕先也不敢再耽搁,立即调集部队:“同志们!跟着我杀过去!”
紧接着,战士们一鼓作气,呐喊着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等到达安全地带后,吴焕先又派了通讯员去接应还未撤回的部队。
不久后,几人便用马驮着一个“血人”回来了。
吴焕先一看,正是刚刚救他的那个战士。
这名战士虽然已经遍体鳞伤,但他的神情却并未有一丝孱弱,反而一如既往地刚强。
吴焕先问他叫什么名字,战士回道:“韩先楚。”
吴焕先不禁叹道:“这个名字好啊!唯楚有材,先楚为例啊!”
也正是因为这一仗,让韩先楚彻底在军中出了名。
在之后的路途中,他也一直担任着先遣队的重要职责,冲锋突击,破阵歼敌,一次次掩护大部队脱离险境。
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让他的军事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就连许世友都说:“军中能让我佩服的人很少,韩先楚就算一个,他既有勇又有谋。”
应该说,韩先楚天生就是当军人的料。
但随着职位的晋升,他脾气暴躁的特点也慢慢显现出来。
其实要说他脾气“差”,也不尽然,因为他发脾气对事不对人,而且仅会在军事意见不同时,他才会据理力争。
在海南岛战役中,他就因为与邓华司令意见不合而产生了争论。
胆识过人的将军1949年,大陆各城市都解放后,中央便开始着手准备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了。
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后,将作战任务交给了十五兵团的四十军和四十三军。
当时邓华任兵团司令,而韩先楚则是四十军军长。
从作战任务发布下来,一直到战斗开始,两人之间的争论就没有断过。
韩先楚以“胆大”出名,当年他连彭老总的命令都敢“违抗”,因此在与邓华作战意见不统一时,他也丝毫没有让步。
邓华将解放海南岛的关键放在了登岛工具上,他希望能拥有一艘能一次性运输一个军的船只。
其实他这样考虑也无可厚非,毕竟“金门岛战役”的失利,就是因为战士们无法一次性过海,从而遭到敌人重创。
而韩先楚则认为,坐什么船过去不重要,即使没有完美的渡海工具,他们也可以分批次渡河,而最重要的是赶紧把人运过去。
两人因此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而战斗计划也一推再推。
最后,一向和善的邓华都被激起了怒火:“你到底服不服从指挥?”韩先楚却道:“我只服从正确的指挥!”
随后,两人不欢而散。眼看要错过最佳战机,韩先楚再也坐不住了,他直接请示四野总部,请求渡海作战。
但上级和邓华考虑的一样,所以并没有立即回复他。
韩先楚是急性子,一封电报不行,那他就多发几次,最后,在他的坚持下,上级终于被打动,同意了他的分批次渡河作战计划。
当时除了韩先楚,几乎没有人看好这场战斗。因此在登记登岛名单时,出现了副职比正职多,政工人员比军事人员多的情况。
韩先楚见状后并未责备他们,只是坚定道:“既然他们不敢上,那我上!”
于是他便成了第一批、且是第一个登岛的军级干部。
由于当时我军的武器还很落后,大炮的射程范围很短,并不能掩护船队渡海。
因此在我军渡海时,敌人的军舰、飞机都围过来,开始对我军的木帆船进行扫射和轰炸。
敌人的炮弹密集如雨幕,瞬间激起千层浪,就在战士们慌乱之际,韩先楚毅然立于船头,镇定着指挥众人进发。
忽然,几发炮弹打来,射中了船上的旗杆,韩先楚随即将红旗高举起来,任敌人的攻势如何猛烈,他都如泰山般岿然不动。
等船队到达岸边后,韩先楚立即下船,带头冲锋。众人见后大惊,随即心中一阵热血沸腾,也纷纷变得勇往直前起来。
在众人的浴血奋战下,海南岛战役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而众人所担心的“金门岛”的悲剧也并没有上演。
战斗结束后,邓华感慨道:“若论胆识,我确实比不上韩先楚啊!”
这次战斗也给毛主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在福州军区出现空缺时,主席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他。
然而,韩先楚听到任职消息时,却突然拒绝了。
韩先楚的顾虑1957年的一天,韩先楚赶到北京,面见了毛主席。他开门见山地说:“主席,这个司令我当不了,您还是换一个人吧!”
旁边的工作人员听后全都大吃一惊,韩先楚真不愧是“胆大包天”,连主席的命令都不听。
然而,主席却并未生气,只是好奇地询问他拒绝的原因。
韩先楚说道:“福州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我一个粗人,实在胜任不了。”
“况且,这个位置本来就是叶飞将军的,现在让我‘顶替’他,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毛主席听后笑道:“原来你竟是担心这个,那我就告诉你,凭你的能力,是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
“你从红军一路战斗到今天,你的功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你不必自谦。若是你都没能力,那其他人就更没能力了。”
“而且,这也是经过叶飞同志同意的。”
原来叶飞将军之所以卸任军区司令,是因为他所兼任的职务太多了。为了集中精力搞地方建设,他才请求免兼福州军区司令。
毛主席建议让韩先楚接替他后,叶飞也非常赞同。
“韩先楚同志,中央可是对你给予了非常高的期待,你要好好表现啊!”毛主席再次对他表示了邀请。
韩先楚见主席如此看重自己,心中一阵感动,于是他也不再推辞,接下了这次任命。
在之后的日子里,韩先楚便一直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岗位上,为军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