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睡觉前拿出来《雍正王朝》下册的书,发现自己竟然看到最后一章节了。怅然若失,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看什么书。
也就是说,我前一天晚上大概是神驰了有心流了。
当时一直在翻书,本来十点睡觉来着,但是剧情吸引着我根本停不下来,一直看到了第三十九章。大概看到了半夜十二点多。
所以我今天一直在琢磨《雍正王朝》的剧本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百度了下,知乎了下,好像大家谈论电视剧比较多,在谈论老戏骨的演技对这部历史神剧的重要贡献。但我还是想说剧本。我是在看历史正剧看权谋剧,不是在看霸道总裁爱上我那样的爽文,为什么我会被吸引成这样子?于是我想起了编剧刘和平说过的一段话:
忘记了脚,是因为鞋子舒服;
忘记了腰,是因为腰带舒服;
忘记了是非,是因为心里舒服;
我给加了一句:
忘记了历史,是因为戏舒服。可能就是因为剧本读起来太舒服了,所以我忘记了时间?
矛盾冲突贯穿在书籍上下两册,也就是全剧本始终。我总是迫不及待想知道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但是刚知道这一矛盾的结果,剧情里的另一个矛盾冲突又出现了。于是就又去寻找下一个矛盾冲突的答案。
甚至最后书看完了,弘历登基了,我还在想有没有续集呀,我还想知道后续发展。当然,那就是乾隆王朝的故事了,而乾隆王朝的剧本也不是刘和平写的。
有一幕剧情现在依旧记得初读时的心里的紧张感。康熙去世前传位于四阿哥。只看书里的文字就能感觉到当时剑拔弩张的画面感,诸皇子觊觎皇位的野心和场面的混乱,危机四伏。老十:
谁听清了?谁听清了?皇阿玛只说了传位,根本没说什么四阿哥!
二十四皇子:
我听清了是传位于四阿哥。
老十七:我也听清了,是传给四阿哥。
老九:对,不错,是有个四字,但是是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
老八胤禩号称八贤王,甚至他在流放前还拿出来私藏的一千两银票分给八福晋和仆人,叫人觉得他真是“八贤王”。但是这个千两银票他是怎么来的?是光大正大通过正道得来的?肯定不是。胤禩就是一个伪君子,正如书里康熙去世前评价他的:
八阿哥胤禩处处学朕,但处处学得不像,朕以宽仁治国,他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已经过于放纵下头,他比朕还要放纵。
平时我们都说“康乾盛世”,但是《雍正王朝》这本书告诉我们,所谓的康乾盛世“已是强弩之末,弊政丛生,吏治腐败,赋税不均,贪风炽盛,国库空虚。”大家想想红楼梦里荣宁两府的腐败,红楼梦所揭露的盛世之下的腐朽和危机。正如冷子兴所说:
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①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
②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
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红楼梦里贾府的积弊和衰败,正是康乾盛世的缩影。好的作品一定会给人启发。
《雍正王朝》让我想到了其他书籍,让我对那段过往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哪怕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我也乐意这样的剧本来得更猛烈些更多些。
此外,通过《雍正王朝》我们也能看出来改革这件事到底有多难。雍正高处不胜寒,成了孤家寡人;而且改革必然触及到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比如旗人要开始种地了,不能再依赖祖上的军工到国库领粮食了,那个阶层的旗人就相当抵触,甚至变相阻碍改革的推行。那个阶层的旗人尚且如此,大家试想一下对于雍正其他的改革,那些乡绅士人怎么想,那些官员权贵怎么想?
再试想一下如今很多企业进行的改革,比如上周良品铺子产品降价的消息。
良品铺子围绕“降价不降质”这一原则,同步实施17年来首次最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
从全文看,良品铺子在启动新一轮变革。新领导提出要在坚持良品的基础上,价格更加亲民;为此,必须坚持全员创新以及大幅缩减管理费用提高效率等。受该消息影响,上周五良品铺子股价涨停了。
但是细想,良品铺子的改革是否能成功还是另一码事。
雍正的改革,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良品铺子的改革难道不是吗?良品铺子产品最高降价降幅为45%。
第一点,一件商品突然降价接近一半公司还能赚到钱,说明原来公司的利润率并不低。第二点,产品端降价会传导给上游供应商,良品铺子的供应商的利润会被进一步压缩。这就动了它们的既得利益。如果给良品铺子代工我赚不到钱,我会不会去给其他品牌商代工?
还有人说,反正都是贴牌的,无非就是少挣一点多压对方厂家一点价~此外,良品铺子打算大幅削减管理费用,原有的老领导待遇受到影响后,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企业正在推行变革不等于它的改革能实施得很好,这里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成功的变革,也有失败的变革,而且通常变革失败的概率更大。
但是谁管这些呢~大家太需要利好消息的刺激了。有了像是利好消息的利好消息,那还不赶紧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