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如云被蜃妖抓到画中,成为广平六绝之一的“观音垂泪”,是因为半夏。
在画中的十年里,唐如云始终思念着半夏,观音垂泪的画面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被救出来的唐如云却对半夏表现得十分疏远,不愿与她亲近。这让半夏自己也感到困惑:母亲是不是不喜欢我?
一、唐如云的身份
被困在蜃妖幻画中的人通常都会失去记忆,但唐如云和宣夜却是个例外。
从设定来看,蜃妖的画中世界会让进入其中的人失忆,并使其按照蜃妖预设的角色行动。
然而,当妖进入画中时,尽管蜃妖可以设定他们的角色,却无法操控他们的思想。
宣夜便是如此,他并未失忆。
因为宣夜是妖(虽然目前是被不二环封印的妖)。唐如云在画中也并未失忆,尽管被蜃妖变成了观音像,但她始终清楚自己是谁。
唐如云也是妖,所以画中的幻境无法迷惑她。
从画中出来的唐如云对半夏很疏离,恰恰是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世界对“异类”有多残酷。
唐如云从画中出来后对半夏的“不喜欢”,并不是真的厌恶,而是一种刻意的疏远。
她知道,半夏半人半妖的身份一旦暴露,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所以,她宁愿让女儿误会自己冷漠,也要确保她以“普通人”的身份活下去。
唐如云的选择,是一种极端却无奈的保护方式:爱得越深,反而越不敢靠近。
二、半夏的觉醒
半夏小时候在无忧境被蛮瑛(宣夜)的血溅到右眼,从此能看见妖。
半夏一直认为是这血让自己看到妖,但事实仅仅是这样吗?
这滴血不是赋予她看见妖的能力,而是打破了半夏之前的封印。
她的妖力一直都在,只是被母亲唐如云刻意压制了。
因为妖血,封印有所松动而已。
唐如云的封印被打破,意味着半夏终将面对自己的真实身份,无论唐如云多么希望她“平凡”地活着。
但作为半妖的半夏终归是不平凡。
然而,就算被封印了能力,半夏的体质还是会招惹很多妖物,他们一家从没有在一个地方久住过,总是不停搬家来摆脱麻烦。
三、段英恒的反对
段英恒很感谢宣夜救了他们全家,视宣夜为救命恩人,一连感谢了半个月。
但段英恒坚决反对半夏和宣夜在一起。
他主动找宣夜,让宣夜离开半夏,不要将半夏卷入危险之中,并不仅仅是因为捉妖师的世界充满危险。
半夏拥有一只能窥见异世界的眼睛,这使她容易招惹妖邪,而她自身又缺乏足够的自保能力。
过去,每当麻烦找上门来,他们只能不停地搬家。如今,捉妖师宣夜的出现为半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然而,段英恒却对此表示反对。
因为,这一切和半夏的真实身份有关,半夏不是普通人,她是半妖。
半妖和捉妖师是对立的身份,段英恒夜害怕宣夜会让半夏彻底踏入妖的世界,暴露她的真实身份。
他只希望半夏这辈子作为普通人类活着,结婚生子,平平安安过完这一生。
段英恒和唐如云的所作作为,不是固执,而是恐慌之下的过度保护。
这些做法不禁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父母有没有权利替孩子决定“什么是对他们最好的”? 他们希望半夏以人类的身份平安活着,但半夏有权利知道事情的真相,她也注定要面对自己的妖力,做出选择。
这种矛盾,也是无数家庭的缩影,父母想保护孩子,却可能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成长。
真正的爱,应该是在保护与放手之间找到平衡。
唐如云的“不喜欢”、段英恒的拒绝,是一种极端的爱,但半夏终究需要走出这些阴影,找到自己的路。
结语:爱的最高形式,是让你自由
唐如云的疏离不是不爱,而是太爱。
但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于直面真相,而不是活在父母编织的“安全谎言”里。
最深的爱,不是永远保护,而是给予自由—哪怕那意味着危险。
有时候,你以为的“不喜欢”,其实是别人能给你的最沉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