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中央下令让去云南,叶剑英粟裕劝他留部队,陈丕显如何抉择

书翠谈历史文化 2024-10-29 22:14:5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陈丕显

有这样一位同志,他早年投身革命,历经风雨,始终坚定不移;他工作认真负责,即便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岗位;他的一生,得到了多位领导人的信任与支持,是党和国家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这位同志,便是陈丕显。

1977年,当中央的一纸调令将他指向遥远的云南时,面对叶剑英、粟裕的挽留与建议,陈丕显面临了人生中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陈丕显

1916年,陈丕显诞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他的少年时代见证了国家的风雨飘摇与百姓的困苦生活,这些经历在他心中悄然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31年,15岁的陈丕显满怀壮志,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胡耀邦等志同道合的年轻同志并肩作战,他们被亲昵地称作“红小鬼”。尽管年龄尚幼,但他们胸怀大志,以稚嫩之躯肩负起了革命的重任,在革命的历练中逐渐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陈丕显凭借其卓越的工作才能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被委以苏南区党委书记和苏南军区政委的重任,为新生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1952年,一次电话的召唤改变了他的工作方向,华东局领导谭震林亲自指定他转赴上海,向当时的上海市长陈毅报到。自此,陈丕显在上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继续他的革命征程,先后担任上海市委第四书记、第二书记、书记处书记,并成为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对上海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命运对这位革命斗士并非总是温柔以待。

1966年,陈丕显不幸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这无疑是对他的一次巨大打击。但他并未因此屈服,反而更加珍惜每一刻的工作时光。他带病前往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并与妻子谢志成一同探望了陈毅和张茜夫妇,他对革命事业的坚韧不拔和对战友的深厚情谊,令人深感敬佩。

即便在病中,陈丕显也未曾放下肩上的责任。1967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给他,要求他回上海继续工作。接到电话的那一刻,陈丕显没有丝毫犹豫,他深知自己不仅是党员,更是人民的服务者,于是,他再次回到上海,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周总理(右四)、陈丕显(右一)

时间转眼到了1974年,陈丕显的病情日益加重。这时,邓小平同志站了出来,为陈丕显向毛主席写信,请求允许他去北京治病。毛主席对此高度重视,亲自批示由汪东兴落实。在领袖的关怀下,陈丕显终于获得了去北京治病的机会,这让他深感党的温暖和关怀。

命运多舛,1976年,周总理、朱德、毛主席三位伟人相继离世,给陈丕显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沉浸在悲伤中,革命的事业还需要他继续前行。

1977年,中央的一纸调令再次改变了陈丕显的生活轨迹。这一年,他已经年过六旬,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但组织的召唤让他无法拒绝。他被任命为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需要立即前往云南赴任。

陈丕显与邓小平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调令,陈丕显心中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深知云南作为边疆省份,工作条件艰苦,责任重大;另一方面,自己的身体状况也让他不得不考虑是否能够胜任这一重任。就在这时,叶剑英和粟裕两位老领导找到了他,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叶剑英和粟裕深知陈丕显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们建议陈丕显考虑回军队任职,这样既能发挥他的专长,又能相对减轻身体上的负担。这一建议无疑让陈丕显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正当陈丕显犹豫不决时,胡耀邦的建议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前行之路。胡耀邦了解陈丕显的为人和能力,更知道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鼓励陈丕显勇敢地接受挑战,去云南开创新的局面。胡耀邦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陈丕显下定了决心。

胡耀邦

经过深思熟虑,陈丕显决定听从组织的安排,前往云南赴任。他深知,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党和人民的一份责任。在告别了叶剑英、粟裕等老领导后,陈丕显带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云南人民的深厚感情,踏上了前往云南的征程。

在云南的日子里,陈丕显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与云南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带领下,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陈丕显在云南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也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身患重病,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心中有党、有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时光荏苒,陈丕显不知不觉间已迈入了人生的黄昏岁月。他对革命事业的炽热情感与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未有丝毫减退。他始终密切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动态,不遗余力地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与余热。

1982年,中共十二大胜利召开,陈丕显荣膺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的职务,并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些殊荣不仅是对他过往工作的崇高赞誉,更是对他未来继续发光发热的殷切期望。

陈丕显长期投身于艰苦的革命工作,加之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他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1995年,这位为党和人民事业倾尽一生的革命战士,在北京悄然离世。

他的离去,让无数人深感悲痛与惋惜,但他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强大力量。

回顾陈丕显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

无论是早年投身革命,还是后来在各个岗位上的辛勤付出;无论是面对疾病的折磨,还是面对工作的挑战,他都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篇章。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

书翠谈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