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中,工业的的作用举足轻重,拥有庞大的工业体量不仅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财政税收,也能拉动服务业的发展。
在近些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正陆续成为不少地区的目标定位。既然是高质量发展,涉及工业领域的内容自然不可或缺。
在2024年末,济宁市明确提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其中“一个万亿”即全市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52195ac977483d680c166415b5621b.jpg)
用三年时间实现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济宁此次的计划完全可以用“猛”来形容。
工业经济万亿级计划,济宁“猛”在何处?
一、计划利用3年时间把不足5000亿元的规上工业营收提高至9000亿以上,堪称“难度系数五颗星”
根据公开数据,济宁市2024年的规模以上工业营收预计实现4750亿元,按照官方测算,至2027年,全市的规上工业营收将突破9000亿元,正式迈向万亿级。这就意味着济宁需要在2025、2026、2027这三年里每年都要取得不低于1400亿元的增量。
虽然官方说经测算是可以实现的,但面临的难度系数却是“五颗星”,毕竟济宁在2021—2024这4年的规上工业营收均低于5000亿元(2021年4612.7亿元、2022年4962.5亿元、2023年4962.64亿元、2024年预计4750亿元,体量甚至不及2022年、2023年),增速、增幅并不明显,要从2025年实现狂飙,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无疑是难以置信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6a5e47fe9d76e6667130ef9d89977b3.jpg)
二、对新能源产业寄予厚望,目标三年形成2000亿级的产业,比2022年大增20余倍
新能源是现阶段的热门赛道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动力电池、光伏、储能、氢能等均是在过去十年间被重点培育、招引的行业。
在冲击工业体量万亿级的计划中,济宁对新能源的目标是打造成2000亿级产业,20倍的增幅已无法用巨大来形容,因为济宁全市的新能源产业在2022年时才刚刚突破百亿。
既然计划在2025—2027这三年翻倍,一是颇具关注的宁德时代项目即将在2025年投产带来的底气,二是济宁能依托宁德时代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庞大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f71df68ef5de429a0b559905c2bdcd.jpg)
三、尽管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市场下行期,但对高端装备产业的目标仍高达2000亿元。
在济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深厚,更是在2022年实现规上营收1061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产品种类涉及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矿用设备、农机装备等。
在工业经济万亿计划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同样是到2027年达到2000亿级规模,虽然计划提升的幅度相比其他产业不大,但现阶段工程机械国内市场的下行期使得整个装备制造业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况且工程机械又是济宁装备制造业中份额最大的那一个。
若要让工程机械产业不在2025-2027年“拖后腿”,继续深挖海外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出口量仍是唯一选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34d6d0ef7d0011020e8f33ef1381e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