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时间最长的4位开国上将

喜爱历史的小迷弟 2025-01-24 20:48:25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在1955年划分了十二个大的战区,此后战区又不断的调整,到1985年全国调整为七个大军区。在这三十年间,多位开国将军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其中有四位开国上将担任过多个大军区的司令员,而且担任的时间也很长,都在20年以上,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位开国上将。

1、许世友将军

在我军能打仗的开国将领中,许世友将军绝对是排得上号的一位,他是我军有名的猛将。

许世友将军出生的许家洼在当时属于湖北麻城,现在已经划归为河南新县。年少之时曾在少林寺学过武,练就了一身武艺,长大后他曾到吴佩孚的军中当兵。1927年吴佩孚参加了黄麻起义,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此后的时间里,许世友一直在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打仗,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川陕苏区的反围攻作战,1933年的万源保卫战,他指挥一个师的兵力迎战敌军四个旅的轮番进攻,坚守阵地3个月,以近战、夜战击败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4次负伤。多年的战争使得他也不断的高升,后来更是做到了红四方面军主力红四军的军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世友被分配到八路军第129师任职,担任386旅的副旅长,参与指挥了香城固战斗、平原游击战争和反“扫荡”斗争。1940年许世友到山东抗战,在胶东地区与日寇作战,巩固和发展了胶东抗日根据地。

许世友将军

抗战胜利后,许世友仍在山东作战,他指挥部队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潍县、兖州等战役,1948年的济南战役,更是他一生的得意之作,仅用了八天的时间就攻克济南,活捉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将军在1953年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也是在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开始镇守祖国的东大门。此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许世友一直担任大军区司令员,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79年他指挥了广西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卸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85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自1955年任职南京军区司令员开始到1980年卸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为止,许世友将军担任了25年的大军区司令员,是任职大军区司令员时间最长的开国上将之一。另一个就是杨得志将军。

2、杨得志将军

杨得志将军也是我军的一战猛将,他的战争指挥生涯也是相当的长。

杨得志是湖南醴陵人,1928年随朱老总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长征路上更是作为开路先锋,率团担负前卫和先遣任务,到陕北后他已经是师长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得志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之后又相继担任过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等职,以“掏老窝”的战法,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

抗战胜利后,杨得志将军原本是被派往东北任职的,不过最后却留在了华北地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等职,指挥部队参加了邯郸、正太、青沧、保北、清风店、平津等战役。1949年太原战役后,进军大西北,参加了陇东追击战和兰州、宁夏等战役。

杨得志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将军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第五次战役、秋季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

1955年,杨得志被授予上将军衔,同年被任命为济南军区首任司令员,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后任武汉军区司令员,1979年又调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指挥了云南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不过没多久他就因病离开前线,交由副司令员指挥作战。1980年杨得志接替邓公任总参谋长一直到1987年卸任,是担任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开国将帅。

199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自1955年任职济南军区司令员到1980年卸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也担任了25年的大军区司令员。

3、韩先楚将军

韩先楚将军的名气更是传遍敌我两军,而且敌军还给他起了一个“旋风司令”的美称。

韩先楚将军也是湖北红安人,1930年参加革命,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建设和反围剿斗争,与其他红四方面军将领不同的是,韩先楚将军长期在红25军任职,是徐海东将军手下的一员干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韩先楚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后来他又相继担任344旅副旅长、代旅长、新3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在晋察冀一带与日寇作战。

韩先楚将军

抗战胜利后,韩先楚被派往东北任职,在东北战场上,他率领部队来去如风,打得国民党军队晕头转向,杜聿明从东北离职时说了一句话:“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

1950年,四野一路南下打到广东,在解放海南岛时,韩先楚力主早日解放,后来他亲率40军,43军四个师三万关东子弟乘坐400多艘风帆船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跨海进击海南岛。同年10月,韩先楚成为首批入朝参战的将领。

回国后韩先楚在1957年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司令员,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后任兰州军区司令员,1980年卸任,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自1957年任职福州军区司令员到1980年卸任兰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当了23年的大军区司令员。

4、陈锡联将军

陈锡联将军也是我军能打仗的将领之一,他是湖北红安人,14岁时就参加了红军,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建设和反围剿斗争,在红四方面军中逐渐做到了师级将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锡联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他率领部队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此次战斗是129师出兵第一仗,为129师东出抗日打了一个开门红。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相继担任过385旅副旅长、旅长,太行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等职,在太行山一带与日寇作战。

陈锡联将军

抗战胜利后,陈锡联将军仍在刘邓的指挥下作战,任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后为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豫北、淮海等战役。1949年全军整编后任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诸多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联被任命为炮兵司令员,为新中国炮兵的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1959年接替邓华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80年卸任,1982年和1987年两次当选中顾委常委,199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自1959年任职沈阳军区司令员到1980年卸任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担任了21年的大军区司令员。

小结:

许世友、杨得志、韩先楚、陈锡联四位将军,都是我军的战将,在战争年代都打出了自己的威名。他们四人中许世友、韩先楚和陈锡联都出自红四方面军,杨得志出自红一方面军。建国后任职大军区司令员均在20年以上。

1 阅读:150
喜爱历史的小迷弟

喜爱历史的小迷弟

学习传播共享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