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败乃兵家常事,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更甚。还有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顽强抵抗,也是历经种种磨难。
1959年,此时国家处于和平时期,180师曾历经战火,此时,郑其贵将军时任白城军分区司令员。

一次散步,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认出了他,他似乎十分激动,一把上前就抱住了他。郑其贵没有反应过来,警卫员立马也提高了警惕,谁知这名男子开口就说:“师长,您不认识我了?是我啊。”
那么,这人是谁?为何称郑其贵为师长?

这名男子不是外人,也曾是我军一位战士,还曾是郑其贵麾下的警卫班长,他叫王富贵。然而在郑其贵这里,王富贵已经牺牲在了战场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部队先后入朝参与作战,180师在1951年接到调令,于是入朝行动部署了起来。

180师入朝后,赶上了第五次战役,作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自然被委以重任。
根据上级命令,180师的战斗任务很快开始。来到战斗的第二天,我们知道敌军装备精良,但敌军足足十几辆坦克,最后还不是落得个被摧毁的下场。

而且敌军一个连被全歼,敌军只能是被在击溃的路上一退再退。如此,180师表现出色,当我军遇到艰巨的任务,这支部队自然而然就会被提及甚至担任重要作战任务。
直到第五次战役将要结束,这支部队一样是不辜负期望的。

根据战事需要,180师此前直接由兵团调配,战役快要结束,也便回归60军。
一切顺利的作战任务,谁承想问题却出现在了撤离时。

上阵打仗,我军不仅只有180师一支队伍,且还有友军部队进行配合作战。此前他们并肩而战,而后根据命令,其左翼的部队先一步进行了撤离,这时前方只剩180师,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可是前方的强敌。
如此,敌军部队怎会察觉不到,如若抓住这一时机,想必更能给予180师沉重一击。

见状,师长郑其贵赶忙带着部队向北汉江奔去,本来一切准备就绪的渡江回撤行动,却被叫停。
因为组织上考虑到主力部队的伤员撤退情况,势必需要一支部队顶上,而后180师时刻听从组织命令,就这样孤军与敌军奋战。
虽然危险重重,但180师战士们始终坚持着,足足两天的时间里他们努力掩护部队撤退,但终归是势单力薄,又怎能势均力敌呢。

随着美军部队与敌军其他部队会合,180师可以说已经撑不了多久了,摆在他们面前,最好的解决方法无异于回撤,只要上级命令没有下达,那么他们就势必要坚持到主力部队伤员转移完成。
考虑种种后,郑其贵则决定继续掩护任务,但180师的情况只会越发的糟糕。尽管没有等到上级的回撤命令,他们也不得不在军长的命令下开始撤退。

毕竟眼下的情况,他们只能如此。只是他们能想到的,敌人自然也会有所应对,而且没有了此前的渡江优势,他们的撤退行动只会更加艰难。
这不,汉江这个重要的渡口已经被敌军占领,他们想要渡过只能是另想他法。

众所周知,在革命战场乃至是在朝鲜战场上,我军夜间作战行动并不意外。而这次不得已,180师只能在夜间借助几根铁索涉水渡过,而敌人似乎只有应对,随着探照灯照来,我军的行动已然暴露无遗。
而后敌军火力袭来,本就不占优势的我军部队,只能遭受着敌军火力威胁,而后就是巨大的伤亡。

此战中有继续前进的战士,同时也有因为受伤被江水无情地冲走的战士,总之随着敌军炮火袭来,我军战况惨烈。
尽管后来成功渡了江,迎接我军战士的也不是希望,而是更加沉重的局面。

敌军在鹰峰山设伏,当180师战士到达,敌军随机而动,我军无疑投入敌军包围中,想要成功突围的可能只能说是渺茫。
但180师在郑其贵的带领下,势必坚持到最后一刻,他们分散开来,尽可能地展开突围,哪怕是牺牲的代价,他们也依旧坚持着。
而此战无疑对180师打击重大,最后更是一个溃败的结果。

郑其贵是1914年生人,但他从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参与一定革命作战任务的执行。先是在家乡的赤卫队,而后进入红军部队,他是一步步走来的,在我军他更是出色的一员。
从最初普通的红军战士,他经历很多,还可以说是历经了生死,而后逐渐担任更加重要的作战任务,并成为班长、连长等重要职务。

与我军其他军事将领不同的是郑其贵可以说文武双全。他此前在政治工作中一样独当一面。当时是在红军反“围剿”作战时,郑其贵在战场上身受重伤,无奈只能到后方医院进行休养。
然而战场局势千变万化,郑其贵的工作任务自然也会做出变动,如此伤好以后,他没有再返回前线,而是在医院做起了政治部组织科长,乃至是后来的红九军医院政治部主任等要职。

总之,即使是在政治工作中,郑其贵也能积极上任,并做出自己的巨大贡献。
当然后来抗战、解放等战争中,郑其贵显而易见是我军军事方面的重要将领之一。虽然在朝鲜战场上,180师出现了败仗,但他们的贡献却也是不可被磨灭的。

所以无论是政治方面的工作,还是后来军事斗争中,郑其贵都可尊可敬。如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参与临汾、太原等重大战役,终为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1959年,他已经是军分区司令员,继续为我军建设工作添砖加瓦。遇到王富贵的那一刻,郑其贵是十分意外的,毕竟过去180师历经磨难,在他这里,王富贵也便因此牺牲。

而后他又是高兴的,因为看到老部下还好好的,郑其贵当然开心。几经交谈后,郑其贵才知道。
王富贵并没有牺牲,只是被敌人俘了,直到停战协议签署,他也终于自由了。

只是经历了惨痛的教训,王富贵并没有回到部队,而是开始流浪,各做工作,努力生活,但他的生活似乎依旧得不到保障。
直到遇到郑其贵,在他的帮助下,王富贵得以到农场管理军马,生活也便好了不少。
同甘共苦180师所经历的,郑其贵同样身处其中。战场上的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甚至是冲锋陷阵。

在战斗最为艰苦的阶段,郑其贵何尝不是压力重大,长达多天的时间里,身为师长的他并不敢合眼,尽管体力已经透支,他也依旧坚持着,指挥着部队,更坚持着战斗。
同时战士们的信念,也是重中之重,有过政治工作的他,怎会不关注,在他的激励下,战士们同样继续努力着。

180师朝鲜战场上的表现不能算是好,最后的悲剧总会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而师长郑其贵便是其一。但细看下来,其原因也不能全部归咎于他,至少180师还得以保留四千多人,得以突围。

当然此战,郑其贵也主动站出来承担了责任,而他也始终是那个关心和爱护下属的师长郑其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