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不是着魔、搞是非|静波法师谈有人学佛为何会迷信

五台山便有美景 2025-01-24 06:16:35

什么叫迷信?

什么叫迷信?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或者任人摆布的随波逐流……编造出很多欺骗自己和他人,带有某种强烈希望和企图的故事……那就是迷信。这样的人,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和别人解脱自在,陷入想像和幻想的境界之中,不能自拔……佛教定义为:招魔!实际上,就是陷入了错觉,无法走出来罢了!

观世音菩萨肯定是慈悲的,但他慈悲的目的是让我们解脱!《佛说维摩经》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先以欲钩牵”是方便,“后令入佛智”肯定是根本。佛法的圆融在于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根本,那就是鼓励我们的贪嗔痴。

而佛教说:“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我们可以发财,但这仅仅是人生过程,不能永远。追求名利的人应当时时地向名利告别和再见!没有办法不这样面对!因为都是过程,都是没有主宰性的!所以我们需要适时随缘自在,因此而息心达本,这才是根本!

我们今天分享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要明白“依教奉行”的依据在哪里?《佛说妙法莲华经》告诉我们: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即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因为众生因缘各不相同,于是佛陀说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法门。为什么有这样多不同的法门?因为有八万四千类不同的众生!因为每个人的因缘并不一样!但是,无论如何,都是以解脱为根本!就是最终要悟入佛之知见!

不要忘了遵守佛陀所制定的戒律

佛陀制戒的因缘,就是要为弟子们立下一个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目的是好让佛教徒清净无为、少欲无争地过修行的生活,过共同解脱的生活。

大家一起来学佛,而不是一起来着魔、一起来搞是非、一起来烦恼和轮回。如果没有这个规则,那就一定会偏离我们的信仰的方向,且以信仰的名义招摇于社会……不但不能弘法利生,甚至于误导污染了人们,应该是可怕的存在。

当佛陀即将进入涅槃的时候,再一次地叮嘱弟子们,不要忘了遵守佛陀所制定的戒律。

我们不能忘记戒律。在佛陀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问佛陀说:“佛陀灭度之后,我们怎么办呢?以谁为师?”佛陀说:“以戒为师。”我们要坚持以戒为师,只是现在,我们很多人是以人为师。这应该是一个误会。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误会,虽然人能弘道。

我们很多人学佛之所以没有成就,那就是因为我们现在以人为师,但人不是佛。我们一定要明白:以戒为师,这是佛陀所制定,不是个人的一厢情愿杜撰。告诉大家:偏离轨道、偏离方向,不应该是这样的。佛陀最初是这样讲,那么我今天也应如是说,就是把佛陀当年的教诲告诉给大家,事实的真相就是这样。

0 阅读:0
五台山便有美景

五台山便有美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