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公案,传承千古丨纪念曹洞宗祖师希迁禅师

五台山便有美景 2025-01-25 06:24:10

石头希迁禅师,曹洞宗祖师与马祖道一禅师并称“两大士”石头希迁大师传禅湖南马祖道一大师落庵江西,参禅修学的人,至江西者必参马祖,入湖南者必访石头后世“走江湖”的俗语便由此而来

寻思去

希迁禅师十二岁时,到新州礼拜六祖大师。六祖一见到他就显得非常欢喜,再三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这孩儿将来当能继承我的禅宗真法啊!”因此送了他很多吃的东西,并劝他出家。

于是,年幼的希迁禅师就这样落发了,然而才过了两年,六祖就准备要入灭。眼看师父就要走了,希迁禅师自然很着急,自己都还没学到什么,以后怎么办呢?于是急忙去请教师父:“和尚百年后,我以后怎么办?”六祖只回答了他一句话:“寻思去!”

图片由AI智能体生成

年轻的希迁禅师一时没有明白师父话中的意思,六祖圆寂后,他终日独坐,冥思苦想,但终不得要领。曹溪的首座和尚看到后问他:“师父都已经走了,你还老坐在这里做什么呢?”

希迁禅师回答:“师父临寂前告诉我‘寻思去’,我是在奉师命修行啊!”

首座和尚一听就笑了:“你有位大师兄名叫行思和尚,现在住在江西吉州,师父老人家是指示你的因缘在他那里,叫你去找他啊!”

禅师得其点破,恍然大悟,始知六祖遗嘱之意。于是千里迢迢,行脚至青原山,依止这位年长他二十九岁的师兄学修。

众角虽多 一麟足矣

希迁禅师见到行思大师时,行思大师问他:“你从何处来?”

希迁禅师答:“曹溪。”

行思大师问:“你在那里得了什么?”

希迁禅师答:“学人未到曹溪前,也没有失去什么。”(佛性人尽具足,没去曹溪以前,我的佛性本具,也没有失去什么呀!)

“那你为什么还去曹溪呢?”行思禅师反问。

希迁禅师答:“如果没有去曹溪,怎么知道从来没失去呢?”(虽然不缺少佛性,但并非人人都能亲见自见的,要证见自己的本来佛性,还得假藉善知识的方便指示。)

行思大师见他年龄虽小,却悟性不凡,心中欢喜,就不准备再堪辨他什么了。谁知希迁禅师这时反过来出奇地问道:“曹溪六祖大师还认得和尚您吗?”

“那你现在认得我吗?”行思大师轻轻一拨,不留痕迹地把问题还给他了。

希迁禅师答:“认得,可又怎么能认得到呢?”

行思大师这时欣然感叹地说:“众角虽多,能得到麒麟的一角就够了。”

自此希迁禅师深得行思大师器重,尽付心法与他。

经典记述师(青原行思)问曰:“子何方而来?”迁(石头希迁)曰:“曹溪。”师曰:“将得什么来?”曰:“未到曹溪亦不失。”师曰:“恁么用去曹溪作什么?”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迁又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师曰:“汝今识吾否?”曰:“识。又争能识得?”师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景德传灯录》卷五

狮子的吼声

后来,希迁禅师得到行思大师印可之后,离开青原山前往南岳衡山南台寺。

希迁禅师来到南台寺时,有人告诉怀让禅师,有一青年禅僧,如如不动地坐在石头上面。

于是,怀让禅师就吩咐侍者:“到山门外调查一下,坐在石头上的那个禅僧是谁?责备他玩弄什么玄虚?假如他承认,你就问他,石头上的东西,移植后还有活的可能吗?”

侍者就用这句话回报希迁禅师,希迁禅师回答说:“诸佛如来的世界里,没有可搬动的东西,也没有死活这句话”。

侍者回来报告,怀让禅师又派侍者再去考问希迁禅师道:“如何才算是真正的解脱?”

希迁禅师:“谁绑住了你?”

侍者:“什么才是净土?”

希迁禅师:“谁污染了你?”

侍者:“什么才是涅槃?”

希迁禅师:“谁把生死给了你?”

侍者回来把这些问答报告给怀让禅师,怀让禅师听后双手合十,一言不发。

六祖惠能大师门下两大弟子: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已是当代宗师,而他们都认为:“在那石头上能听到狮子的吼声。”

0 阅读:1
五台山便有美景

五台山便有美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