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条消息,根据国信证券测算,比亚迪的产品均价 10 年内增长近 2.5 倍,2020 年乘用车加权均价大约 13.52 万元,2021 年有望达到 15.17 万元,不仅领先国内自主品牌,甚至已追平国内最畅销的合资品牌大众汽车。
小编认为单车均价的上升是自主品牌向上吹起的集结号,到底是什么推高了自主品牌的溢价率呢?
单车均价是什么?
单车均价是指车企汽车销量和总成交价格的商得出的每台车的平均价格,单车均价能够展现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为这个品牌买单,也能反映车企品牌向上的效果。显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单车均价已突破10万元,国产车早已不是人们过去印象中的样子了。
换个说法,以前在买车的时候,总是说要花个三五万快就买国产车,因为便宜,也就是在销量和成交价的基础上,单车均价很低,只愿意出很低的价格去买国产车。
今非昔比的中国自主品牌
有目共睹,经过二十余年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形成马太效应,强者在市场的洗礼下大放异彩,而自主品牌已经不再是小劣粗糙的代名词,已经脱离了山寨的壳。
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在销量、技术等层面抵御了合资品牌的冲击,拥有了独立作战的能力,在这种势头下,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中国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的增强,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这给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中国自主品牌生存环境今非昔比。
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技术进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民族自信心显著提升,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心大大恢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并且以用以购买和使用国货为荣。“中国制造“,不再是负资产,这给中国品牌汽车在国内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消费者越来越认可国产汽车的品质,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已今非昔比。国信证券根据乘联会口径进行测算,2020年长城汽车的单车均价为12.28万元,长安汽车的单车均价为10.14万元,比亚迪则为13.52万元。
单车均价折射出品牌溢价率
曾几何时,中国自主品牌总会因为品牌标识被认为是便宜的车,品牌竞争力在汽车的国际社会上不被认可,同样的丰田、大众略低的配置上都会因为品牌的原因价格会高于自主品牌价格,而且消费者还会去买单,美其名曰合资汽车质量高于自主品牌汽车。
我们不可否认,在自主品牌摸索的初级阶段,一些车企为了利润率而突飞猛进的生产良莠不齐的汽车,让自主品牌蒙羞,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品控的上升,研发的投入,今天的自主品牌已经赶上合资品牌,有些还超越了合资品牌,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其买单。
“这几年自主品牌的进步有目共睹,造型、动力系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在车机方面、多媒体方面、智能化方面,非但不会差,反而比合资品牌一些车企更好。”在6月13日的2021年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
不是偶然 是不懈的努力让比亚迪打好翻身仗
在这自主品牌的汽车市场里,冲锋陷阵敢于叫板的不得不提比亚迪。
一款F3冲进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卖到现在。而比亚迪向新而行不断挑战自主品牌的天花板,从现有的产品结构来看,比亚迪在售车型有25款,不同配置的产品达52款,其中售价在20万以上的车型有6款,在售产品有15款。而且,售价最高的比亚迪唐(新能源)已高达34万元。由此可见,比亚迪产品类型丰富,产品架构多元化,同时不断开拓高端产品市场,提供给消费者多样选择。
据悉,比亚迪年底将发布高端品牌,首款车型预计明年亮相,售价在50万元-80万元。新的高端品牌及车型发布,势必会提高比亚迪品牌高端化水平,进一步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
目前比亚迪拥有王朝和e网两大销售网络。秦、汉、唐、宋、元,一款款饱含领先技术并不断迭代升级的汽车产品走向消费者,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其中,比亚迪汉自去年上市至今,热度不减,累计销量已突破8万,是比亚迪最主要的销量担当。
同时,对比比亚迪汉和其他品牌车企的车型热度,通过2020年的百度指数发现,比亚迪汉的百度搜索指数,在同级别新能源车产品中遥遥领先。
单车均价让比亚迪品牌认知度陡升
根据官方数据,2021年5月,比亚迪销售新车45176辆,同比增长45.3%;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1681辆,同比增长198.8%,销售成绩亮眼。其中,汉车型当月销量高至8214辆,累计销量逾8万辆,是比亚迪销量的主力军,同时填补了中国品牌在中大型C级轿车市场热销车型的空白。畅销车型是一款20万级别的高端车型,侧面反映了比亚迪高端品牌建设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考,比亚迪以“甲企业”的身份出现在全国乙卷文综第38题中,进一步印证了比亚迪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随着汉唐车型销售持续发力、DM-i车型大量交付、未来新高端品牌上市,比亚迪将引领中国汽车品牌不断突破,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
单车均价提升 比亚迪都干了点啥
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报来看,公司汽车产销量相较去年同期,均出现小幅下滑,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出现两位数下滑。但公司营收增长超过20%,净利润增长超过15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超过200%,业绩表现相当稳健。
根据年报,比亚迪三大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64%、38.34%和7.72%。很明显,汽车业务成为比亚迪的主要支柱产业。
其中,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840亿元,同比增长32.76%。业绩的增长离不开研发投入,2020年,比亚迪研发费用支出达85.56亿元,同比增长1.60%。同时,比亚迪的研发团队依然十分稳定,凸显了一个重视研发的理工科车企实力,公司研发人员达到3.58万人,相比2019年微降0.03%,占比达到15.95%。
2020年3月,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其自主研发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也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除了刀片电池,比亚迪在技术领域还推出了另一“杀手锏”——DM-i超级混动技术。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名单中,比亚迪也赫然在列,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持股名单中,对比亚迪的持股市值已达到58.97亿美元,这意味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已获得超24倍的收益。
刀片电池与DM-i超级混动技术强竞争力,带动公司汽车业务向上。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全新纯电e平台车型也将上市。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比亚迪无疑是佼佼者。
那么你愿意出多少钱去买比亚迪的车呢?
和你在一起
汽车发展史上的倒退[笑着哭],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