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养号”的饭圈,这一次激怒了图书行业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20-11-26 10:46:17

在“饭圈”,粉丝为了给“爱豆”打榜,在社交媒体上“养号”的做法并不少见。有时,粉丝自己也称其为“养耗”。简而言之,一个人注册了多个账号,通过增加活跃度等方式使它们成为正常的账号,当“养号”完成,即可为“爱豆”电影或音乐作品刷分打榜。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粉丝的“养号”进入了图书出版行业。他们在豆瓣上标记、评论图书,影响图书评分,已经引起行业不满。 近日,一篇来自图书编辑“贝塔减”的《来自一个编辑的心声:王一博的粉圈,请你们离我的书远一点!!!》 的豆瓣日记,就使这一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截至25日晚,《编辑心声》一文在豆瓣上已有接近两千人次转发。

受到影响的书籍不仅包括“贝塔减”作为编辑新人负责的第一本书《记忆记忆》, 还有下半年在国内新发行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鳗鱼的旅行》《凡人之心》,以及包括“四大名著”系列和《格林童话》在内的经典作品等。

对此,11月24日傍晚,豆瓣官方账号@豆瓣图书发表声明,将“严厉打击任何‘养号’及组织行为”。 次日下午,王一博工作室微博号@YIBO-OFFICIAL也作出了反对“ 养号刷分”、“评论注水”的回应。

在这次豆瓣“养号”事件中,粉丝与豆瓣老用户之间的矛盾再一次浮出水面。

那么,为什么粉丝们要千方百计在豆瓣“养号”? 哪些图书更易“沦为”粉丝“养号”的工具? 粉丝的“养号”是怎样伤害了编辑和读者,又进一步影响了豆瓣的用户生态?

可复制的“养号”生产模式

11月23日13:09分,豆瓣用户“。” 一篇名为《来自一个编辑的心声:王一博的粉圈,请你们离我的书远一点!!!》的豆瓣日记进入公众视野并逐步发酵。该用户实为负责俄罗斯诗人、作家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记忆记忆》一书的编辑。《编辑心声》一文指出,《记忆记忆》一书篇幅长达23万字,光注释就有200多个,这样一部并不易读的长篇小书,却在11月20日——双十一正式上架开售后的短短10天——一天之内多出了上百条标注“读过”的点评。

在豆瓣用户“。”看来,这些评论大多来自王一博粉丝们的养号,内容具有较高相似度,其中包括复制粘贴豆瓣中关于此书的基本信息和其他短评、万金油式的笼统概括和书本内容并不相关的心得感悟。由下图不难发现,充斥在《记忆记忆》一书下方的短评基本均复制了两条最热评论,或者仅以“不错”、“好看”等万金油式的语言进行评价。

△豆瓣《记忆记忆》一书下的短评,多为复制粘帖的雷同评论。

实际上,粉丝“养号”的行为并不少见,在“饭圈”也常被称作“养耗”。

在豆瓣,除《记忆记忆》之外,还有不少书成为了这些粉丝养号的前线阵地。粉丝们选择的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出现在豆瓣主页推荐榜单中的作品,《记忆记忆》即属于这一类。根据豆瓣用户@燕仰 整理的“被饭圈用来养号的那些作品”,粉丝用来养号的作品还包括今年下半年出版的《凡人之心》《鳗鱼的旅行》《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以及《夜晚的潜水艇》等。

另一类则大多为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经典的“四大名著”、《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以及日本悬疑畅销书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等。

△豆瓣《鳗鱼的旅行》一书下的短评,可适用于任何一本书。

《编辑心声》文章发出后,微博“王一博超话”中的部分粉丝建议“养号”时应尽量避免文艺小众的作品,而更多着眼于这类更为经典的书目,此外也包括呼吁去给自己真正看过的书影音评分。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粉丝通过豆瓣号给各类书影音作品打分是为了让账户获得更高的“权重”。

何为权重?根据赵丽颖粉丝所发帖“‘关于豆瓣’【折角符号】颖豆军”,只有获得一定权重的用户的评分才有效,且评论不会被折叠。而用户注册年龄、活跃程度以及有效程度直接影响用户权重,类似的内容也出现在“易烊千玺·封闭货车”豆瓣小组中。

因此,基于对豆瓣权重的认知,大量粉丝群体开始养号以便在偶像发表作品时发布有效的评分与评论。一套豆瓣养号“教程”也相继在微博超话社区、豆瓣小组等粉丝平台传播开来,粉丝们也创建起了相关群组。

△微博用户@赵丽颖豆瓣基地,赵丽颖超话。

这类养号教程大多强调将豆瓣账号打造成“路人属性”,即在取名、头像和“养号”期间发表的内容中不带粉丝属性。粉丝“养号”的评论内容则使用模式化的语言,大多来自粉丝群的统一输出,并常复制粘贴其他短评和豆瓣书籍页面的基础信息,相似性较高。

此外,“养号”注重每天、每周的坚持,即在粉丝群中一般设置每天或者每周评价几部作品的要求,也鼓励发长评。

△豆瓣某粉丝的批量打分。

“养号”:粉丝表达与公众隐忧

粉丝“养号”,主要是为了推广偶像作品、控评以及“反黑”。大部分养号的注册及活跃时间直接受到其偶像新作品发布时间的影响,一般稍早于后者,以便在作品需要“安利”和“控评”的时候成为权重较高的有效号。

此外,粉丝群体内部也有“反黑”的集体性话语。在一些粉丝看来,这类在豆瓣对其偶像打一星的评分,和对偶像本身的过激的负面评价的用户可能来自与其偶像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流量粉丝之手,也有可能来自出于恶意的营销号等。比如上图中的应援话术:“豆瓣影评黑子水军肆意横行,对电影恶意刷一星,甚至未上映就开刷差评,试图拉低电影口碑!楚乔传,密战下皆是如此!希望虫子们真正动起来,为即将上映的女儿国出份力”。各路流量粉丝之间的矛盾也掺杂于其中。

因此在《记忆记忆》编辑发声之后,微博“王一博超话社区”中也出现各种不同的回应声音,粉丝在表示对《记忆记忆》编辑歉意的同时也包括这类“反黑”诉求的表达。同时,也有粉丝认为新出现在《记忆记忆》此书短评中打一星的行为更有可能是来自他人“嫁祸”王一博粉丝群体的行为。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粉丝内部为了不为偶像“招黑”,也会试图采取最好的方式解决争议。比如在《记忆记忆》编辑发声之后,部分粉丝也对一些王一博粉丝站的不恰当回应作出负面反馈。比如也有粉丝对关于微博用户“@王一博奶宣站”发布的“不要与之申辩,也不要盲目道歉,亦不要扩散类似话题”等话术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类似“不要盲目道歉”的话术存在冒犯非粉丝群体的可能。

《记忆记忆》一书的编辑“贝塔减”则在11月24日针对粉丝的道歉作出说明:

“以下是我的回复:我相信你的真诚和歉意,也知道粉丝和豆瓣真实用户当然会有重合。只是当粉丝这个模糊而流动的概念,在缺乏有效力约束的管控核心时发起活动,个人是否真的可以收拾一群群的烂摊子?”

而微博不少网友也发表了各自的态度,粉丝之外的群体基本均反对、抵制豆瓣养号之行为,认为“流量”粉丝豆瓣养号的行为实则冲击了豆瓣社群的公共规则以及由“小众”、“冷门”文艺爱好者建立起来的网络“社会契约”。更有微博用户@译艺的意义表达了粉丝养号根本性的隐忧——即便粉丝不在其他与其偶像无关的作品中进行“养号式”的评论和打分,但其出于“保护”偶像的目的是否“挤压非粉丝的表达”,依然值得考量。

直至11月25日下午五点,豆瓣中《记忆记忆》一书的评分由11月24日傍晚的8.7分升至9.2分,并占据“豆瓣读书”实时热门书影音榜单的第一位,并有377人标记“读过”。但显示的223条短评中依然存在不少“注水”的评论,和复制粘贴的内容。

此外,也出现了针对实时热点的评论。对《记忆记忆》一书的打分和评论俨然成为了发表个人对这一公众事件观点的舆论场,进一步冲淡了针对《记忆记忆》一书本身具有参考价值的评分与评论。

△豆瓣《记忆记忆》一书的短评节选。 作为“养号”及其争端发酵场所的豆瓣

粉丝养号的行为并不少见,也不局限于豆瓣,但豆瓣对于粉丝而言确有独特的价值。不同于海外存在“IMDb”“Rotten Tomatoes”“Metacritic”和“Goodreads”等多种评分评论网站,国内少有可信度能与豆瓣匹敌的评分平台。

△《豆瓣一用户在其《流量明星粉丝豆瓣养号刷分》一文中强调了豆瓣评分的重要性,来自刘诗诗超话。

学者高佳雨和王聪艳将豆瓣归为“虚拟社区”中的“兴趣社区”,兴趣在豆瓣成为了构成小社群的“黏合剂”,同时也建构起以“基于自我个性和兴趣偏好”的集体认同。兴趣的多样性以及这一网络社群结合模式,同时使得豆瓣页成为了小众文艺爱好者的聚集地。对于一部分豆瓣用户而言,豆瓣为其提供了一方不同于其他社交媒体的净土,并赋予了文艺情怀,使“知识青年”们获得集体认同感。

其中,“豆瓣读书”更是成为了阅读爱好者们围绕某一本书各抒己见的讨论平台。因此在“豆瓣读书”,基于对某一本书内容、观点的探讨形成的社群,不可避免地与粉丝养号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形成了对立。为养号而评价的模式消弭了原本可以形成对话的文化社群。即便粉丝给书目打了高分,依然冲淡了编辑和其他读者找到真正有价值的评论和志同道合好友的可能。

而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曾庆香教授的研究,“饭圈”构建身份认同本身也有其逻辑,其中包括“将偶像或群体目标分级进阶,让群体目标像偶像事业一样,成为一级级台阶,让群体全员参与打造数据,使成为活动的‘观看的参与者’。”在此,“豆瓣读书”用户和“流量”粉丝之间的认同逻辑出现分歧,而这一分歧也直接导致了其对评价体系采取的不同理解和行动。

“饭圈”让圈内群体全员参与打造数据、帮助偶像实现上升的逻辑原本没错,只是粉丝表达爱意的方式,但错的是“养号”等行为造成了虚假评分,并强势入侵了另一种逻辑的生存空间。豆瓣平台本身早已意识到大量粉丝涌入对其用户生态造成的影响,与水军的博弈也已长达近15年之久。此前豆瓣就已经通过增加“折叠短评机制”来防止水军刷屏。本身根据不同豆瓣账户的注册时间、活跃程度对其评价进行“权重”,也是对抗水军的方式之一。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增的权重又催生了粉丝的“养号”行为,反而将无效的评论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可以想见的未来,豆瓣平台、豆瓣原生用户和流量粉丝的斗争还会继续。哪怕豆瓣进一步完善鉴别水军、防止养号的措施,只要“饭圈”的根本逻辑不改变,系统的更新就永远跑不过粉丝的爱。

本文转自新京报APP 作 者:汪天飏、肖舒妍

本文编辑:秦婷婷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