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经历了“影视视频时代” “网络视频时代”之后,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全新的“视频社会化时代”。2020年被定义为中国视频社会化元年。
2020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超过5.6亿,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超过3亿,短视频用户超8亿……
随着5G、AI及移动互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视频已全面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方式、沟通形式和融合态势。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以及视频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与民生和实体经济产生关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大加速了网络和视频与社会各层面、各领域的融合,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都愈加视频化,视频技术、内容、平台都愈加社会化。
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经历了“影视视频时代” “网络视频时代”之后,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一个全新的“视频社会化时代”。2020年被定义为中国视频社会化元年。
“视频+”模式加速各行业智能化转型
《报告》指出,在产业经济领域,视频正以生产要素的形式参与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动能。 “2020年上半年,全国直播电商超1000万场,活跃主播数超40万,观看人次超500亿,上架商品数超2000万。电商直播正在以实际行动助推实体经济的新发展。”阿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的革新与普及,从底层重塑了内容生产的形态,从而渗透至内容生产全链条,重新定义视频产业及其边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郑雯说。视频产业链正加速向上下游纵向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图谱,带动内容制作、基础技术支持、第三方服务支持等上下游产业扩张与发展。 视频在教育、医疗、商业等方面的普遍运用,横向拓展了全行业的“视频+”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视频+教育”实现师生互动与教育资源共享,“视频+医疗”切实提升就诊效率,“视频+电商”解决了消费产业链供需痛点,“视频+办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效率。此外,作为5G重要的商用领域,超高清视频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机会,加速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 “视频+扶贫”成为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视频一方面带动贫困地区的资源流动,弥合城乡经济差距;另一方面推动了知识普惠,帮助贫困地区用户通过在线课程提升劳动能力,以扶智带动扶贫。 在赋能疫情防控方面, 视频及时填补“信息沟壑” ,稳定公众情绪,人们还通过点赞、转发、留言等方式开展交流互动,分享抗疫故事,从个体叙事视角展现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决心。 可视化兴趣应用更贴合不同兴趣爱好及精神诉求
什么样的视频内容受欢迎?
基于优酷、爱奇艺、芒果TV、腾讯、西瓜视频、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生活板块标签进行汇总统计的词云图显示,宠物、美食、时尚、旅游、摄影摄像、剧情、服饰等兴趣标签颇受欢迎。
“这表明,视频社会化时代的内容供给已经从 泛娱乐化转向更加多元的可视化兴趣应用 ,贴合不同年龄、身份的兴趣爱好及精神诉求。”郑雯说,“可视化兴趣社区的形成与兴趣共享,体现了视频展现美好生活图景、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巨大能量。”
《报告》认为, 视频社会化时代,更高质量、更专业的视频技术和视频环境正在推动精神需求整体升级 。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成为视频“网红”,各大传统博物馆入驻短视频平台,推陈出新,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在推动全民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视频社会化推动了知识共享平台的打造,借助视频类平台增长知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知识范畴涉及生活科普、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
另一方面, 视频社会化的功能潜力快速上升 ,以视频技术为基础的直播经济新形态直接服务日化、财经、教育、健康、企业服务等门类,形成更高质量的普惠经济,推动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双重升级。在就业层面,头部主播带火了一批依托视频产业的新兴互联网职业,“互联网营销师”等正式成为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
未来着重构建以人为本、万物互融的智能科技新生态
在日前举行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2020上,OPPO推出“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该系统以感知人像和画质增强两大引擎,分别针对人像拍摄时的人物主体和整体画面进行针对性优化,共同实现“人美”“景美”的拍摄效果。据介绍,这是OPPO多年美颜技术积累的一次释放,是针对视频人像拍摄的专业技术系统。
基于2020年抖音平台的视频内容元素识别分析发现,“人物”在视频内容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视频叙事中最主要的对象。这也预示着人物拍摄将成为视频技术和智能设备升级的新突破点。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技术串联,视频生产要素正在快速积累,实现视频生产力的爆发性增长。视频渗透进社会方方面面,不仅拉动数字经济、丰富生活、增强沟通,更为社会各领域的智慧化管理、智能化升级提供良好基础。
“技术连接与串联只是基础,融合才是趋势未来。技术服务融合、组织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科技与艺术人文融合将是万物互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人文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说,“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人性,通过致善式创新,才能实现至美的世界”。
《报告》认为,视频社会化加速了“万物互融”进程,人文因素的影响将不断加强。视频社会化的未来,重点将是如何构建以人为本、万物互融的智能科技新生态。
《报告》部分内容摘编附后,以飨读者。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快速崛起的新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核心技术的进步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在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升级的进程中,视频正在成为愈加重要的信息载体,技术驱动引领内容提升进而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视频产业生态,催生产业链价值链聚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提升美好生活获得感,增进社交跨界融合。
三、发展:产业聚变、治理创新、美好生活、社交方式
移动通信技术从2G到5G的进步,也是传播内容从文字、图片至视频进而推进智能化内容生产的革新过程。视频以生产要素的形式参与到各行各业发展中,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产业聚变的关键性动能。
1.视频社会化纵向激发全链条产业扩张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设备逐渐取代传统的广播电视终端,网络视频平台与广播电视业的产业融合,形成了专业的内容制作与商业运作模式。
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超越传统网络视频平台,成为引领视频行业发展的支柱力量。这一时期,包括以音乐短视频+直播+社区化运营为标签的抖音、以“去中心化”为典型特色的快手等等,各具特色的短视频平台百花齐放。从商业规模来看,2019年网络视听产业市场规模为4541.3亿元,其中短视频占其中的29%,同比增长178.8%,增速最快。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7.92亿,短视频用户渗透率超70%,成为互联网第三大流量入口。
视频直播平台经历了从泛娱乐化内容生产向精细化运营转变的过程,直播渗透至电商、财经、教育、体育等垂直行业中,演变出多种变现模式。基于“消费类直播”的淘宝直播影响广泛,基于“社区生活方式”的小红书直播特色鲜明……这些视频直播平台真正做到了渗入国民经济并以带货促销实现了对实体经济的反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62亿,占网民整体59.8%,电商直播用户规模3.09亿。同时,直播产业也与短视频产业融合,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网络直播平台。
2.视频社会化横向拓展全行业“视频+”模式
视频社会化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条件,全行业的“视频+”模式正在涌现。
视频+教育: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类学校采用视频网课方式,实现师生互动与知识共享,满足人民群众特殊时期的教育需求。
视频+医疗:互联网医疗平台访客量大幅增长,用户消费习惯正逐渐养成,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视频医疗相关产业发展。
视频+电商:截至 2020 年 6 月,中国电商直播规模达3.09 亿,是2020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同时,电商的业态革新与延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创造了更多新兴就业岗位。
视频+办公:日常视频远程办公有了进一步发展,截至2020年6月,我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1.99亿;网上招聘用户规模达1.12亿。
3.超高清视频驱动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5G高速率、高容量、低时延、低能耗的特点为超高清视频产业打开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超高清视频产业正在迎来历史性机会,加速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超高清视频产业涉及数十个相关产业,从核心元器件、视频生产设备到网络传输设备、终端呈现设备再到应用与服务均有涉及。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020年,在政务传播、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方面,视频社会化为全球社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1.创新政务传播
视频在记录与再现、议程设置、政治形象塑造与调动公众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实拍类视频对信息传播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能够增进传播认同与传播参与。截至2020年6月,各级政府共开通政务抖音号25313个,涌现了长安剑、国资小新、共青团中央等一批政务IP。
创新的Vlog新闻在政务传播中表现突出。Vlog口语化的叙述、第一人称的平民视觉拍摄,真实感更强,更具说服力,通过“共享空间”营造出“我们在一起”的感受,通过微观视角展现有温度的民生。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两会Vlog”微博话题引关注,记者用一台手机就能以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严肃的政务传播话题,这一过程中,运营商提前搭建5G临时基站,终端厂商5G调试配合,功不可没。
视频作为政务传播的重要内容与方式,有助于构建政务机关的亲民形象,拉进与群众的距离,促进干群融合,成为辅助政务服务实际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
2.助力精准扶贫
“视频+扶贫”越来越成为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让农村产品“走出去”,将城市资源“引进来”。通过在视频平台上聚合人气,吸引流量,以较低成本获取外界关注,运用电商扶贫、文旅扶贫等模式,帮助贫困地区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带来经济效益。当前中国电商扶贫已累计支持1180个示范县,实现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
视频普及一方面通过注意力资源带动了贫困地区的资源流动,弥合了城乡经济差距;另一方面推动了知识普惠,帮助贫困地区用户通过电商实战教程、农业技术教学、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等系列课程提升劳动能力,以扶智带动扶贫。
3.赋能疫情防控
视频可以将有效信息迅速、生动地广泛传播,及时填补“信息沟壑”,消解大众的恐慌心理,成为赋能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
抗疫专题报道、专家防疫知识科普与辟谣等视频将大众最关心的内容直观清晰地呈现,降低了大众的不确定性,缓解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帮助大众调节心态,获取信息。
疫情下的新闻产品形态更为丰富,方式手段更为多样,采用短视频、Vlog记录、直播、原创卡通动画等视频形式,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视频媒介点面兼顾,将宏观疫情进展与微观个体叙事相结合,既有对整体疫情发展、防控措施与成果的视频报道跟进,也有个体叙事,通过个人故事体现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决心。
1.精神需求:更高质量、更专业的视频技术和视频环境助推全民精神需求的整体升级
视频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对生活现实进行视觉再现,通过线上交流形成活跃的信息场,从而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自我表达和精神诉求,视频已经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生活方式。
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视频娱乐化,而是有更多样化的升级需求。视频社会化时代,更高质量、更专业的视频技术和视频环境正在推动更多元、更美好、更专业的精神需求整体升级。
视频社会化推动更美好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成为视频“网红”,各大传统博物馆入驻短视频平台,推陈出新,让文物“活”起来也火起来;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有1275个呈现在抖音上,国家级非遗全年被赞33.3亿次。
视频社会化推动更专业的全民学习型社会建设。视频社会化推动了全民知识共享平台的打造,丰富和拓展了学习的边界。通过视频类平台增长知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知识范畴涉及生活科普、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视频社会化同时大大推进了精英化的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走向社会,以更低的门槛实现知识普惠。
视频社会化推动更多元的可视化兴趣社区共享。各种形式的视频搭建影像话题形成垂直细分的可视化社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用户汇聚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参与空间,在社区中积极表达自我,满足精神需求、丰富自身生活。从年度增幅最快的KOL视频内容类型上看,越是“小”的垂类,数量增幅越大,以汽车、美食、美妆最为典型;各大垂类正在不断被开发,兴趣圈层拓展迅速。
2.物质需求:服务实体经济形成更高质量的全民普惠,推动公众物质需求的整体升级
视频社会化的过程,也是视频从最初较为单一的娱乐属性转向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以视频技术为基础的直播经济新形态服务日化、财经、教育、健康、企业服务等几乎全部门类,形成更高质量的普惠经济,推动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双重升级。
视频社会化惠及民生百态。首先表现在就业层面,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带火了一批依托视频产业的新兴互联网职业,“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名称正式进入人社部官方文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国线上产业如火如荼,对视频直播人才需求显著提升。同时,视频社会化直接导致实用性属性上升,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转型,惠及民生百态,推进美好生活物质性实用需求的满足。
视频社会化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2020年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达到 5.62 亿人,同比增加 30%。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全国直播电商超 1000 万场,活跃主播数超40万,观看人次超500亿,上架商品数超2000万。视频媒介正作为重要载体对传统零售的“人-货-场”逻辑产生深度影响,重构产业链与价值链,助推实体经济新发展。
视频社会化时代不同于影视视频时代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带有共同观看和网络互动的社交属性。这有助于补充或增强用户的社交圈,放大用户的社交影响力,帮助构建一种创新的社交网络。
视频社交作为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承载体之一,已成为浸润人们日常生活的关键词。在中国最大的社交类应用工具微信上,“微信指数”数据显示,“视频”已成为社交平台的超高热度概念。2020年11月的数据显示,“视频”一词的微信指数高达92622743,成为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
视频化社会中的视频社交正成为构筑社会认同的推进器。研究表明,视频作为新兴的交流媒介,有利于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区隔,打开人们内心情感的障壁。视频社会化带来的新视频时代正在改变人与人的社交方式,依托视频社会化动能,形成一种跨越群层隔膜的社会互动新模式。
1.视频社会化推进了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方式的传播扩散
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强大的消费力和网络影响力,他们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正在突破群体边界,推动消费升级的社会潮流,被越来越多的群体认同。视频平台打造的符合中等收入群体审美的视频产品,使得该群体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风格被更多人看到,作为讨论话题被更多人关注,作为一种意义被更多人理解。不同社会群体围绕视频主题,讲述自己的生活,在更具公共性、社会性的议题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理解更多元的认知逻辑,实现了不同社会群体沟通对话的可能。
2.视频社会化推进了更多样的职业展现、社会可见度与群体认同感
短视频平台给予普通人通过视频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视频的信息与传播技术整体提升了社会的“可见度”。伴随视频技术和视频平台的发展,众多便捷的视频功能大大降低了视频的使用门槛,让过去不可见的职业身份和生活方式变得更可见,从而激发社会情感共鸣,增进群体认同,展现了群体互联的无限可能。
3.视频社会化推进了代际群体间的文化融合
视频技术让人们的表达方式迎来重大革新。一方面,不同群体逐步诞生了独有的语言和交流体系,形成众多的“圈子”;另一方面,视频的无门槛性也促进了不同圈层、不同代际群体间的文化“破圈”。在“画圈”和“破圈”的相互作用中,群体间的关联方式被重塑。对哔哩哔哩《后浪》视频的文字评论语义网络分析发现,评论内容形成了5个主要的子语义网络。借助视频,“前浪”与“后浪”沟通,“后浪”向“前浪”喊话,发起了试图被理解的发声行动。在视频营造的空间中,“后浪”与“前浪”得以碰撞,形成了打破“次元壁”的成功尝试,也基于此迸发出文化和解的诸多可能。
4.视频社会化推进了跨越群层的社会互动新模式的建构
青年人是视频表达的主力军,他们以视频为媒介,获取资讯,娱乐和学习,还能借助视频社交寻找兴趣群体,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如今的90后、00后更愿意通过视频在网络上与陌生人倾诉,用户通过观看视频,参与互动,在网络交往中通过共同的情感体验“抱团取暖”,以共同体的力量疏解个体焦虑,升华社交过程。
视频社交还衍生出运动社交、旅行社交等多元形态。视频社交改变了当代年轻人的运动观念,社交认同已成为中国都市年轻群体使用运动健身类APP的重要内在动因。目的地Vlog、游记Vlog等视频社交方式改变了当代年轻人旅行的方式,为旅行赋予了新的意义。
四、趋势:以人为本,万物互融
视频从技术创新中诞生、在科技发展中普及,不断缩短人与自然之间的时空距离、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生理隔阂、促进人与社会之间共建共治共享。随着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技术串联,视频生产要素正在快速积累,实现视频生产力的爆发性增长。“视频”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仅拉动数字经济、丰富人类生活、增强人类沟通,更为社会各领域的智慧化管理、智能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视频社会化的未来,重点是如何构建以人为本、万物互融的智能科技新生态。
视频社会化,推进了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方式的群体扩散,推进了普通大众的职业展现、社会可见度与社会认同感,推进了代际群体之间的文化融合,推进了建构跨越群层的新社会互动模式。众多新趋势、新动向背后,是以视频作为核心中介,更好地服务“人”的本身的过程。
视频技术和智能设备持续升级迭代的同时,人们对视频拍摄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2020年抖音平台的视频内容元素识别分析发现, “人物”在视频拍摄内容中处于绝对核心地位。除了“宠物”和“二次元”这两个特殊题材之外,在其他所有视频中,人物的平均出场率均为最高。面向未来,“人物”将成为视频社会化的核心要素,是视频叙事中最主要的对象,人物拍摄将成为视频技术和智能设备升级的新突破点。基于对视频社会化的敏锐洞察,人像视频将成为主流手机品牌的主打技术元素。OPPO新近推出的“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实现了通过感知人像和画质增强两大引擎,对人像拍摄时的人物主体和整体画面的针对性优化。以更具体系化和发展性的技术系统的方式切入人像领域,不仅表达了科技企业基于“人”的视角的对呈现美好生活的态度,也更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技术思考与未来布局。
在视频社会化时代,视频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展演大舞台,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都可以成为时代的主角,以人物为中心,更是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对人民日常生活及未来发展的更深层次的人文关切。
“信息视频化,视频超高清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清晰,超高清视频4K技术与基于视频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结合,辅以大流量传输5G基础,使得更多行业场景实现智能化。未来,将通过5G+AI+4K模式,构建万物互融、无缝连接的智能科技生活,形成万物互融、以人为本的视频社会化新生态,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智能生活体验。
在视频终端产业,尤其是智能手机领域,将更关注“人”本身,让个体享受更好的未来科技,在融入科技浪潮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在万物互融的世界如何让产品和技术更有温度,体现人文关怀。在视频平台领域,将基于未来科技的变革升级不断提升受众体验,通过平台的整合和聚合提升影响量级,同时,基于“人”视角的人文关怀将受到重视,如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的需求,如何更进一步提升服务普惠经济的水平,都将是备受关注的课题。
在相关产业领域,视频社会化的推动将更加凸显。5G为超高清视频的大流量传输提供了技术基础,加速了AI算法的应用落地;AI算法在图像识别、机器视觉等方面的助力,AI和采集生产环节的结合,赋能超高清视频产业裂变,驱动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医疗健康、安防监控、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在量子存储技术和通讯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视频大数据的快速累积和多元分析将进一步突破。5G技术的实时在线加速了视频生产要素的积累,未来6G技术的万物互联将实现视频生产力的爆发性增长。精准把握视频技术发展路径,实现视频及其移动载体技术创新的驱动模式,从需求满足走向技术引领,成为各行业领域重要的战略增长点和价值高地,将助力视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关键性作用。
万物互融的视频社会化时代,万物皆可拍,万物皆可播。视频技术作为新的发展动能和社会元素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想象空间。用户渴望有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和精神引领的视频产品和信息服务,实现与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的高度联结。视频时代对视频终端厂商及相关的软硬件、运营商等而言是一种普惠价值,需要兼顾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才能在描画美好生活图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实现多方共赢。在技术不断前行、人类高度解放的未来,我们也将在社会共融、文化共享、情感共鸣、价值共建中增进社会理解,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
本文综合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文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