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工地施工,挖出三国墓葬,墓主人曾生擒关羽

友书闲挖坑 2024-04-09 07:03:04

1984年6月,安徽马鞍山一处纺织厂工地施工,挖出了一些奇怪的带有花纹的青砖。考古学家立刻赶到现场,在青砖上发现六个醒目大字——富且贵,至万世。

墓主人曾生擒关羽,被赵云一枪刺死,墓葬出土文物惊动日本。

起初,马鞍山的考古人员在附近的村子进行文物普查,施工队挖出青砖后觉得这不像是现代的东西,便报给了有关部门。这支文物普查小队就近赶往,在青砖上发现的这六个字,让在场的人心头一颤。

先不说特殊的花色,在青砖上刻有铭文,这就一定是高等级的贵族墓才能享有的,绝非普通百姓。不管这墓主人是谁,这青砖的地下一定埋藏着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

而且,这处工地背山环水,在古代是一处非常好的吉穴之地。能够选择葬在这里的人,生前一定是显赫的,非富即贵的。

专家们不仅泛起了嘀咕,“这墓里面不能是项羽吧?”

如果是西楚霸王的墓,那简直是重大发现。不过,为什么专家会第一时间想到是项羽呢?

马鞍山这个地名最早的起源传说就是因为项羽。西楚霸王和刘邦展开一战,退至乌江,奋力一搏仍一败涂地,最后含恨自刎乌江。他的爱马乌骓马不舍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为山,便是马鞍山名字的来源。

当然,这个故事有一部分传说在,但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却是事实。

这墓到底是不是项羽的呢?

考古人员对出土的墓砖进行测量,长48公分,宽9公分左右,这个数据是用来断代,推断墓葬的主人大概存在什么年代。

青砖墓是从西汉后期时盛行的,随着砖室墓的兴起,历朝历代又进行了变革,到了宋朝,砖室墓的墓砖尺寸变小,规制也都相应变化了。

因此,通过对这块墓砖的测量,专家们出土推测,墓主人生活在西汉之后,宋之前。

显然,墓主人不会是项羽。

墓室已经进入积水,大家决定抛开墓主人,先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是一个罕见的券顶结构,摒弃了以往墓葬常用的拱形券顶,而采用了类似鸡蛋壳形状的,四周向中间聚拢的形状。

根据物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比拱形的更能抗压。通过查阅史料记载,这种就叫做四隅式券顶结构,在三国时期最为盛行。

提到了三国,考古人员又仿佛回到了那段群雄辈出的岁月。三国时期的贵族墓,会是哪个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呢?

其实将墓葬锁定在三国,并不简单,除了券顶的形制,想要具体的还需要更多的实物证实。

经过了一段长时间对墓葬的清理,虽然大墓曾经遭到过盗扰,还是出土了一百多件珍贵的文物。

其中一件漆木大盘上的精美彩绘,上面的贵族生活形态刻画的栩栩如生。比如出游,梳妆等等场景,将年代定为六朝时期。随后一件精美的青瓷壶出土,通过对造型和釉面的分析,大家认为墓葬在六朝的东吴时期。

可惜的是,由于墓葬的土壤为酸性,加之曾经被扰动过,尽管专家们认真的清理过筛了每一处棺椁内的淤泥,还是没能找到墓主人的尸骨。

墓中出土了6000多枚各式种类的铜钱,属于不同年代,象征着墓主人紧握财富。更加说明了他身份的与众不同。

墓主人的身份很快随着清理的进展露出眉目,在墓中出土了14枚木条,上面清晰的写着“丹杨朱然问起居,再拜,字义封。”考古人员一下就明白了,这些木条就是史籍中记载的木刺,是古代的“名片”。

这个木刺是用来拜谒朋友所用,写上自己的老家,名字等。根据拜谒的人不同,名片上的文字书写也会有些许的差别。在不同的场合,也有所差别。

墓主人叫朱然,这个朱然又是谁呢?

他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曾生擒了关羽,又率领5000人马和陆逊一起抗击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似乎有意为关二爷报仇,将朱然的结局设定了是被赵云一枪刺死。

实际上,在三国史上,朱然的结局似乎更好一些。朱然本名姓施,13岁的时候因为舅舅朱治没有子嗣,朱治便向孙策申请将他过继膝下。施然改名为朱然。

朱然幼年和孙权一起学习,情谊深厚。成年后累有功勋,被孙权器重,备受礼遇。赤乌十年,孙权身边的老臣相继去世,像诸葛瑾,陆逊都已经离去了。从前的功臣名将就剩下朱然还在世,便更加受到器重,地位待遇都是最隆重的。

但是,朱然毕竟年岁也不小了,身体也有伤痛,硬挺了两年多,68岁的时候也病逝了。孙权听说后,悲痛万分,为其素服举哀。

从朱然墓中还出土了一个漆木屐,因为这个东西的面世,引起了日本的注意。日本的史学家和考古人员一再要求要来研究,因为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文化源头。

日本人所穿的木屐一直自诩是日本发明创造的,而大部分接受的观点是木屐是从唐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中传过去的。这个观点争论多年,在朱然墓里总算尘埃落定。

朱然墓中的漆木屐,上面有很多装饰物,简洁而美,还有绑绳子的大孔和小孔。也就是说木屐最早期的来源是三国时期的东南一隅,日本的和服在江户时期也称“吴服”,名字来源和当时的东吴贸易有关系。

因此,木屐并非日本人发明,而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

朱然墓是至今发掘的吴墓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等级最高的一座大墓。也让大家看到了考古的意义。

0 阅读:16

友书闲挖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