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逃离的雅雅,是刘春和跨不过的生殖隔离

尘飞扬说经典 2024-12-31 11:20:52

雅雅就是在告诉刘春和,他再努力,雅雅也无法把他视为普通人。

刘春和原以为,残疾人➕持续不断地努力=普通人。

刘春和很努力,他是学霸,高考分数超出一本线80多分,他在咖啡馆工作。他会打鼓,会帮老年人排忧解难,能得到老年人的一致认可。

而雅雅告诉刘春和,残疾人➕持续不断地努力≠普通人,残疾人➕持续不断地努力只能成为努力的残疾人。

想想看,这一二十年来,刘春和接受自己残疾人的身份,并且突破脑瘫对他的限制,解锁一个个难度极高的技能。

这给刘春和一种乐观,只要他足够努力,他就可以像个普通人一样活着。

然而,雅雅拒绝和他牵手,就是在说不可能与刘春和谈情说爱,努力的天花板并不高,连牵女孩子的手都会被拒绝。

于是,刘春和崩溃了。

雅雅拒绝与刘春和牵手,然后迅速消失,这不是雅雅的道德问题。

事实上,雅雅比绝大多数人更善良,更美好。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分析过,整部电影懂刘春和,并尊重他的人,只有外婆和雅雅。

像咖啡馆和交通集团那些人,根本不是尊重刘春和,而是在利用刘春和的残疾人身份,来为自己贴金谋福利。

而雅雅,作为一个与刘春和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妙龄女子,她能主动与刘春和做朋友,这种善良已经是能秒杀99.9%的人了。

刘春和要牵雅雅的手,是恋爱关系的确认。这是刘春和的唐突,不是雅雅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人类有厌恶和残疾人繁衍的本能。

翁贝托·埃科在《丑的历史》中给丑分为四种类型:丑本身(如呕吐物和尸体)、形式的丑(如不合比例的五官)、艺术对丑的刻画(如画家笔下的尸体)、情境的丑(如阴森的楼道或忽明忽暗的房间)。

形式的丑,就涉及到五官比例的问题。中西方都建立了各自的传统美学标准,比如中国传统的面部美学是三庭五眼。西方讲究黄金比例分割,面部长度与宽度的比例为1.618:1。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通常认为,对称是美的标配之一。如果五官不对称,比例失调,那么就会被视为丑。

因为脑瘫,刘春和的五官就很不对称。

如果不了解他,很容易让人避而远之。

为什么会这样?

演化心理学有个观点,人类倾向于远离身体有缺陷,患病和衰老的个体,这种生理机制是保证种族繁衍和生存的策略之一。

残疾人容易遭歧视,因为残疾容易激发“病原体回避机制”。在《小小的我》中,刘春和给抱着小孩的乘客让座,乘客接受刘春和的善意,却依旧嫌弃他。

这位乘客确实不礼貌,她的不礼貌,是不能战胜自己把残疾和疾病联系起来的本能(其实这种联想并不合理)。

我们人类的文化,很多是在反本能的。

此外,人类对残疾的厌恶情绪,也源自于残疾让人想到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照顾,这会触发人类的逃避心理。

毕竟,精力和资源都是稀缺品。

刘春和与母亲关系紧张,并非母亲不够爱她,而是这种爱付出得太多,也逐渐磨损了她的耐心。

口眼歪斜,四肢扭曲的刘春和,一直备受歧视,看似道德困境,然而,这种歧视残疾人的现象,源自于人类的本能。

我反对道德审判雅雅,就是因为她给刘春和带来的快乐,是刘春和从未有过的。

在刘春和的生命里,不会拿他当残疾人,带着平常心交往的同龄人,也就雅雅一人。因为雅雅太稀缺,刘春和情不自禁想和雅雅的关系更进一步。

然而,这是雅雅难以接受的。

异性朋友的归宿可以成夫妻,但不全是夫妻。

扪心自问,不考虑经济因素,谁不希望找一个身材好高颜值的另一半呢?

我们都是人类演化百万年的产物。这百万年间的经历,直立猿积攒了太多经验,那些能保证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经验慢慢成为遗传信息,变为我们的本能。

身材好高颜值和基因健康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高颜值对繁衍很重要。在那个缺少医疗条件的远古时期(现代医学也就约二三百年的历史),颜控的人顺利留下后代的概率更高。而残疾的人容易被视为有较高的生育风险。

颜控即正义,残疾要远离,这样说当然不礼貌,但这就是世道人心。

像雅雅那种充满活力,像小鹿一样蹦蹦跳跳的年轻女子,她找个四肢健全的普通人易如反掌,和刘春和谈情说爱才不正常。

外婆让《小小的我》这个故事成立 ,而雅雅让《小小的我》升华。

没有雅雅,我们会觉得,这是一部以残疾人为主角的励志电影。

而雅雅让《小小的我》多了一个反励志的声道。

努力自救残疾人,当然能成为很优秀的人。

然而,这个本能和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让这些不被残疾打倒的刘春和成为了优秀的残疾人。

这是影片的悲观,也是残疾人无法解决的生存困境。

毕竟,大家在看完《小小的我》之后,哭过笑过感动过,残疾人的处境就变好了吗?

我们看完电影,在网上讨论刘春和的性需求,感慨残疾人的性需求也值得被尊重。

那么问题来了,谁去尊重呢?拿什么尊重呢?

1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