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轼,黄庭坚齐名的米芾:下笔放纵恣意,歪歪扭扭,却奇而不散

寓书喻画 2022-02-26 10:35:40

说到米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宋代著名书画大家,与苏轼,黄庭坚,蔡襄这些大咖齐名,并称宋四家。在当代的行书国展入展作品中米芾的风格起码占30%,可见他的书法到如今依旧有着非凡的影响力。

米芾,宋代杰出书画家。初名黻,字符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温士,自号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人,后定居江苏镇江。官至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由于他性情狂放,故人称“米颠”或“米痴”。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出二者之右。

如果说二王书法堪称最经典,那么米芾书法,无疑是最华丽的,他的字,堪称视觉盛宴。米芾在北宋诸多书家中功力最为深厚,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结字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论造假,我就没服过谁

如果说“颠”是米芾刷存在感的一种手段;那么书法,可能是米芾的唯一筹码。高超的书艺让米芾稳坐“北宋四大书家”头把交椅。

米芾先祖是宋初名将,叫米信,曾率军北征辽国。父亲是宋英宗的贴身近卫队长。宋代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时代。所以,米芾生怕别人说自己是“武夫”之后,在他爹死后,追赠了文官官阶中散大夫。

母亲是皇帝的奶妈,虽然跟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有联系,在仕途上却也是难得机遇,终无太大成就。

米芾6岁熟读诗百首,7岁学书,10岁写碑。靠先人“恩荫”,21岁步入官场,得了个秘书省校字郎的官职,直到41岁才被任命为南省杞县知县。这种走后门的形式,自然不具备“政治游戏”素质与能力的,受到同僚的轻视,再加上自己的出身,更让米芾屡受讥讽。

米芾生活在北宋变法的时代,旧党和新党纷争不已。朝廷几乎所有人官员都要选择站队。从表面上看,米芾很会做人,自称“不入党与”,他左右逢源。他和新党王安石,旧党苏轼、黄庭坚,甚至连巨奸蔡京的关系都很要好。不过,这些人与他仅止于书艺。

对于变法的游戏,人家是不带他玩的,米芾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靠走后门进来的颠子!

如果说“颠”是米芾刷存在感的一种手段;那么书法,可能是米芾的唯一筹码。高超的书艺让米芾稳坐“北宋四大书家”头把交椅。而且他又有极高的书画鉴赏才能,官至书学博士。

“苏黄米蔡”四大家,米芾因为办事不靠谱,人送外号“米颠”。神经兮兮的米芾是个全才,文辞字画金石器玩无所不好无所不通,论“造假”,米芾也是天才级选手了,我们现今看到的“二王”的一些作品,都不是“真迹”,而是米芾的仿制品。

去颜肉增褚骨,发天秀助神物

米芾是宋代尚意书风的杰出代表。他的行书跌宕奇肆,狂放不羁,痛快处如快剑斫阵,洒脱处似散僧入朝,天机独运,风骨超逸。

谈到米芾的学书经历,他自己是这样说的:

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之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大不取也。

这张学书师承履历表,说明了米芾在书法艺术上具有精进不懈的精神。由此我们也不难得知,米芾学习书法时走过了一条初学唐人,再迫魏晋,直至石鼓文、竹简、金文,最后成就个人风貌这样一条艺术道路。

米芾30岁之前的书迹稍显稚嫩,字多呈瘦长形态,中宫紧结,笔势内敛,流露出师法柳、欧的迹象,为了避免自己所批评的唐的“印板排算”,他结构多以欹侧取姿,求稳定于变化之中。

38岁后,米芾由于对诸家的揣摩、“集古字”的努力,在极力地思变求变的复杂心理,在不确定的技术因素中苦苫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

44岁的米芾有一种人到中年的不惑,在经过了杂糅诸家之后,寻找到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并能自如地加以表达,体现在书作上的从容、不激不厉,线条流畅圆浑,随意书写,饱满轻松。

50岁以后的米芾步入了肆意挥洒,纵情所如的阶段。时的米芾信手拈来皆能不失法度,游刃有余而风神萧散,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米芾平生书法用功很多,各体皆通,但成就却以行书为最大。米芾自称“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心尽势尽力。

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

越潦草,越入神

米芾书法,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而如此妙境,尤在米芾手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米芾书法中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便”字,如图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十分自然等。

而这些习惯的笔法来源都出自唐代五大家之手笔,因而很多人不知个中原因。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所以有后人称赞米芾的书法:“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淡墨秋山诗帖》

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德忱帖》

乃米芾佳作之一,不论是字形结构、映带关系、饱厚度或整体感来看,都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单字方面,此帖中一些重复字出现,处理的甚为精妙。

《清和帖》

潇洒超逸,不激不励,用笔比较含蓄,与其它帖比较,温和了许多,但笔划的轻重时有对比,字的造型欹侧变化,又使此帖平添了几分俊迈之气。

《离骚经》

米芾31岁时所书,此贴端庄流利,字字精工,与米芾晚期作品的旷达潇洒,不入流俗,沉得痛快,有所不同。

《张季明帖》

一则率性而为之的随笔,点画正、侧、藏、露变化丰富,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倘若不明白老米的字“风樯阵马,快剑斫阵”,观此帖可以明矣。对于书写气势的体现,此作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之作。

《蜀素帖》

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米芾所存书作中写在丝织品上的作品。米芾的字受王献之影响最深,有一种俊逸疏爽之气,在北宋四大家中,米字的笔法和速度最灵活而有变化。此卷虽书于乌丝界栏内,但行笔飞扬恣肆、神采生动, 丝毫不为格式所拘。

结语:

米芾的作品既继承二王衣钵,又大大突破了二王完美得近乎封闭的审美框架,突破形式上以工稳秀美为追求的创作思想,将书法中有意思的美进一步放大。

在他笔下,意趣、情绪为首要表现对象,不要规规矩矩坐在字格里,可以哭可以闹可以耍小性子。故而表现在形式上,体势骏迈,奇崛跌宕,险峻如嶙峋怪异之山峰,论笔势之险,几乎前无来者。

——END

0 阅读:3

寓书喻画

简介:徜徉字中,踯躅画前,晓喻其中,寓意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