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佛山市禅城区的潘宇亮用4个多小时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希望,成为佛山市第16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份跨越血缘的“生命火种”,不仅延续了患者的生命,更诠释了无私大爱的真谛。
缘起:一份血样,一生承诺
早在大学时期,潘宇亮就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他在献血活动上偶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抱着“能帮就帮,增加患者配对成功率”的朴素想法,毅然留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2022年4月,他首次通过高分体检,却因患者病情变化遗憾终止捐献,这份使命始终在潘宇亮心中埋下期待的种子。
潘宇亮
再启程:跨越3年,终圆生命之约
2025年3月,命运再次叩响潘宇亮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大门。得知患者匹配成功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既然有机会救人,再难也要坚持!”他调整作息、加强锻炼,以最佳状态迎接捐献到来的那一天。
3月15日,潘宇亮入住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在5天的注射动员剂备采后,成功捐献259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尽管过程中身体不适,但想到“另一位生命将因此重燃希望”,他坚定地说:“值了!”
背后:家人的支持与大爱的回响
在潘宇亮心中,家人的支持就是最坚强的后盾。“家人的理解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他说。而这份善举也感动了无数人,为表彰潘宇亮这一善举,禅城区红十字会联合区精神文明办、祖庙街道、福禄社区于4月16日举办慰问座谈会,为潘宇亮颁发点赞证书,并送上慰问金与物资。
会上,潘宇亮分享道:“看着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袋,仿佛看到患者重生的曙光。希望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列,让爱与希望永续传递。”
意义:每一份勇气,都是生命的馈赠
造血干细胞捐献并非“钻骨抽髓”,而是通过外周血分离技术完成,过程安全且不影响健康。潘宇亮的故事呼吁更多健康适龄者加入志愿者行列,用可再生的血液资源,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市红十字会在此呼吁
希望大家能鼓起勇气、为爱挽袖
参与无偿献血、加入中华骨髓库
给他人带去生命的希望
也给自己带来助人的满足和快乐
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生命就是一场配型概率与生存时间的赛跑。但目前,现有的捐献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亟待治疗的患者因缺乏造血干细胞捐献而失去宝贵的生命,磨灭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希望。
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爱心人士
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
奉献爱心、拯救生命!
如果您也想加入中华骨髓库,可在常住地参加无偿献血的同时,填写《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留取约8毫升血液。以下是佛山无偿献血预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