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作传承,重现经典
中国明清家具历经几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可谓集艺术美与古典美于一身,而“瘿木”在家具的使用上,却凸显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这样描写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瘿木便如同黛玉一般,透着一股病态美。
北宋苏轼在《答李端叔书》中,这样描写说树木之瘿: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
然而,“物之病”,却能“取妍于人”,让欣赏者“以之为美”,这种美的根源不在“物”,而在于“人”,瘿木之贵,在于人的审美之情趣。
瘿木这种病态美的木质,像极了枯枝梅花和洞庭的奇石,都给人独特的感觉,由于漫反射可以尽情欣赏的原理很容易给人震慑的感觉,这也让多少明清文人墨客心醉而向往追求。
交趾黄檀老黑料镶独板花梨瘿木圆包圆罗锅枨四方桌
中国的审美按照金字塔状有四个层次,从下到上分别是:
· 艳俗,简单明晰,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
· 含蓄,需要慢慢体会,而无法直接理解;
· 矫情,接受的人少,有时很难看得懂;
· 病态,看似无法接受,但到了一定极致,反而成了最普及的事。
瘿木作为树瘤,是树的一种病态,但是明代文人却赋予它新的用途,并让大众都接受,这种“病态”于是变成了一种很高层次的审美。
交趾黄檀老黑料镶独板花梨瘿木圆包圆罗锅枨方桌
苏作家具一向用瘿木作为装饰材料,明初家具中已有运用。但由于瘿木产不高,用途也仅是作为表面装饰,因而明代早期在家具上的应用并不普遍。
交趾黄檀老黑料镶独板花梨瘿木圆包圆罗锅枨方桌
清中期之后,瘿木大多出现在红木家具上。一般被用作桌心、案心、几心、椅背心、椅面心、柜门心等,也有单独或与其他木材搭配作装饰用。
交趾黄檀老黑料嵌花梨瘿圆角柜
影木坊 · 陈熟制器
一般可以用作家具制造的瘿木都是树龄较长、径级较大、大小瘤状物接连不断且开面较大的树木。因此瘿木多与珍贵硬木相配,将木材各自的鲜明特征有机结合,精美绝伦、相得益彰。
交趾黄檀老黑料嵌花梨瘿圆角柜
品“病”与审“丑”。
当“品”与“病”这两个字同时出现,脑海中联想的或许是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所提及的明式家具“十六品”与“八病”。当然,这个“病”是贬义的。
前文中研习君也提及了“病态美”,诚然,此“病”也非彼“病”。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
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余只立此五等,以包六法,以贯众妙。
——《论画体工用拓写》
张氏将绘画品第分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而以“自然”列为“上品之上”,推为至高至上的标准,这与老子“道法自然”的自然哲学一致。
瘿木乃自然界中“造化一尤物”,而其“病”便是“上品之上”的自然美。
交趾黄檀老黑料镶花梨瘿透雕攒靠背扶手连鹅脖圈椅
有人认为,“自然美”这三个字是矛盾的:
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如果你认为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
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否定了自然美的存在。然而,谁如果尊重客观事实,谁就无法否认大自然奇妙而丰富的美。
交趾黄檀老黑料嵌花梨瘿木面竹节工五足圆香几
但对于瘿木这样一种有乖于常态的形式和表现,在以自然之“美”开始的时候,研习君会选择以“丑”来终结。
《庄子·山木》篇曰: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体现了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
我国清代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地区的八位画家,就因为他们的画在形式上打破了古代传统绘画的格局,以丑、怪、奇、朴等手段,营造出了崭新的意境,被世人称为“扬州八怪”。
瘿木由“病”而生“美”,又由“病”而生“丑”,同样兼具了八怪的“丑、怪、奇、朴”等特点,古代文人雅士之所以选用此种木材绝不是一次偶然。
影木坊,秉承苏作工艺精髓的集大成者。
也正如“影木坊”三个字传达给观者的直观感受一般,“影木”成为其每件家具突出的特征。经1:1经典复刻,采用小叶紫檀和大红酸枝镶嵌珍贵花梨瘿面板,苏作精工,致力打造当代瘿木艺术品收藏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