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军一连长在影片中认出妻子,大哭:我与她已六年未相见

军楼史书 2024-11-12 05:56:57

1952年,我军一连长在影片中认出妻子,大哭:我与她已六年未相见

1952年的一个寒冷冬夜,福建前线某部队正在放映《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纪录片。影片中,一群劳模正在淮河边奋力劳作,突然,一位连长的目光被银幕上的一个身影牢牢吸引。那熟悉的身影,那熟悉的动作,让他的心猛然颤抖。他反复确认,终于认出了那个身影竟是自己阔别六年的妻子。一瞬间,这位坚强的军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躺在地上失声痛哭。战友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当他们询问原因时,这位连长指着银幕,颤抖着说出了一段令人心痛的往事。这对夫妻,为何会骤然分离?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际遇?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又将如何续写?

一、战乱年代中的相遇(1927-1945)

1927年,安徽省霍邱县的一户农家迎来了一个女婴,这就是李秀英。当时的农村生活极其困苦,一场大旱灾过后,李秀英的父母实在无力抚养,只得将她送给了膝下无子的舅舅抚养。

舅舅夫妇视李秀英如己出,不仅让她免于饥寒之苦,还送她去私塾读了两年书。这在当时的农村,已是难得的待遇。李秀英天资聪颖,很快学会了认字写字。每当农忙时节,她总是起早贪黑,不仅要帮着舅舅干农活,还要照料家中大小事务。

1940年,十三岁的李秀英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大劫。那年夏天,一场特大洪水袭击了霍邱县。洪水来势汹汹,冲毁了村里的房屋和庄稼。李秀英被洪水冲走时,幸运地抓住了一棵大树,后被邻村的村民救起。这次经历让她对水患有了深刻的认识。

同年,在河南信阳的冯学永,因为日军的侵扰,带着全家逃难到了安徽霍邱。冯家世代务农,冯学永自小就跟着父亲学会了各种农活。到霍邱后,为了养家糊口,他经常帮人耕种收割。

1943年春天,经过邻居介绍,冯学永来到李秀英舅舅家帮工。那时的冯学永已经二十岁,为人老实本分,干活勤快。李秀英的舅舅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年轻人踏实可靠,便动了为外甥女说亲的念头。

起初,李秀英和冯学永只是在田间地头偶遇,渐渐地,两个年轻人开始在农忙时一起干活。冯学永常常主动帮李秀英挑水、扛粮食。李秀英也会给在地里干活的冯学永送水、递毛巾。

1944年初,在舅舅的撮合下,李秀英和冯学永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新婚后的小两口住在舅舅家的偏房里,白天一起下地干活,晚上相依而眠。不久,李秀英就有了身孕。

1945年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这时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谁也没想到,战争的阴云很快就笼罩了这个幸福的小家庭。

八月,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国共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加剧。这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冯学永像往常一样,告诉妻子要去父母家帮忙收麦子,谁知这一去,竟成了两人长达六年的分离。

二、突如其来的分离(1945-1946)

1945年秋天的那个早晨,冯学永离家后不久就在路上遭遇了国民党的强行征兵。当时国民党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内战,在安徽等地区大规模抓壮丁。征兵人员不分青红皂白,看到年轻男子就强行抓走。冯学永和其他十几个同村青年一起被装上了卡车,送往淮南的军营。

在军营里,冯学永遇到了来自安徽各地的青年。他们大多数都是像他一样被强行抓来的农民,有的甚至只有十五六岁。国民党军队对这些新兵进行了简单的军事训练,主要是队列动作和射击。训练期间,他们连一封家书都不准写,与外界完全断绝了联系。

与此同时,李秀英在家中苦苦等待丈夫归来。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眼看着麦子都收完了,冯学永却仍然没有回来。李秀英托人去冯家打听,才得知丈夫根本就没去过父母家。这时村里陆续传来消息,说在通往县城的路上,有人看到国民党的征兵队抓走了一车的年轻人。

当时李秀英已经怀了第二个孩子,家中还有生病的舅舅需要照顾。舅母年事已高,干不了重活。一个七个月身孕的女人,不得不承担起了所有的农活。那个秋天,她一个人割麦子、打场子、收粮食,常常干到太阳落山。

1945年冬天,李秀英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没有丈夫在身边,接生全靠邻居帮忙。生产完第三天,她就不得不起床给孩子煮粥。家里两个孩子要养,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舅舅,农活也不能耽误。

1946年春天,村里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有人说在徐州的战场上,看到很多被抓去的壮丁死在了战场上。李秀英四处打听丈夫的消息,但始终没有确切的音讯。国共内战的战火越烧越旺,徐州、淮海一带的战事尤其激烈。

这一年的春耕,李秀英独自一人挑起了生产的重担。为了省下雇工的钱,她自己赶着牛耕地。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要纺线织布,靠着卖布贴补家用。村里人看她带着两个幼子,还要照顾病人,都纷纷伸出援手,有时帮她照看孩子,有时送来一些粮食。

1946年秋天,内战进入了最激烈的阶段。淮河流域成为重要的战场。李秀英仍然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丈夫的消息。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希望,每当听说有人从前线回来,就会立即去打听消息。农闲时,她还走遍了周边的村庄,询问是否有人见过冯学永。

就这样,一个农村妇女,在战乱的年代里独自支撑起一个家庭。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冯学永已经在一次战斗中脱离了国民党军队,正在千里之外的另一片战场上书写着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三、各自的奋斗历程(1946-1950)

1946年深秋,在徐州战役中,冯学永和另外几名被强征入伍的农民趁着夜色,从国民党军队中逃了出来。他们辗转打听到解放军的驻地,主动投奔了解放军。经过严格的审查后,冯学永正式加入了解放军队伍。

在部队里,冯学永表现出色。他不仅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还在1947年春天的莱芜战役中立下战功。由于他在农村长大,对地形地貌极为熟悉,常常担任侦察任务。一次夜间侦察中,他发现敌军的一处弹药库,为我军及时炸毁敌军军需物资提供了重要情报。

1947年冬天,冯学永因表现优异被提拔为班长。他带领的班组在1948年初的整训中多次被评为模范。这期间,他还学会了识字读报,每天晚上都要抽时间看书学习。在部队政治部门的帮助下,他写了多封信寄往家乡,但由于战争时期邮路不通,这些信件始终没能送到李秀英手中。

与此同时,李秀英在安徽老家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1947年,当地遭遇了严重的旱灾。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她不得不外出做工。她跟随一个纺织作坊,学会了更为精细的纺织技术。很快,她织出的布匹因质地细密、花样新颖在当地小有名气。

1948年春天,李秀英加入了当地的妇女互助组。她将自己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其他妇女,带动了一批人学习纺织。互助组的妇女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一起纺织,不仅改善了生活,还为解放军缝制了大量衣物。

1949年初,解放军进驻霍邱县。李秀英积极参加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被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她组织妇女们参加生产,还成立了扫盲班,教大家认字读书。在她的带领下,村里的妇女们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

这一年的秋天,李秀英获得了县里的劳动模范称号。当地报纸还报道了她带领妇女互助组的事迹。她的事迹很快传到了省里,被推选为参加全省劳模代表大会的代表之一。

与此同时,冯学永所在的部队已经转战到了福建前线。由于长期表现突出,他在1949年底被提拔为排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立下新功,被提拔为连长。每到一个新地方,他都要向当地邮政部门打听家乡的情况,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1950年春天,李秀英被选派参加了淮河治理工程的筹备工作。她率领的妇女突击队成为工程前期准备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测量水位、收集资料、运送物资,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治理工程做着准备。这支突击队的成绩被上级多次表彰,李秀英的名字也开始出现在各类报道中。

就这样,在动荡的年代里,这对分离的夫妻各自在不同的战线上奋斗着,谁也不知道命运会在何时将他们重新带到一起。

四、银幕相见的奇迹(1951-1952)

1951年夏天,淮河治理工程全面展开。李秀英带领的妇女突击队被分配到淮河中游的一处重点工程段。这里需要修建一座重要的水闸,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突击队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建筑材料,挖土方,支援技术工人施工。

白天,李秀英和队员们顶着烈日,往返于料场和工地之间,一天要运送几十车沙石。晚上,她们还要轮流值班,看护工地的设备和材料。这支突击队很快就以其出色的工作效率,在整个工程段出了名。

1951年9月,新华社派出记者到淮河工地采访。记者被李秀英的事迹所打动,不仅详细报道了她的工作,还专门拍摄了她工作的场景。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被收入了新闻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

就在李秀英忙于淮河治理工程的时候,冯学永所在的部队也在接受着重要任务。作为一名连长,他要带领战士们日夜训练,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战事。每天晚上,部队都会组织观看新闻纪录片,了解全国各地的建设情况。

1952年1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前线的部队正在放映《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影片中出现了淮河工地的劳动场面,镜头扫过一群正在搬运石块的工人。突然,银幕上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身影正弯腰提着石块,走路的姿势和动作,让冯学永立刻认出了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妻子。

当时的放映场地在一个露天操场上,寒风呼啸,但冯学永已经顾不上这些。他冲到银幕前,指着那个身影不停地喊着李秀英的名字。战友们从未见过这位坚强的连长如此失态,纷纷围了上来。

第二天一早,冯学永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一情况。部队首长非常重视,立即联系了淮河工程指挥部,查证了李秀英的情况。经过核实,银幕上的确是在淮河工地上工作的劳动模范李秀英。

部队立即给冯学永批了探亲假,并协助他联系了淮河工程指挥部。工程指挥部也很快确认了李秀英的具体工作地点,并安排人员协助这对分离多年的夫妻重逢。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连队。战友们纷纷为连长高兴,有的甚至特意跑去放映室,要求重播那段影片。在那个年代,能通过电影银幕重逢的故事,堪称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命运转折。

五、重逢后的新生活(1952-1954)

1952年2月,在淮河工程指挥部的安排下,冯学永终于见到了阔别七年的妻子李秀英。工地上的工人们专门为他们腾出了一间简易房,让这对分别多年的夫妻能够安静地叙说这些年的经历。

当天晚上,工地广播站特意播报了这个特殊的重逢故事。消息传开后,各路记者纷纷赶来采访。《人民日报》还专门对这个"银幕重逢"的故事进行了报道,称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富传奇色彩的团圆故事之一。

探亲假结束后,冯学永回到部队,立即向组织递交了转业申请。组织考虑到他们夫妻分离多年的特殊情况,很快批准了他的申请。1952年4月,冯学永正式转业,被分配到淮河工程指挥部工作。

这对夫妻双双在淮河工地上工作。李秀英继续带领妇女突击队,而冯学永则被任命为工程队的安全主任。他把在部队学到的组织管理经验用到工程建设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得工地的安全事故大大减少。

1953年春天,淮河工程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在一次工程验收会议上,李秀英被推选为工人代表发言。她详细介绍了妇女突击队的工作成果,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赞扬。而冯学永负责的安全工作也受到表彰,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工程完工后,组织考虑到他们的家庭情况,特意安排他们回到安徽老家工作。冯学永被任命为县水利局副局长,负责全县的水利工程建设。李秀英则被安排在县纺织厂工作,担任车间主任,负责培训新工人。

回到家乡后,他们立即着手重建家园。1953年秋天,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建起了新房。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几天就把房子盖好了。新房落成那天,全村的人都来庆贺,村里还专门组织了文艺演出。

1954年初,李秀英创办了纺织技术培训班,免费教授村里的妇女纺织技术。她把在纺织厂学到的新工艺和管理经验都教给学员。很快,这个培训班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技术培训基地,连邻县的妇女都来这里学习。

同年夏天,冯学永在县里组织了一次防汛抢险演练,把部队里的军事组织经验运用到防汛工作中。这次演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省水利部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这对夫妻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的故事经常被人提起,成为那个年代里无数分离重逢家庭的缩影。每当有人问起他们重逢的经过,他们总会说起那个特殊的银幕重逢,那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0 阅读:41

军楼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