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是个令人心碎的日子。这日原本平凡无奇,但一场8级特大地震的发生,让它深深烙印在国人心中,成为了一段难以磨灭的沉痛记忆。
地震于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在四川汶川发生。瞬间地动山摇,房屋倾颓,树木被拔,水泥街道上裂痕纵横。
这场地震导致数万同胞不幸遇难,众多家庭破碎,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噩耗传来,举国上下无不痛心疾首,深感忧虑。
灾难来临时,我民族展现空前团结。彼时,各地救援人员与解放军战士无视余震威胁,迅速奔赴灾区现场。
无法亲临现场的人员亦以各自方式支援灾区,有的慷慨解囊,有的捐赠物资,更有热心人士献血相助。
面对灾难,我们深感悲痛,但灾区亦涌现诸多感人瞬间。迷彩服的解放军、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以及众多平凡英雄,他们的身影温暖人心。
在人们为众多善举动容之际,一位老师在地震十天后发表了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
若你以为本文抒发地震时的个人感触,那便误解了。实则,作者坦诚地承认,灾难来临时,他抛下学生,自己先逃离了现场。
作者于文中断言:“面临生死抉择,我唯救女儿,纵是亲生母亲,亦难令我舍女相救。”
文章上网后,立即遭到网友的严厉批评。作者范美忠被网友戏谑地称为“范跑跑”,这个名字充满了讽刺与挖苦意味。
汶川地震已逝14载,曾身陷舆论漩涡的“范跑跑”,在网暴与谩骂风波后,如今的生活状态究竟如何呢?
【1:】
地震那年,范美忠于北大毕业,时任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震时,他正准备为国际文凭一年级学生讲授《红楼梦》课程。
猛然间,教室里的桌椅微微一震,引起同学们一阵小慌乱。范美忠以为只是轻微地震,便安抚大家:“别紧张,我们继续上课。”
他话音刚落,教师楼剧烈晃动起来。范美忠立刻意识到是大地震,随即扔下课本,飞奔至操场。
目睹老师背影消逝,同学们迅速奔向教室外。彼时,三名同学未及逃出,急躲桌下,直至震后安全转移至操场,全班均安无恙。
范美忠站在操场上,与同事共同维持秩序,并为同学提供心理疏导。事后,校长公开确认,范美忠在那日成为最后一个离开校园的教职员工。
然而,他的忙碌并未遮蔽他抛下同学独自逃离的事实,此事迅速被知情人士传播开来,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波。
范美忠成为众矢之的,源于5月22日他发表的《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其中内容引发了广泛争议。
范美忠在文中坦承,地震时他为自保遗弃了学生。他更直言不讳:“生死关头,我只救女儿,不顾他人,包括母亲。”
珍视自身生命无可厚非,但公然鼓吹自私,乃至漠视亲生母亲安危,此等行为,实为社会所不容。
文章迅速在网络上掀起巨大风波,范美忠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其北大毕业生的身份曝光后,更是激起了网友的强烈愤怒。
身为高级知识分子及教育工作者,怎应表现得如此胆怯、无动于衷......
如暴风雨般的声讨汹涌而至,范美忠被猛烈抨击,同时,“范跑跑”这个称号不胫而走,成为了他此生难以摆脱的烙印。
北大表示以范美忠为耻,众多官方媒体及网络评论员亦公开斥责其行为与言论,认为其违背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事态的发展远超范美忠预想,连昔日挚友也电话责难。然而,在众人纷纷谴责范美忠之际,那些被他忽视的学生竟无一出声指责。
有同学认为大家反应过度。但实际上,范美忠与同学关系融洽,他不仅分享诗歌、《红楼梦》,还常与学生们漫步、品茶,畅谈古今奇闻趣事。
光亚学校校长廖光亚聘请范美忠,源于对其独特教学理念的欣赏及崇尚自由教学性格的认同。
若非这场地震,范美忠仍将逍遥于教师生涯,然而,这场灾难却全然扭转了他的人生轨迹。
【2:】
范美忠在汶川地震中成为了显著的“污点”,尤其对比那些英勇牺牲的教师,他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地震发生时,范美忠为自保弃学生而去,与此同时,有老师挺身而出救学生,不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张米亚,映秀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救援人员在废墟里找到他时,他双臂紧搂两孩童,孩童尚有生命体征,但他已不幸离世。
严蓉,映秀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28岁那年,在地震中英勇救出13名学生,却不幸牺牲,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璀璨的28岁。
方杰,漩口中学教师,在危急关头,他用身体顶住变形的门框,让41名学生从其双臂下逃生,仅一名学生不幸遇难,而他则永远留在了废墟之下。
这些教师,平日里于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传道授业;危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舍己为人,彰显了教师的深情与大爱。
范美忠的人生观念中并无“救人”一词。更令人羞愧的是,事后他毫无悔意,甚至厚颜无耻地为自己辩护,说逃跑只是他的本能反应。
范美忠面对指责态度坚决,认为不应“道德绑架”,他主张可高标准要求自己,但反对以此苛求他人。
诚然,我们不应从道德至高点指责范美忠,但他事后对自己的行为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2008年6月,汶川地震过去一个多月,对范美忠的批判仍未平息。面对重重压力,学校最终决定解除与范美忠的聘用关系。
然而,校长廖光亚不愿舍弃范美忠,他认为范美忠未违反校规且行为无误,问题仅在于其事后言论不当。
因此,经综合考量,校长决定以“补助”形式保留范美忠教职。面对舆论非议,范美忠仍在光亚中学执教长达七年之久。
2015年,范美忠决定告别往日两点一线的教师工作,转而成为自由职业者,与妻子一同过上了隐居般的生活。
【3:】
范美忠离校后,踏上了自由职业者的道路。
近年来,范美忠忙于出书、举办讲座及运营教育培训机构等。他与妻子定居成都郊外,育有一儿一女,如今已化身成为悉心照料孩子的“奶爸”。
无人能逃脱岁月侵蚀,范美忠亦然。曾锋芒毕露的他,现已年近半百,除赚钱养家外,亦承担起带孩子、烹饪、打扫等家务。
然而,范美忠的特立独行依旧未减。他与妻子共创了一所“家庭学校”,吸引志同道合者送子女就读,包括他自己的女儿也在此接受教育。
范美忠规划儿女未来,希望女儿不参加高考,直接留学。他坚信,教育的目的不是应试,而是助力孩子飞得更高,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谈及汶川地震,“范跑跑”仍会被提及,谴责之声虽存,却不如往昔那般激愤,反而多了不少平和理性的看法。
有人认为,在生死攸关之际,范美忠出于本能的自救行为无可厚非,因为无法强求每个人都成为“舍己为人”的英雄。
有人认为,谴责范美忠的人,道德未必更高尚。在相同情境下,他们可能跑得比范美忠还要迅速。
有人公开道歉,亦有人表示,历经岁月洗礼,更加理解范美忠,甚至赞誉他为“勇于直言之士”。
范美忠不愿再提当年事,他未来的心愿是开一家书店,销售自己喜爱的书籍。
范美忠当年行为的对错,尚无定论。在人性与道德的较量中,多年过去,依旧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标准答案。
但作为人类,我们渴望目睹灾难降临时,众人能团结一致共克时艰。若人人只顾自己,这世界又将沦为怎样的境地呢?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日新月异,我们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保持逻辑清晰与用词准确,以应对各种挑战,确保自身不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