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向美国捐1亿,又给大陆捐500亿,竟被李嘉诚“威胁”

公孙聊天下 2025-03-19 18:09:24

作为中国人,我归国誓要优化运输,为祖国构筑一条穿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捐赠大陆500亿资产后,香港富商胡应湘这样表示。

胡应湘捐款的消息传至香港各界,引发了诸多评议,众人多认为此举乃一“不明智之选”。

然而,面对外界的“重伤”言论,胡应湘并未在意,他全神贯注,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了建设事业上。

为促进港珠澳发展,他倡议修建港珠澳大桥,却因此遭遇困境,香港商界巨头多对此不满,甚至遭受李嘉诚的警告。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哪些未曾揭露的故事呢?

【修建港珠澳大桥】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全长约55公里,横跨三地。此桥的建成极大地加强了港澳居民与大陆之间的联系。

望着桥上疾驰的汽车,胡应湘这位白发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站在那里,心中满是感慨,每一辆车都似在诉说着他付出的心血与努力。

大桥建造前,香港、澳门、珠海三地依赖水路交通,往来极为不便。目睹此景,胡应湘萌生了一个宏伟的构想。

修建连接港珠澳三地的大桥,将极大促进三地经济发展,并强化港澳与大陆间的联系。

此大桥初名“伶仃洋大桥”,胡应湘为紧密联结大陆、香港与澳门,拟设计为Y型结构,全长约29公里,行车仅需15分钟,但造价高达150亿人民币。

钱财乃最小难题,大桥横跨海面,施工亦成困扰胡应湘之大事。更甚者,外界对胡应湘修桥之举持怀疑态度,甚至有心人士企图阻挠大桥建设。

李嘉诚与胡应湘关系尚可,他们曾有合作经历。

李嘉诚此举源于其以香港码头为起点,累积财富,他目前掌握着近半数的码头运营权,这成为了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石。

大桥若顺利竣工,必将对他们的生意产生显著影响。

霍建宁作为李嘉诚的得力助手,虽李嘉诚未亲自出面,但他仍决定召开发布会,直接对胡应湘的建桥行为提出指责。

霍建宁向场下记者表达不满:“胡先生修桥赚钱我欣慰,但请留意举止,如此作为恐将‘拖累他人’。”

胡应湘深知建桥会影响香港财团等人生意,但他未被这种“威胁”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建成大桥的决心。

胡应湘明白,以个人之力对抗以李嘉诚等为首的富商极为艰难,因此,他在香港四处寻觅合作伙伴,以增强自身力量。

李兆基、郑裕彤等听闻胡应湘的计划后表示赞同,遂共同筹资150亿,意在以民间力量修建大桥。

码头对李嘉诚等人而言是谋生之道,故胡应湘虽集结众多盟友,大桥建设计划仍被长期搁置。见个人努力无果,胡应湘转而寻求政府的援助。

决定后,胡应湘积极筹备大桥建设。经他不懈努力,至2009年,港珠澳大桥预案得以推进,这座连接三地的大桥终于动工。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之时,胡应湘应总工程师林鸣之邀,前来参观这一历史性时刻。

35年后,昔日英姿勃发的胡应湘已白发苍苍。望着不绝于途的车流,他心潮澎湃,激动之情涌上心头,不禁潸然泪下。

【商业奇才】

1958年,胡应湘自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拒绝了留美工作的邀约,毅然决定返回祖国。

每当被问及为何不留美国,他总自豪地回答:“身为中国人,理应回国建设祖国。”

小胡应湘自幼便酷爱建筑学,赴美深造时毅然选择了该专业。目睹美国高楼耸立,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建筑学领域的追求。

胡应湘立下宏伟志向:“我誓要在香港建造一座由我亲自设计规划的大楼,以彰显我的实力与梦想。”

回港后,胡应湘在父亲协助下创立了合和实业建筑公司。凭借建筑专业背景,他在承揽项目时总是严谨把关每个细节。

胡应湘亲自把控所有关键环节,公司迅速在香港崭露头角。尽管他经手众多工程,却始终未能找到一个真正令他满意的项目。

公司规模渐增,胡应湘重拾大学梦想,经周密规划后,于湾仔空地着手兴建大楼。

合和中心大楼,高达66层,曾是亚洲最高建筑。其稳定性卓越,足以抵御百年罕见的巨大风暴,确保了建筑的安全与稳固。

合和中心大楼因创造众多奇迹,被誉为胡应湘的“最佳作品”,借此,他迅速名声大噪,成为了全香港最为人瞩目的“建筑师”。

不久,胡应湘敏锐地发现房地产商机,向家人提出转型建议。获全家支持后,他着手让父亲逐步将业务重心转向房地产行业。

凭借胡应湘在建设界的声誉,父子俩迅速在该领域站稳脚跟。胡应湘的预见果然准确,几年间,房地产行业便一跃成为最热门的领域。

胡应湘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成功推动合和实业上市,一时风头无两。合和实业因其卓越表现,被誉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首。

当众人期待胡应湘引领合和实业打造“商业帝国”之际,他却意外决定,将投资转向国内市场。

【爱国商人】

人们常说商人重利,但对胡应湘而言却不然。相较于个人财富积累,他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展现出了不同的价值观。

70年代左右,因国内发展滞后且资金匮乏,各地积极吸引香港等地资本,纷纷推出多项优惠政策,以期促进经济发展。

香港富豪们在参观内部发展后,均选择拒绝。连续的挫败让工作人员心中满是沮丧与失落。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特邀胡应湘前来内地实地考察,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

近一个月的考察接近尾声,胡应湘心中生出一丝疑惑:内地为何发展步伐如此迟缓?

胡应湘本以为内地状况与香港相仿,然而实地考察后,实际情况却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为改善大陆现状,胡应湘暗自坚定:“身为中国人,我誓要竭力寻求途径,以改变大陆当前的状况。”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胡应湘把握时机进入内地,意在投资兴业,推动大陆经济的蓬勃发展。

胡应湘首次投资选择了建设“高级宾馆”作为起点。

1984年,胡应湘主导的广东首家五星级酒店“中国大酒店”盛大开业,标志着该地区高端酒店业的新篇章。

时至今日,广州的“中国大酒店”依然保持着其卓越地位,是当地最顶尖的酒店之一,备受赞誉。

"中国大酒店"自开业起便备受外商青睐,众多外商争相选择此处作为下榻之地。

在酒店最为辉煌之时,胡应湘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抉择,毅然将酒店的经营权转交给了国家。

胡应湘乃知恩图报之人,事业巅峰时,慷慨解囊,向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捐赠一亿美元。

然而,此事后来成为他人攻击的“污点”。但相较于捐给美国的资金,胡应湘在国内的投入远超一亿美元。

投资酒店后,胡应湘着手修建公路,虽遭众人不解,但在政府扶持下,他仍坚持在广东建成了一条高速公路。

为发展经济,基础建设至关重要,深知此理的胡应湘,坚决主张建设高速公路。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广深高速”项目正式启动,历经数年,该项目顺利建成并开通。

这条广州至深圳的关键通道,是两地交流的重要节点。此后,胡应湘继续投资,包括虎门大桥在内的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胡应湘投资的项目总额高达500亿元,且他无一例外地将这些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慷慨无偿地捐赠给了国家。

胡应湘终生践行其言:“我钱财已足,唯愿以绵薄之力,为社会贡献一份心意。”

0 阅读:15
公孙聊天下

公孙聊天下

公孙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