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人们的交往中,往往互相赠送礼物,表达一种心意。然而,很多地方习俗,赠送礼物有一定民俗方面的讲究。
主要是因为一些物品的名称,或者与一些不吉利的语言谐音,或者容易让人产生不吉利的联想,长时间以来,这些物品被人们赋予了一定的特定象征意义,成为普遍的或者当地的一种礼物禁忌。
如果不了解这些风俗习惯,往往会好心办坏事,让馈赠变成了一种伤害。
本期文字选择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礼物禁忌介绍给读者。
1、“送巾断根”或“送巾离根”在一些地方流传“送巾断根”或“送巾离根”有俗语。俗语中的“断根”和“离根”的意思是断绝的意思。
送手巾演变成为民俗禁忌的原因,主要是在办丧事时,主人通常给前来吊唁者回赠,表示与死者“断绝”往来。
这种禁忌在民间形成的时间,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过去,农村生活水平不高,办事时送给吊唁者,也就是一块两尺左右的白布。
过去农村,这种白布大多是纯棉纱的,有很多用去,有的用来做米袋子,有的用来做衣服或者裤头,还有的用来做打豆腐的包布等,至少也要用来做抺布。
近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开始嫌弃白布,也有一些年轻人对送白布的传统习俗不理解,出了办丧事家的门后,就把白布扔掉。
再说,现在的白布大多是化纤纱做的,实用性越来越少。
因此,民间也就用手巾代替了白布,还加上一块肥皂或者香皂,这样就没有人扔掉了。
在民间,很多与丧事有关的物品和行为,往往转化为一些的禁忌习俗。比如,吃饭时筷子不要竖插在碗里、不可反穿衣服等。
实际上,旧时农村并不忌讳别人送手巾,有些地方,未婚夫上女方家的门时,要送两条手巾(用来擦汗),表示对未婚夫辛勤劳作的关心。
不过,现在农村很多地方又有了改变,不再送手巾、肥皂或者香皂,而是送一个小红包。而小红包却没有人忌讳,也没有形成禁忌习俗。
看来民间的一些禁忌习俗只不过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
2、送扇,无相见把画了画,或者写了字的扇子送给友人,是古代文人墨客文雅之举。古戏曲里,扇子还成为了恋人的定情之物,很是浪漫。
可为什么在一些农村,送给别人扇子却成为一种禁忌呢?还统民出了俗语说“送扇,无相见”。
农村民对“送扇,无相见”这句俗语的解释,主要有三种意思。
一是说得不偿失用过之后,容易丢失,再也找不到了。通常来说,也没有谁为了一把不太值钱的扇子,花半天工夫去找,得不偿失。
二是说扇子的使用是有季节性的,只有热天才用,热天一过也就扔掉不管了,没有人再想起来。
三是说扇子扇出的是凉风,也叫“阴风”,农村有“扇阴风,点鬼火”之说,意思是在人与人之间挑拨离间,无事生非。
农村民众根据扇子的这三种特性,送扇子也就有了断绝亲情和友情的含义,为一些地方民间所忌讳。
3、送刀剪,心不善交往互相赠送礼物,不能送刀剪。农村俗语说:“送刀剪,心不善”。为什么这么说呢?
农村民俗认为,刀剪为锋利之物,容易伤人,在人们交往中,互相赠送礼物,如果馈赠刀剪,有伤害对方的意思。
这种习俗的形成,应该与我国古代文化有关,在历朝历代,刀都被视为重器,管理很严,对普通老百姓更严。比如,元朝规定,普通百姓之家,十户共用一把菜刀。
再说,按照农村老人的说法,馈赠别人刀剪,有授人以柄的说法,等于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别人。
旧时代,人们认为,馈赠刀剪给别人,对人不利,于已不利,对社会也不利。因此,也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禁忌习俗。
在农村,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馈赠礼物方面,各地有各地的禁忌习俗。
比如,很多地方喜欢做甜米果,有的地方过年时必做甜米果。但是,一些地方禁忌习俗,甜米果做好后只能自己家里吃,不能送人。
其中的原因是,这些地方,平时只有丧家守丧、祭祀才蒸甜米果,也有邻居帮做甜米果,做好后送给丧家,若是用甜米果送人,就意味着这人家里有丧事。
又比如,有的地方去探望病人,要带上一些礼物,送给病人的物品要成单数,不要是双数,特别忌是四个、四样。
按照民间的说法,“四”与“死”谐音,不吉利。再说,这些地方在祭奠或者祭祀先人,献祭用四馒头,因此特别忌讳。
总而言之,农村一些禁忌习俗是没有道理可言的,也就是一种心理作用吧。
然而,我们还是多少了解一些为好,在人际交往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是不同的。对于不相信禁忌习俗的人来说,也就无所谓,但对于在乎禁忌习俗,你若是触犯他们的禁忌,他们认为你是不讲规矩,是“失礼”,让人很尴尬。
我们在人际交往之中,当然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尴尬,不能好心做“错事”,不要让自己无意的举动伤害到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