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快到清明扫墓的时节了,为了避免高峰拥挤,很多人已经趁着周末放假回乡扫墓了,作为传统文化中春节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清明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话说回来,祭祖扫墓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可这烧纸的讲究也很多,有些朋友没经验难免出差错,不仅对先人不敬,还可能惹出大麻烦。
常听村里老人说:"对着墓碑烧纸,等于往先人脸上扔钱",这话说的很严重了,是大不敬的行为,谁能忍受晚辈施舍呢?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墓碑正面的侧方,距离保持在大概1米左右,烧纸前,要清除杂草枯枝,避免留下火种,总之,不要正对墓碑就行。
现在农村的攀比心理非常严重,有些人家祭祖扫墓时,纸钱一捆一捆地买,纸车纸房纸衣服一大堆,恨不得把整个坟头都堆满,烧得山头浓烟滚滚。
这样烧纸,不仅浪费,还容易引发火灾,去年清明,隔壁村就有户人家烧了整整一车的纸钱,结果引燃杂草,幸好村民们及时扑灭才没有引发山火。
老辈人常说:"祭祖重在心意,不是比谁烧得多。"有心的,上坟就烧三张黄纸,祖宗照样会保佑后代平安。
社会在发展,传统习俗也在不断被解构稀释,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缺少了对先人的尊重。
具体到扫墓来说,很多年轻人,不会像长辈那样的庄重,边烧纸边拍抖音,谈笑间嘻笑打闹又唱又跳,与庄严肃穆的陵园环境格格不入。
祭祖不是春游踏青,该有的规矩不能少,这既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对家族长辈的尊重。
建议大家回村扫墓时,尽量穿着素净的衣服,不要大红大紫,烧纸时要肃穆庄重,保持低声交流。
五、注意卫生不要乱扔垃圾每年扫墓过后,坟地里、山间小路上,到处都是各种塑料袋、包装盒,还有随手丢弃的饮料瓶,这些垃圾不会腐烂不会溶解,在苍翠的山林中像牛皮癣一样刺眼。
老人们常说,坟地干净子孙才有福气。如果把先人"住"的地方弄得像个垃圾场,咱们心里过意的去吗?能指望祖宗保佑吗?
建议大家进山扫墓时,顺便带个垃圾袋装废弃物,烧完的纸灰注意用土掩埋,供品也要带走,或者做深埋处理。
清明祭祖,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那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其实是连接我们与先人的纽带。今年回家上坟时,不妨静下心来,好好跟祖宗说说话,毕竟,他们才是我们这个家真正的根。
最后提醒大家,清明假期人多拥堵,建议提前或者延后,尽量错峰出行。
对此,你怎么看?你们那儿上坟还有什么特别的讲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