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现实主义佳作——
《姥姥的外孙》。
故事从一个看似荒诞的切入点展开:
一个无业青年阿安,因看到堂妹“照顾”重病的爷爷而获得巨额遗产,心生一计;
决定效仿堂妹,成为年迈、罹患癌症的姥姥的“全职外孙”。
本以为这是条“啃姥致富”的捷径,却没料到:
自己不仅要面对同样心怀鬼胎的家族成员,还要经受姥姥的层层考验。
阿安的这段旅程,一边是利益至上的冰冷现实,另一边却是血浓于水的情感羁绊。
无论是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还是因财产分配而起的兄弟阋墙,影片中那些令人窒息的家庭关系,仿佛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但,值得庆幸的是:
当我们随着影片扎心的日常,走进东亚家庭内部那些隐秘而痛楚的角落时;
却意外发现了一条,通往和解与救赎的道路。
东亚家庭的关系共性
如何真正看见关系的全貌?
如果我们能通过观影的过程,让自己像个“局外人”一样,洞察整个家庭系统,我们便能看见:原来所有的家庭,都有其共性。
影片通过「祭祖」这一情节,家族成员集体相聚,使得整个家庭的关系模式被清晰呈现:
看似地位最高的「姥姥」其实并不被重视;
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靠着售卖10泰铢一碗的米粥,把三个孩子拉扯大;
在人生的终点,想要一间大一点的风水墓地作为最终的归宿,却被几个孩子埋怨:“太奢侈”。
大儿子事业有成,开豪车住别墅,但跟母亲关系最远;
刚一见面,母亲埋怨儿媳和孙女没有出现;
大儿子没有接话,却反向埋怨:“我怎么做什么都不对。”
小儿子倒是满嘴甜言蜜语,一边答应母亲“买墓地”,一边却找母亲借钱;
因为他创业失败欠了很多债,每一次亲吻和拥抱母亲,都是因为想要换来金钱的支援。
二女儿最踏实,一边帮着母亲准备祭祖的用品,一边催促儿子过来帮忙;
而“外孙”却拿着手机坐在一边玩儿游戏,在墓碑上撒花也做得很不耐烦。
这浓缩的一幕,展示了大多数东亚家庭粘稠的关系模式:
处于互相依附却又渴望分化的矛盾状态。
在家庭系统理论中,「依附」是指家庭成员间的依赖关系,而「分化」则指家庭成员的个体独立性。
东亚家庭里,因为环境和代际传递的影响,成员之间多数时候既想要分化,又不得不依附。
你是不是也有过想要离开家庭,却不得不维持现状的时候?
比如:
“很想快点自己赚钱,却因为学业尚未完成,只能接受父母的控制,换取读书的机会;”
“刚进入社会,很想早一点买房搬出去,却因为工资不高,只能暂时靠父母接济;”
“还有明明想要结婚、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却因为父母太过依赖,事事都要过问,不敢建立亲密关系;”
……
这些粘稠的关系模式,在每一个家庭中,或大或小,都会有所体现。
它们通常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纠缠,比如:
控制、情感操纵、暴怒、冷漠、无视……
这就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常常充满了矛盾和张力:
“明明我很爱你,但我却忍不住言语重伤你;”
“明明我希望你来陪伴,但我却忍不住贬低你;”
“明明我渴望你多一点的爱,但我却忍不住对你发脾气。”
于是乎,东亚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不再单纯。
每一段感情联结的背后,似乎都必须带有一定的条件。
这一点,在姥姥查出癌症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有条件的爱,还是爱吗?
在祭祖过程中,姥姥因摔伤就医,却意外查出患上了肠癌晚期,还有三个月可以活。
一直在家依附母亲的阿安,也想要利用这个“机会”照顾姥姥,拿到一笔“人生的启动资金。”
还没拿到继承权,他就先把房子挂在网上,等着买家来估价。
当然,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大儿子最先提出,要把母亲接去别墅住,一反从前的冷漠态度,跪在母亲脚下,声泪俱下:
“妈妈,我想照顾你,让我做你的全职儿子吧。”
小儿子没那么多金钱和资源,只能多露露脸,去老房子探望母亲;
但是转过头就找到母亲藏钱的地方,把母亲好些年攒下来的卖粥钱统统偷过去还债。
只有二女儿没有私心,一心想照顾母亲,还专门把工作调整到夜班;
打算夜里上班,白天照顾母亲,陪着母亲去看病。
但是外孙却依然对母亲的「无私」表示怀疑:
“你是不是也有什么目的啊?”
姥姥的境遇在无声中,成为了家庭内部权力斗争和利益博弈的中心。
一切都是算计,一切都是“生意”。
太真实了。
当我们从父母那里习得了这一套“有条件的爱”之后,也会呈现在我们的生活理念里:
“养儿防老,生孩子当然就是为了让自己老年生活有保障啊!”
“如果没有30万彩礼,你就不是真的爱我。”
……
当获得“爱和关注”的条件被摆在最前面,内在最纯粹的情感,就被我们遗忘了。
电影看到这里,我们很难不觉得压抑,但更令人觉得如鲠在喉的剧情,还在后面:
姥姥在女儿身上看见了任劳任怨的自己,却在临走前,依然把唯一的房子,留给了自己的小儿子。
这也是电影最具有争议的一段剧情。
虽然在遗产归属上,姥姥有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她认为:
「大儿子自己能过的很好,二女儿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没有她的帮助,小儿子活不下去。」
但这依然无法掩盖姥姥在无形的认同下,在女儿身上延续和强化了代际的创伤。
这便这部电影最“胆大”的地方。
它将一个家庭中最不堪的一面,借由巨大的银幕,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那些家族隐秘的痛楚。
如此看来,这根本就是一部批判性的电影,只是套上了“温情”的外衣罢了。
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不尽然。
家庭系统理论告诉我们,情感和利益并非总是二元对立的。
在这个家庭的关系网络中,真实的情感和利益的算计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即便是“爱”有时候是“有条件”的,也可能隐藏着一种更深层次的依附关系和情感纽带。
真正的爱与救赎,藏在这里
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在粘稠纠缠的家庭关系里受过伤害。
比如:
我的母亲以前会用“不交学费”、“不给生活费”来威胁我听话,要求我努力学习;
我一方面反感她的控制,却又不得不承认,没有母亲的支援,我很难成长。
再比如:
朋友的母亲曾患有抑郁症,一度生活不能自理;
小时候的她为了照顾母亲,跑到邻村的超市里给母亲买豆奶和饼干,才能让母亲吃上一口。
她将母亲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的行为绑定,只要母亲不开心了,就会觉得是自己不好。
但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她可能不会鞭策自己努力,最后考上211/985的大学。
我们在粘稠纠缠的家庭关系里受到伤害,却也有所获益。
我并非是想要合理化这些伤害,因为它们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没有人能够将它们否定。
只是我们的目的在于走出曾经的伤害,达成与自我的和解。
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
电影的结局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阿安虽然没有在姥姥那里获得遗产,但他还是决定把失去房子,住在养老院的姥姥接回家照顾。
因为他发现,就算没有利益的驱使,他还是更希望姥姥能够活着。
即便只能走向死亡,也希望姥姥有人陪伴。
家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安慰,是我们对心爱之人、亲近之人最纯粹的念想。
姥姥离开人世以后,阿安才发现,原来从自己很小的时候,姥姥就一直在为他存钱。
已经存够了100万泰铢,刚好足够买一座大的墓碑。
曾经为了钱去照顾姥姥的阿安,没有一点犹豫,用这个钱给姥姥置办了理想的归处。
怎么到了最后,所有的“条件”,似乎都不重要了呢?
因为找到内在最纯粹的渴望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希望融合进家庭的温暖。
一家人争夺“遗产”是事实;
但是争夺“遗产”背后,谁在姥姥的心里“排第一”,也是事实。
谁能够“排第一”,就代表着自己被看见了,被认同了,被接纳了。
这才是每一个人内在最原始,最纯粹的渴望。
阿安从一开始的“条件性爱”到最后的“无条件爱”,其实是一个从依附到分化再到新的依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在维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重新定义和家庭的情感连接。
这种新的连接不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源于对家庭成员的真实关心和爱。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在家庭关系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条件性爱”;
这也许是“为了学费而听话”、也许是“为了家产而争斗”;
但无论是哪一种,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更深层的情感需求——希望被看到、被认同、被接纳。
当我们能看清这一点,意识到每一种看似功利的行为背后都有一颗渴望爱的心时,我们也许就能以一种更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家庭的冲突和矛盾。
家庭的爱有时候是有条件的,它会附着在金钱、权力、名望等外在物质之上。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爱是虚假的。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SusanForward)在《情感勒索》中提到,很多时候,“条件性爱”是因为双方都不知道如何用更成熟的方式表达情感和需求。
而当我们能够超越这些外在的“条件”,真正触碰到对方内心深处的情感渴望时,我们就找到了家庭和解与爱的真谛。
在和解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在依附和分化之间找到平衡:
既要保持自己独立的边界,又要学会在必要时与家人建立情感连接。
家庭关系中的种种挑战,或许就是一种提醒:
要我们学会在爱的复杂性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彼此。
在这种力量的指引下,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彼此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情感连接。
我爱你,但你是自由的;我爱你,但我尊重你本来的样子。
亲爱的,让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承担起各自的命运,正是杨力虹老师“家庭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如果你也想卸下纠缠的家庭关系,让爱真正流动起来。
邀请你加入杨力虹老师,你将在练习中真正领悟,如何既保护自己独立的边界,又与家人建立情感连接。
*本文由珂文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